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說理」樹立“全週期管理”意識,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

當前,中國新冠肺炎疫情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和全國人民、海外華人的支援以及國際友人的大力幫助下,基本得到控制。但此次疫情的大爆發,對我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帶來了嚴峻的考驗,特別是我們的社會治理之城鄉治理的問題或者矛盾充分暴露。如何構建完善的城市治理體系和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是擺在我國面前的一張考卷。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3月10日在赴湖北省武漢市考察疫情防控時表示,要著力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和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樹立“全週期管理”意識,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為我國做好這張答卷指明瞭思路和方向。

所謂“全週期管理”是指在現代企業運營中,產品的全週期管理要求管理層從產品的需求、規劃、設計、生產、經銷、運行、使用、維修保養、回收再用處置的全生命週期中形成完整設計,涉及產品信息順暢流通、動態及時掌握和問題及時應對等要素。所謂“全週期管理”意識是指治理體系應形成一個前期預警決策、中期應對執行、後期總結學習的管理閉環,在這樣一個閉環中,前中後三個環節緊密相扣,各部門要做到權責明晰、科學配合,保證信息流通順暢。

從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來看,我國的城市治理,特別是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存在著嚴重的短板,沒有樹立“全週期管理”的意識,也沒有形成“全週期管理”的體系,這對我國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總結此次武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教訓和經驗,加強城鄉基層治理的“全週期管理”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東西南北中,黨政軍民學,黨是領導一切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人民的自主選擇,也是中國歷史發展的自然選擇。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以及發動群眾的工作方法是黨領導人們戰勝艱難險阻的法寶。在此次抗擊疫情的戰鬥中,黨中央果斷決策,將武漢乃至全國疫情的信息公開,並向世界衛生組織和其它國家及時通報,做到了信息公開透明。宣佈武漢封城阻斷病毒傳染,為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抗擊疫情爭取了時間。黨中央號召軍隊和全國各地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全力支援武漢,最大程度地有效控制住了武漢疫情的蔓延和減少了人員傷亡與經濟損失,以舉國的體制使我國在抗擊新冠病毒疫情中取得了階段性勝利,體現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形成了中國經驗,為其它各國成功控制疫情蔓延提供了參考。

第二,依法治國是我國新時代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力保障。面對自然災害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加強城鄉基層治理“全週期管理”是我國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必須高度重視的全局性問題,也是完成國家治理最後一公里的落腳點。在依法治國的頂層設計中,將城鄉基層治理“全週期管理”納入法治軌道,使依法防疫,依法管理成為常態。啟動修改《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國境衛生檢疫法》等法律法規,從預警、信息公佈、防治和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完善,拓寬傳染病防治中城鄉基層醫療機構和有關單位的範圍,發揮城鄉基層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應有作用,多點篩查,重點確診。完善突發事件法律責任體系,對於瞞報突發事件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根據情節輕重追究責任人的行政和刑事責任。

第三,暢通突發事件信息的預警和發佈。一是以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和對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高度負責的精神,寧可信其有,不開信其無。有關部門應當充分發揮專業人士的作用,相信專業人士的判斷,聽從專業人士的意見,快速做出決斷。二是善於收集自媒體的信息,回應人民群眾的關切,及時有效地發佈真實信息,避免謠言惑眾。

第四,構建多元一體的全民參與的治理模式。城市治理的核心是建立多元主體參與、運行有效的治理體系。面對突發自然災害和公共衛生事件,任何人都不能獨善其身。在災難面前,如何發揮政府、市場和社會力量將災害帶來的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一是將人力、物力、財力向基層傾斜,夯實基層抗災抗疫的能力和韌性。二是建立有效的訴求主動回應機制,充分發揮社區與物業、業主委員會作用,構建以街道為首,社區和小區聯動機制和應急管理體制。社區已經成為城鄉“全週期管理”的橋頭堡,居民日常生活管理和服務的前沿陣地。加強社區“全週期管理”是城鄉治理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目前我國社會治理逐漸下沉城鄉社區,但社區管理還存在著社區管理和單位管理二元結構,社區對居民的管理並沒有全覆蓋。因此,樹立社區全週期管理意識,加強社區全週期管理體制機制是加強城鄉治理體系的重中之重。三是在社區和小區建立戶長制或者樓長制以及長效的志願者制度,利用信息技術建立切合實際的應急管理體制。

(作者:鄧社民,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