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英烈:姜金德(1879.10——1930.6)

姜金德,又名姜老五,南通縣第十區三益鄉(現海門市四甲鎮)人,1879年10月生於一個佃農家庭。姜金德一家7人,租種大地主俞兆奇2000步田,產量低,租金重,終年辛勞,仍難以養家餬口。他不得不去給地主家當長工,還忍痛將親生女兒送給了人家。

1927年夏,南通東鄉在外地求學的學生黨員俞海清、唐楚雲等先後回鄉。他們宣傳革命道理,組織農民協會,開展建黨工作。南通東鄉的農民運動迅速興起,姜金德從中受到教育和鼓舞,開始投身於革命的洪流中。1928年1月,年近50的姜金德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不久,擔任三益鄉岸北農民協會主任。

姜金德參加革命後,積極宣傳革命道理,帶動貧苦農民打土豪,鬥惡霸,除民害。1928年是個歉收年,在農曆年關前,地主豪紳和國民黨反動政府加緊向農民追租逼債,催糧勒捐,農民飢寒交迫,痛苦萬分。眼看年關一天天逼近,窮人的心揪得愈來愈緊,整個三益鄉籠罩著一片愁雲。姜金德見狀,就和共產黨員俞金秀等到農民家宣傳:“窮人種地,終年辛苦,收的糧食卻為地主所有,就是不合理。窮人要團結起來,和他們鬥爭,打倒地主,收回土地,才有好日子過。”經過宣傳教育,農民群眾鼓起鬥爭勇氣,紛紛參加農民協會,向地主豪紳展開鬥爭。農曆臘月二十三,即“送灶”的頭一天,中共南通縣委的武裝小組召開群眾大會,鬥爭當地惡霸地主俞兆奇、俞兆魁兄弟倆。姜金德、俞金秀兩人把這兩個惡貫滿盈的壞蛋押上審判臺,經過鬥爭和審判,兩人親手將他們處決。此後,惡霸地主不敢貿然向貧苦農民追租逼債,窮苦農民第一次歡歡喜喜地過了個舒心年。

1929年1月,姜金德擔任三益鄉赤衛隊隊長。2月22日,中共南通縣委委員兼餘中區委書記唐楚雲得到情報:國民黨南通縣參議員、中央銀行南通支行行長章季如,兩三天內要從南通坐汽車到三餘大有晉公司去。唐楚雲命令姜金德去執行伏擊任務。姜金德奉命帶領一個武裝小組,立即奔赴指定地點,埋伏在貨隆橋河口轉彎處,準備襲擊運輸汽車。第二天上午10時許,果然一輛紅殼轎車朝三餘方向開來,當汽車到達設伏地點時,姜金德帶領武裝小組的同志跳到大路當中將汽車截住,活捉了章季如和一名隨行人員,繳盒槍2支。

1930年2月起,姜金德先後任紅十四軍第一支隊(當年5月改稱第二師)通訊員、中隊長。姜金德隨紅十四軍參加智取四甲壩、奇襲餘東鎮、圍攻湯家苴地主莊園等多次戰鬥。1930年5月20日,紅十四軍二師發動了三打湯家苴的戰鬥,姜金德率領一部分紅軍包圍趙家溝,阻止了敵人的增援。

1930年6月9日,唐楚雲、姜金德等帶領一部分紅軍,在新街被國民黨省保安隊餘世梅部包圍。在激戰中,姜金德不幸中彈犧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