醜、窮、壞的小丑,為什麼能吊打那麼多"高富帥"超級英雄?

豆瓣9.0分,全球票房破十億,史上最賺錢的金獅獎獲獎電影,口碑最好的R級片......

你沒猜錯,我說的就是《小丑》。

醜、窮、壞的小丑,為什麼能吊打那麼多

沒錯,就是我

很少有電影能在榮譽、票房、口碑上都佔盡優勢。要麼有票房無口碑,要麼有口碑無票房,要麼票房口碑雙豐收卻榮譽寥寥。

現在看來,說《小丑》是年度最佳已經算是嚴重低估了。

因為它在榮譽、票房、口碑上都吊打了其他超英片。

哦,不包括《黑暗騎士》,因為那部影片裡也有小丑。

醜、窮、壞的小丑,為什麼能吊打那麼多

彷彿聽見有人在說我

為什麼偏偏R級電影《小丑》能夠左右逢緣、成為爆款?菲尼克斯驚為天人的演技自然為影片加分不少,但也有其他深層次的原因。

1.對超級英雄片的審美疲勞

《超人》《鋼鐵俠》《美國隊長》《蜘蛛俠》...這些超英片最大的問題就是模式化、同質化太嚴重。

具體而言,這些電影都可以看作是主角在擁有異乎常人的某種能力或條件後,開始除暴安良、行俠仗義甚至拯救世界。

醜、窮、壞的小丑,為什麼能吊打那麼多

英雄一定是“偉光正”的,反派是一定要輸的,世界一定是要先淪陷然後被拯救的,無一例外。

對於挑剔的觀眾而言,這碗飯已經吃得夠多了,吃膩了,甚至快要吃吐了,迫不及待想換點其他口味。就在這時,《小丑》的出現讓觀眾眼前一亮,紛紛感嘆“真香”。

“什麼,電影還可以這樣拍?”

“這個主角雖壞,但壞得很有特色”

“雖然很壓抑,但要的就是這種感覺,夠刺激”。

2.主角小丑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黑暗

或許《小丑》的價值觀不那麼正確,但小丑並不是個十惡不赦的壞人。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做“補償心理”,病態、扭曲、殘忍、嗜殺的小丑讓人恨不起來,就是人們的補償心理在作祟。

因為小丑也曾是一個孤獨無助、走投無路的可憐人。他患病連最基本的笑都不自由。卻仍舊保持著樂觀積極的態度,努力上班,孝順母親,按時吃藥,擁有一個想成為單口相聲演員的夢想。

醜、窮、壞的小丑,為什麼能吊打那麼多

然而不幸接踵而至。先被小混混毒打、又被黑人婦女嫌棄、再被老闆解僱並罵怪胎。

這樣的小丑讓觀眾同情,當我們體會到小丑的痛苦和絕望時,也就理解了他的殘忍和癲狂。

小丑殺人了,他殺了誰?

地鐵上的三個華爾街精英

調戲婦女,更像是三個混蛋。

給他槍的同事胖子向老闆打小報告害他丟掉工作,是個卑鄙的告密者。

養母有意無意的欺騙他,在童年對他的虐待是造成他疾病的肇因。

脫口秀主持人把他的不堪當作取悅觀眾的笑料,是個毫無同情心的偽君子。

醜、窮、壞的小丑,為什麼能吊打那麼多

這些人都罪不至死,但卻令人厭惡。同樣因為補償心理,在某種程度上消解了小丑犯下的罪惡。

3.階級固化嚴重,小丑成為普羅大眾情緒發洩的代言人。

貧富矛盾激化的哥譚市,韋恩們道貌岸然地以慈善家的形象出現在大眾視野中,卻對生活困頓亞瑟母子的再三求助不管不問。

醜、窮、壞的小丑,為什麼能吊打那麼多

蝙蝠俠是超級英雄,他雖除暴安良、行俠仗義,卻難以消除社會的不公平。更何況,蝙蝠俠還是個十足的富人,階級的不同使他天然與窮人存在著一種疏離感,他更像是人們心中的理想。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醜、窮、壞的小丑,為什麼能吊打那麼多

小丑面臨的困境,飽受生活折磨的普羅大眾感同身受。在小丑的身上,人們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當小丑瘋狂撕扯著社會秩序時,甚至能夠讓很多人感受到一種難言的快意。

醜的讓人同情,窮的引發共鳴,壞的理所應當。既充分撩撥起觀眾的情緒,又有一定的思考空間。這樣的小丑,難怪會弔打其他超英片。

醜、窮、壞的小丑,為什麼能吊打那麼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