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不只是擁抱互聯網 數字經濟需新商業系統

阿里巴巴One商業大會今日在杭州召開,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張勇在大會上表示,打造新零售必須建設全面的數字化商業能力。未來10年,如何能將消費者處獲得的數據應用於供給端,是供給側改革的重中之重。

新零售不只是擁抱互聯網 數字經濟需新商業系統

形成商業生態系統

據瞭解,阿里巴巴和眾多企業都共同看見一件事情,我們都在共同進入數字經濟時代。其中有很多東西是共同的,需要合一的。因為共同的數字經濟生態願景,所以必須形成一個商業生態系統。

20年前阿里巴巴成立,從B2B平臺走向全球,後來發展到大家耳熟能詳的淘寶天貓電商平臺,再到後來的金融、物流、雲計算基礎設施,已經發展成了一個廣泛的商業體系。

淘寶天貓今天每年有6億活躍購買用戶,這些用戶的密切接觸,形成了一個廣泛的消費者需要消費的各種內容的世界,包含實物、數字商品和本地服務,覆蓋了商品、文化娛樂、本地生活服務的矩陣。形成了阿里巴巴的大消費矩陣。

新零售不只是擁抱互聯網 數字經濟需新商業系統

商業要素全面覆蓋

電商開闢商業要素全面覆蓋的新通路,在品牌、商品、銷售、營銷、渠道、製造、服務、金融、物流供應鏈、組織、信息管理系統11大商業要素上,實現在線化和數字化,進行全面改革,讓這些要素首先能購在線化,進而全面數據化。通過數據能夠實現對消費者和市場的洞察,對人貨場的洞察。

張勇表示,上述要素髮揮威力,最終需要靠技術和計算力。阿里巴巴希望能夠和客戶一起探索出一套貫穿到整個商業環節中的操作系統。對所有的企業來說,走向數字化經營,都需要一個數字化的企業大腦,幫助企業瞭解消費者的每一個行為,終端的每一個行為,商品的數據,以及上游供應商的實時表現。只有如此才能將供給和需求鏈接在一起。

新零售不只是擁抱互聯網 數字經濟需新商業系統

互聯網應用在過去10年都發生在消費者端,未來10年,如何能將消費者處獲得的數據,應用於供給端,是供給側改革的重中之重。在這個過程中,從電商走向新零售,從新零售走向大數據支撐的商業操作系統,是未來阿里探討的主要問題,這也是實現新制造、新能源、新物流的基礎。迅速瞭解市場變化並將其反映在各方面,是所有人共同面臨的問題。

以用戶為中心

新零售的核心是以用戶為中心。要實現用戶為中心目標,就需要讓零售更加智慧和便捷,從以往的“人找商品”轉變為“商品找人”。

新零售不只是擁抱互聯網 數字經濟需新商業系統

物流因素成痛點

點我達CMO楊璐表示:“新零售就是“大數據預測+分佈式前置倉+即時物流”,大數據預測是指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交易需求的挖掘和預測,分佈式前置倉是以各種形態存在的倉庫,如商超、便利店、無人貨架等,讓商品離用戶更近,最後是即時物流來極速、準時地完成新零售的交付環節。”

物流因素,成為零售企業轉型升級最大的痛點。多數區域性的,分散的零售企業無法承擔自建物流的時間和資金成本。而到家服務元年或在2019年開啟,零售企業面對節點性機遇,卻無法提供優質的到家服務而處於焦慮處境。楊璐認為,物流是一個消耗大量人工成本的環節,也是消費者對於到家服務質量感知的核心指標。零售業態的紛繁複雜,加上到家服務的個性化需求,使得零售生態中各個細分領域的企業難以完成自身物流的搭建。

新的商業生態系統如何搭建,讓我們共同期待2019新零售的最新動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