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名師名篇裡的寫作密碼——立意


【原創】名師名篇裡的寫作密碼——立意


這是有關學習寫作系列的最後一篇文章了。我們先總結一下前面所學內容:要想寫好一篇作文,首先有一個吸引人的開頭,在文中要恰當地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在有人物描寫時,要在這些描寫方法中插入細節描寫。能夠適當地運用景物描寫來渲染氣氛或烘托人物心情是最好 的,語言要簡練、優美,最後來一個漂亮的結尾,有力地收束全文。

除此之外,還要立意新穎。

什麼是立意?立意就是根據題目來確定主題,而主題就是作者的情感和中心思想。根據立意所確定的主題來定所寫的內容是什麼。不管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往往會在寫的內容上出問題:千篇一律,沒有新意。

比如寫讚頌母愛、父愛的主題,幾乎所有人會寫某一天,下著大雨,你淋了雨生病了,媽媽(爸爸)心急如焚,冒著大雨帶你來到醫院,看著你輸液。後來,你的病好了,他們病倒了。

又或者,你不知道為什麼受傷了,媽媽(爸爸)為你包紮傷口,看著他們心疼地掉下了眼淚。母愛(父愛)就體現出來了。

本身這樣的事例沒有問題,但寫的人多了,就成了問題了,因為它不新。

好,有同學說,我要標新立異,我要追求“新”,我要與眾不同。就選擇了汶川大地震、保護環境的主題。這樣的選擇確實新了,但是合適嗎?

首先,我們沒有經歷過汶川大地震,沒有親眼所見的東西,往往不能和自己的情感完全融合,沒有情感的作文,怎能打動讀者?保護環境的主題太大了,雖然可以運用化大為小的寫法來表達主題,但是引不起讀者的共鳴,也很難寫好。

不管是小學還是中學,所給題目必定是與“我”有關,與自己的生活有關,要寫出自己對人或物或生活的感受和體驗。所有的文學作品都來源於生活,作文也不例外。大家可以自己找找近幾年的中、高考題目看看,楊老師說的對不對。既然是來源於自己的生活,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事情就不能寫,再新,它失去了真實性,就失去了真情實感。因此,我們要從身邊的事例中尋找“新”,從“舊中找新”,也可以可以和別人不一樣。


【原創】名師名篇裡的寫作密碼——立意

下面咱們看看幾個作家是怎樣“舊中找新的”。

一、用局部代表整體——朱自清《背影》

這是朱自清非常有名的一篇敘事性散文。這篇文章追憶了八年前作者和父親在浦口車站分別時的情景,表現了父親對作者的愛,抒發了作者對父親深切的思念之情。

這也是一篇寫父親的文章,巧妙之處在於,作者通過對父親 的背影進行了細節描寫來表達父愛。背影只是父親形象中的一個部分,作者通過描寫父親的背影來表達父愛不可謂不新啊!

希望大家好好地、認真地再讀一讀這篇經典散文。

有一次作文課,我講了這種寫法後,大家茅塞頓開,有人寫了父親的手:小時候父親大大的手緊緊地牽著“我”小小的手過馬路。長大後,我的個頭快趕上父親了,同樣的地點,“我”緊緊的牽起了父親的手。這中間對父親手的變化做了一個詳細的描寫,父親的愛通過手錶現了出來。

有的同學寫母親的頭髮,由以前的黑髮變為現在的白髮。對母親的頭髮的變化做細緻的描寫,這樣的改變刺痛了她的心,母親的日夜操勞,對她的愛也就展現了出來。

還有聰明的同學,通過寫母親在一天裡給他準備的水來表達母愛:早上是一杯溫熱的白色牛奶,中午是一杯涼涼的橙色的橙汁,到了晚上則是青翠欲滴、有營養的蔬菜汁。通過不同顏色的飲料來表現母愛。

還有寫母親做面的過程,通過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等,細緻地寫了母親做的面,通過自己品嚐面的感受來突出母愛的平凡和偉大。

怎麼樣?大家寫的主題一致,但沒有一篇文章是重複的,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特點。你學會了嗎?

在所寫主題一致的情況下,立意怎麼才能做到“新”呢?用局部代表整體,現在你明白了嗎?


【原創】名師名篇裡的寫作密碼——立意


二、選取典型事例——魯迅《阿長與》

阿長是魯迅的保姆,一個沒有文化,粗俗,不幸,但是熱心、善良、純樸,熱望一生平安的底層勞動者。這篇文章節選自魯迅先生的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當他回憶起自己的保姆時,往事歷歷在目,他們之間發生的故事太多太多了。

人物描寫要抓特點,魯迅先生寫了她的睡姿:“一到夏天,睡覺時她又伸開兩腳兩手,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擠得我沒有餘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這個“大”字,多麼形象啊,把阿長大大咧咧的性格寫活了,也從中感受到了作者對阿長的不滿、厭惡。

寫她的睡相就是典型事例。除此之外,還寫了其他事,比如:對她稱呼的由來、寫元旦的古怪儀式、寫“謀害”我的隱鼠……等一共8件事情。可怎樣通過事例敘述來表達作者對阿長的懷念之情呢?其他的事情都是略寫,作者重點寫了阿長為“我”買來了渴慕已久的《山海經》。由此,“我”對阿長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敬意”。作者對長媽媽的情義通過這一典型事例表達了出來,我們也看出了阿長對作者的愛。

除此之外,再看《背影》,父親和作者之間發生了那麼多的事,作者都不寫,作者看到了父親那麼多的背影,作者只選擇了“望父買橘”這件事,為什麼?因為這件事典型,在作者的記憶裡最為深刻。寫出來最能打動讀者,最能表現出父親對作者的愛。

典型事例就是選最能表達你的思想情感的事例,最重要的一件事。當然,我們在作文中可以多寫幾件事,注意詳略得當,詳細寫這件典型事例即可。

我的學生們又學會了一招。一次寫作練習,當大家都在寫父愛、母愛時,一個同學寫了他手受傷,我幫他抄筆記的事情,多麼典型的事例啊!順便還誇了誇楊老師對學生的愛。這樣的作文怎麼會寫不好呢?


【原創】名師名篇裡的寫作密碼——立意


三、角度要新——鐵凝《門外觀球》、史鐵生《我的夢想》

鐵凝的《門外觀球》,我之前提到過。大家都看過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各種球類的比賽,甚至很多男孩子一寫作文就是籃球,足球的,千篇一律,看得楊老師哈欠連天。可是沒有一個人像鐵凝這樣,從觀球中得到了一個哲理:“我們需要看到一個淋漓盡致的真的自我”,就是告訴大家,不要虛偽,要真實。

中國著名作家、散文家史鐵生,雙腿癱瘓,後又患尿毒症,每週3次透析來維持著生命。一個雙腿不能行走的人,一天看電視,看到了他最喜歡的劉易斯在比賽,喜歡到什麼程度,讀一讀對劉易斯的外貌描寫:“他身高一米八八,肩寬腿長,像一頭黑色的獵豹,隨便一跑就是十秒以內。”你讀出了作者滿屏的羨慕了嗎?如果說只是羨慕劉易斯的大長腿,就是作者的夢想的話,那大家也可以寫出這樣的文章。作者筆鋒一轉,“我希望既有一個健美的軀體又有一個了悟了人生意義的靈魂。”什麼意思?肢體健全但是精神殘缺,比如最近很火的從澳大利亞回國避難的奔跑女,高學歷,高收入,世界500強企業的高管,肢體健全到不顧我們國家的規定,要出去跑步的一個女子,她的靈魂殘缺的可憐。

這就是作者標新立異的地方:“難道我們不該對靈魂有了殘疾的人,比對肢體有了殘疾的人給予更多的同情和愛嗎?”作者結尾已經明確說了,靈魂有了殘疾比身體有了殘疾更可怕。

所以,我們寫作文的時候,事例可以俗,但角度不能俗,得出的道理不俗,作文就不會千篇一律了。

同學們,你明白了什麼是“舊中找新”了嗎?“舊”就是老掉牙的事情,因為我們的生活都是平靜的湖面,沒有那麼多的波濤洶湧,所以“舊”就是身邊最不起眼的小事,“新”是指新的視野、新的角度、新的感悟。今天講的這三點,如果你能學會其中一點,就不得了了。

名師名篇的寫作密碼系列到此結束了。方法、技巧固然重要,練習必不可少。只有學以致用,才能把楊老師教過的方法運用的爐火純青。

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不要死記方法和技巧,記住,寫好作文最重要的密碼是你自己的情感,把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到你的文字中,怎會打動不了讀者呢?能打動讀者的,就是好作文。

加油吧!同學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用心的你,也一定能寫出完美的文章來。

【原創】名師名篇裡的寫作密碼——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