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陷阱》:剪掉信用卡就能實現省錢目標?避開這個陷阱更重要

今年已是90歲高齡,見慣股市風雲變幻,歷經五次美股熔斷的股神巴菲特老爺子有句名言,“只有當潮水退去的時候,才知道是誰在裸泳。”有同事將這句話改成,“

只有大事發生,才知道攢錢的重要性。”金句一發,在朋友圈裡立即贏得點贊一片,下面留言的小夥伴們都是清一色的深有同感,以前沉迷購買各種衣服、鞋子、包包、口紅的女生們忽然發現,這些代表著自己精緻生活方式的東東在一場疫情面前通通不如口罩、酒精、大米、白麵來的實用。當然,最實用的,還是錢!畢竟,只有金錢才換來以上種種。

清醒過來之後,大家戴著口罩,後知後覺的將自己2020願望清單上那些諸如去大理看雲,去普吉島看落日,紀梵希口紅套盒一類花錢項通通劃掉,用粗筆重重寫下省錢這個唯一目標。

省錢,已經變成擺在無數年輕人眼前的第一要務,頭等大事。

於是,問題來了,如何省錢?許多理財書告訴大家第一步是剪掉你的信用卡。

一、為什麼想省錢就要剪掉信用卡?

一本致力於為大家講述花錢的正確方式的理財科普書《增值陷阱

》中指出:信用卡是心理疾病服務過程中最可怕的產品,信用卡和其他類型的循環貸款幾乎必然就是心理賬戶,而且屬於危險一族。表面看購物時現金沒有少,至少購物者從內心是這樣想的,刷信用卡的錢就被人看低了。


《增值陷阱》:剪掉信用卡就能實現省錢目標?避開這個陷阱更重要


本書作者之一,康奈爾大學心理學教授托馬斯•季洛維奇用一個真實實驗做範例,向讀者揭示了信用卡這種便捷支付工具在促使你花錢這件事上巨大力量。

20世紀90年代,兩位營銷學教授組織了一次真實的拍賣活動,標的物是是某球隊的比賽門票密封投標,半數拍賣者必須用現金購票,半數人用信用卡支付,最後難以置信的是,信用卡支付的均價大約是現金支付均價的兩倍。

事實上,僅僅因為用塑料卡片做交易,在某種程度上錢就顯得不值錢了,學生們變成了揮霍者。信用卡將我們變成了花錢大手大腳的人,不僅更願意花錢,而且更有可能隨便亂花錢,所以我們變得更窮了。


《增值陷阱》:剪掉信用卡就能實現省錢目標?避開這個陷阱更重要


二、花錢越容易=花錢越多?

在這本寫於1999年的書中,令作者沒有想到,而大多數當代人也沒有意識到的一個嚴峻現實是,現在我們日常使用的支付工具要比信用卡更方便,也更可怕十倍。

在以往人們習慣的信用卡支付方式下,常見的支付場景是,顧客在某間超市收銀臺掏出信用卡交給收銀員,收銀員在刷卡機上刷卡後,持卡人輸入信用卡密碼,刷卡成功,刷卡機打出交易憑條,持卡人在憑條上簽字,一式三份,收銀員會交給刷卡人一份,至此刷卡正式完成。

以上過程描述起來雖顯有些囉嗦,但卻是每個持卡人在刷卡時通常都要經歷的,而現代社會隨著微信與支付寶的大力推廣使用,以上這些內容通通可以簡化成一句“你掃我,我掃你?”

甚至,交易雙方話都不用說上一句,直接掃碼支付既可。畢竟,現在就邊是賣煎餅、賣烤冷麵的路邊攤上都放有支付寶和微信的付款碼。付款這件事已經變得前所未有的簡單。


《增值陷阱》:剪掉信用卡就能實現省錢目標?避開這個陷阱更重要


更不要說,每個支付平臺都會三五不時的誘惑你開通免密支付功能,500元以下的支付直接點個確認項便可完成。在如此便捷、給力的支付條件下,以至於我們在月末核對花唄賬單時總驚訝於自己居然下過如此多的訂單,進行過如此多的付款,對以上種種幾乎毫無印象的當事人覺得這簡直像是平行空間的另一個自己所做的事。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在商家們的不懈努力下,花錢這件事變得前所未有的簡單,可以簡單到幾秒鐘,甚至一眨眼的時間就能完成付款,所以我們當然會對於自己之前在轉瞬之間完成的操作印象不深刻。而正如上面的試驗中得出的結論,因為支付工具便捷程度的大幅提高,人們的花錢意願與揮霍程度也隨之上升。

在《增值陷阱》中,作者舉例說,如果你口袋裡有200元美金,你付了現金,對此次購物會有實打實的感受。你打開錢包從裡邊實打實的掏出錢交給對方,但是如果把這條腰帶的錢記在賬上,就不會感受到同樣大小的購買力的喪失,這從錢包裡抽出100美元帶來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這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我們每個月還花唄,還的如此痛苦了。插入案例,我們用這張塑料卡片記賬記賬的價值卻錢在價值上卻被貶低了,在用卡時我們似乎沒有花一分錢,但現實是,如果你花2600塊錢買了一瓶海藍之迷面霜,那麼無論是數出26張百元鈔票交給收銀員,還是從信用卡、從支付寶、從微信刷掉這筆錢,你都是實實在在的花出了2600塊錢,你的個人財富都是減少了2600塊錢的啊。

但是,因為支付方式的不同,同樣的2600塊,我們在花錢時的感受卻是完全不同的。


《增值陷阱》:剪掉信用卡就能實現省錢目標?避開這個陷阱更重要

正是因為大家看低了金錢的價值,信用卡才造成你花掉了本來不打算花的錢。

但在消費發達,消費方式日新月異的商業社會面前,剪掉信用卡這種充滿古草味的省錢方式變得明顯不夠看。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現代科技的發達,想省錢已經遠遠不是撿個信用卡就能搞定的了,可以說種種支付軟件秋在千方百計誘導著你花錢。

比如說所有網絡支付平臺都不約而同的推出了小額免密支付,就是說只要你輕輕一點點,以前常見的要輸入一個密碼的過程都省略掉了,你辛辛苦苦加班加點、累身累心掙來的錢分分鐘就可以花出去,而且是花的根本就讓人無知無覺的那一種。

在這種情況下,通常人們只會在月底收到賬單的時候看到金額大吃一驚,而根本就想不起之前花錢時的種種,他因為花錢的方法已經前所未有的簡化了。

而一個令人淚流滿面的現實是,掙錢的工序卻沒有得到簡化。相反,隨著各種競爭的加劇,各種壓力的加大,掙錢這件事已經變得越來越難,越來越辛苦了。


《增值陷阱》:剪掉信用卡就能實現省錢目標?避開這個陷阱更重要


更令人感到雪上加霜的是,花錢這件事卻變得越來越容易。這種大前提下如何管住自己不去剁手,就變成一件非常具有難度的事情,畢竟商家們深諳消費者的心理,通過各種精妙的設計,把許多可有可無的東西生生變成剛需。

各種消費主義的廣告24小時在大街上、在電梯裡、在各種網絡平臺上不斷向你灌輸,你要擁有這個、擁有那個才代表著成功。於是,弱小可憐無助的我們以一敵多的結果便是在這場戰役中將錢包保衛戰進行的格外辛苦。


《增值陷阱》:剪掉信用卡就能實現省錢目標?避開這個陷阱更重要


三、四個方案,打響你的省錢保衛錢

面對這個難題,以下四個方法值得一試:

第一、堅決不開通任何免密支付。

這一點是需要我們首先做到也是必須做到的。因為一旦你開通了免密支付,花錢這件事也將變得前所未有的方便,那樣你將更難管住自己,更有可能花出一筆筆本該攢下來的錢。所以,一定要從源頭上管住自己,才能確保少出問題。

第二、儘量少辦、最好不辦信用卡。

老話通常是很有道理的話。在如何減少支出的話題上,眾多理財達人都給出過剪掉信用卡的建議。可見這樣做的重要性。雖然信用卡本身也有不少好處,但如果你還處於省錢初級階段,最佳選擇還是遠離這些花錢誘惑。畢竟,絕大多數時候,我們遠沒有自己想像中那樣心志堅定。


《增值陷阱》:剪掉信用卡就能實現省錢目標?避開這個陷阱更重要


第三、腳踏實地、循序漸進推進你的省錢大計。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個習慣了買買買的人更不可能一夜之間面對各種購物平臺心如止水,不受誘惑。硬要設立不切實際的省錢目標只能讓事情半途而廢。所以,我們還要堅持腳踏實地,循序漸進的推進自己的省錢大計。

例如,支付寶有一個功能,可以簡稱為花一筆存一筆。你只要用支付寶進行一筆消費便會在餘額寶裡存進一定金額的錢,這個存錢金額你可以自行設定,2塊也行,20塊也可。雖然這個功能比較坑的是每次消費後產生的相應存款只會劃撥到你的支付寶裡,而非直接存入餘額寶,產生不了任何收益。你還要去進行一下手動操作,才能將錢存到餘額寶裡面。很多人不知道這一點,於是就沒有利息的將錢放了很久。

這個方法雖然不能正面制止你的每一次消費,但起碼能讓你存下一些錢,而且你在存錢的時候會發現,原來你已經刷了那麼多筆花唄,對自己也有一個示警作用。當然,這個方法只用於省錢計劃初期,既儲蓄意志最薄弱的時期,可以將其作為一個漸進式的過渡方法。在養成存款習慣後便可考慮放棄。


《增值陷阱》:剪掉信用卡就能實現省錢目標?避開這個陷阱更重要


第四、管好你的心理賬戶、養成存款好習慣。

《增值陷阱》的作者告訴我們,對於通常似乎無法控制開支的人來說,確立好個人的心理賬戶是最有效的方式。

比如,在我們花出每一筆錢之前,先想想你的房貸,想想你的車貸,想想你的房租,想想今年的旅遊計劃,以上種種,通常都能讓自己變得現實、冷靜一點,從而默默取消掉某個訂單,或者刪掉購物車裡一些內容。

另外,記得每次花錢時問自己一個問題,當你從口袋裡掏現金付款時,你願意為這次購買花多少錢?研究成果表明,你願意花的錢會比給信用卡交的費用少得多。

在實際操作中,如果可以的話儘量減少支出是最好的儲蓄方式,日常生活中一收到錢就馬上把錢存起來,比如轉到餘額寶一類理財產品裡面,這樣在動用的時候,你的心理賬戶會默認在花自己的存款,動用的是儲蓄賬戶裡面的錢,這樣花起來會格外肉疼一點,從而也會變得更加謹慎。

看了上面的總結,要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消費社會,實現省錢目標的小夥伴或許會有些氣餒,覺得能夠省錢實在太難了。但是,如何掌握金錢這件事本身就是每個人終生要做的功課


《增值陷阱》:剪掉信用卡就能實現省錢目標?避開這個陷阱更重要


日本高人氣MBA導師野口真人在《學會花錢》一書中總結過: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使用金錢是很晚近的事情,我們對於金錢的使用方法還不熟練。這樣想如何?我們從猿猴進化為人,大約經歷了20萬年,而使用金錢的歷史還不足3000年。

人的大腦雖然可以推導出合理的概率,但最終還是會相信自己的直覺,落入別人的圈套。而使用了錯誤的概率,結果就會錯誤判斷商品或服務的價值。

可見,對於我們這些理財新手而言,偶爾一次兩次落入消費主義陷阱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關健在於儘快發現自己的問題,找出一條正確的新路,並堅持走下去。雖然在前進的過程中我們還會遇到新的困難與挑戰,但只要向著正確的方向進發,總是會有所收穫的。對了,在開始啟程之前,別忘了,先去剪掉你的信用卡。


《增值陷阱》:剪掉信用卡就能實現省錢目標?避開這個陷阱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