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要聽老師的話!特別是中高考後


孩子,不要聽老師的話!特別是中高考後


我敢說,99%的家長都跟孩子說過一句話——到學校好好聽老師的話

我媽也經常說,說了多少次持續了多少年我已經不記得了,因為她說這句話,已經跟我每天知道餓了就要吃飯,困了就要睡覺一樣平常了,根深蒂固。

但是你們不知道,好好聽老師的話可能會毀壞孩子一個階段,甚至崩塌一輩子。

“現在好好學習,等到高中你們想咋玩咋玩”

這句話在學生生涯的頻繁出現程度,不比“你們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學生”少。

聽這句話最多的時候是初三。出自我們班學生共同的“噩夢”——我的班主任,數學老師,一位35+的普通女性。她是我們班所有人的“噩夢”。從開學到中考前一天,她的課,10節課有9節延長,體育課10周有8周是她進來說:你們的體育老師今天有事,你們把數學卷子XX拿出來,我們講一下。而在我們抱怨:又延長下課……又佔體育課……的煩躁的時候,她總會來一句:

聽我說,你們現在好好學習,到高中就可以輕鬆的玩兩年,想幹嘛幹嘛,高中老師可寬鬆了,不像我管你們。

我信了,我的成績經歷了史無前例的大波動,好在及時止損了。

我的學習成績:

小學:學習很佛系,能學多少學多少,成績最佳為一年級期末考試,班級第3;


初中:到了一個新學校,開學第一天去公告欄找排名和班級,很驚訝的看到:居然年級第一。就像吃過米其林你就再也不會喜歡吃無名小食一樣,考過第一,就再也放不下得到名詞的榮譽感了。即使初一第二學期轉校了,依然保持班級前三,年級前十,中考的時候年級第三,考入市重點。


高中:進入火箭班,班級排名8,學期末班級排名18。高一下半學期分科後一直穩坐班級第一,年級前十,曾多次考過全市第一,多次在總結會上發言,高考成績全校第四。

初中到高中的6年學生生涯中,成績波動最大的就是高一上學期。相比於初中的努力,高一上學期相當佛系。上課隨便聽聽,下課也隨便做作業。以致於一直引以為傲的記錄“按時寫作業,不抄作業”都被打破了。不會做的物理題就去抄別人的,現在想想,當時真是渾渾噩噩,雖無壓力,但卻是高中過的最差的一個學期。

一直到高一第一學期期末成績出來後,差點跌出年級前50,我終於意識到了一個很大的錯誤——“現在好好學習,等到高中你們想咋玩咋玩”。開始上課認真聽講,下課按時做老師佈置的練習題,晚上睡覺前在腦子裡過一遍今天的上課內容。過了最充實的兩年半,並毫無壓力。

我想不到如果我當時沒有醒悟,如果真的玩了兩年,我現在還能不能坐在這跟大家講這個完整的故事。

弟弟上高三時特別拼,每次回家都做好多題,經常上火到身體出點小問題。清楚記得他問過我:

“姐,你高三的時候累嗎?”

“不累,感覺挺輕鬆的。”

其實也就是每天按部就班的做作業,寫卷子,認真對待每個題,結果就出來了。當時有不止一位同學問我:你說我玩了兩年,現在學還來得及嗎?我會告訴他:來得及,只要你想做一件事,80歲都不晚,但是你會累點。

人一輩子會有“享福”和“吃苦”兩個階段,你無法只選擇其中一個。當你在別人奮鬥的時候選擇玩了,那你只能用比別人多10倍的時間和精力補回來。

“大學考試很好過,不用學習”

相比於高中的及時醒悟,我掉入了這個謊言的深淵。

最近流行的“當代大學生沈眉莊”的表情包,確實是我本人了。

孩子,不要聽老師的話!特別是中高考後

這個謊言,讓我荒廢了4年生命。

大學4年,可能是許多人在床上待的時間最長的一個階段。宿舍6個人,每天大家都在娛樂,只要下課到宿舍,拉上窗簾待自己床上,看電影,看小說,打遊戲,吃飯定個外賣,一個人下去拿幾份……把4年一千多個日夜過成了一天,把20歲的人生過成了70歲。

前段時間,教育部提出:嚴格把控考試考核畢業標準,嚴格落實嚴肅考評制度,對大學生合理“增負” 堅決取消“清考”。當時還跟朋友調侃:幸虧早出生了2年。是真慶幸,幸虧畢業了,再晚兩年,你們就看不到這篇文章了。又特別期待這個措施,希望這個措施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中國的大學生狀態。

減少像我這樣後悔的人。

懷揣獨立思想,做一輩子的學生

相比於看一些成功人的故事,我更喜歡與一些現階段剛經歷失敗的人聊天。每個人的成功不可複製,但是他的失敗經驗你可以吸取並加以避免。

希望我的波動的學習生涯可以給家長和孩子一些經驗:

小學:家長要讓孩子佛系學習,發掘孩子的興趣愛好,不要“一心只讀聖賢書”;


初中:開始鼓勵其在學習成績上有成就感,同時要正確引導青春期;


高中:學生要落實每個階段的知識,高二分科時確定好自己的長處和弱勢,分科後要再次確定好自己的強科和弱科。比如,對於文科生來說,大多數數學不好,所以如果數學好併發揮強項,高考絕對佔優勢;


大學:多走多看。切記,不要窩在宿舍,因為你一旦選擇安逸,你就上癮了。多看書,各種各樣的書。

不要讓自己懈怠即使工作中,也不要忘了學習和進步,你今天掌握的技能,明年就會被超過,甚至不被行業需要。

家長要記得,不論孩子多大,一定要每年帶他去旅行一次,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的多,知道的多,征服的慾望才會更強。不要總讓孩子聽話,讓他做個有獨立思想的人。

作為學生,千萬不要埋頭讀書,不要覺得學生階段只有讀書這一件事。每天固定看新聞時間,瞭解時事。大學時給自己定個目標:每年30本書,寫讀書筆記;每年要旅遊2次,每週要多交2個朋友……

人生處處是考試,虛心,有思想,做一輩子的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