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甜瓜、壞死斑病和褐脈病、搞懂病症和原因早防治、不然減產

壞死斑病是甜瓜重要病毒病害,棚室病株發病率為5%~10左右,嚴重可達20%甜瓜壞死病斑也是甜瓜生產上的隱患需要重視,不然會降低產量,減少收入。

棚室甜瓜、壞死斑病和褐脈病、搞懂病症和原因早防治、不然減產


甜瓜壞死斑病和褐脈病為害症狀

(1)壞死斑病危害甜瓜症狀:病株上會出現許多小斑點、近圓形、初期褪綠,後逐漸擴大,變成黃褐色或深褐色,周圍有暈圈,鄰近的病斑可融合在一塊,形成不規則的大病斑,後期病葉捲縮、萎蔫。莖上出現褐色條斑。短時間內發病植株會枯死,不能結瓜。

棚室甜瓜、壞死斑病和褐脈病、搞懂病症和原因早防治、不然減產



褐脈病危害甜瓜後症狀:甜瓜整個發育期都會出現為害,幼苗危害後葉片上出現不規則形繡褐色壞死斑,葉片周圍出現黃色暈環,染病瓜苗慢慢變褐枯死。成株葉片染病,先是葉脈褪綠變褐色,多是葉片基部幾條主脈變褐色,後支脈變褐色,呈網狀,有的會出現繡褐色壞死大斑,局部病葉或整葉壞死,田間葉柄和莖脈上會出現繡褐色凹陷條紋,後期變成較大的壞死條斑,病株從下向上提早枯死。

棚室甜瓜、壞死斑病和褐脈病、搞懂病症和原因早防治、不然減產


壞死病斑病和褐脈病發病原因


壞死斑病病原為:甜瓜壞死斑病毒,該病主要由黃瓜油壺菌遊動孢子傳毒。甜瓜種子帶毒率可達10%~40%,但需要有介體油壺菌存在,才可由種子傳染幼苗。與病株接觸或機械接種也可傳毒。甜瓜壞死斑病毒的自然寄主僅為南瓜和黃瓜,在病株葉片、葉柄、莖蔓、根部、果實和種子裡均含有病毒粒體,在細胞質中有晶體狀含體。該病毒有株系分化。

棚室甜瓜、壞死斑病和褐脈病、搞懂病症和原因早防治、不然減產



褐脈病病原為:現在甜瓜褐脈病因尚沒定論,有認為病原為香甜瓜葉脈壞死病毒。該病毒粒體線狀,大小660 nm✘13nm,稀釋限點1000~1000倍,致死溫度,55~60°C,體外存活期3~5天。甜瓜葉脈壞死病毒主要通過汁液接觸和桃蚜非持久性傳毒,也可以通過種子傳毒,高溫利於發病。

棚室甜瓜、壞死斑病和褐脈病、搞懂病症和原因早防治、不然減產


甜瓜壞死斑病傳播途徑


甜瓜壞死斑病是一種土傳病毒,可在土壤中存活多處。所謂土傳,是指在土壤裡的油壺菌帶毒和傳毒。甜瓜種子帶毒,且帶毒率高,具有關資料顯示,帶毒種子播於缺乏油壺菌的土壤中不會出現病毒侵染,而播於含有油壺菌(不帶毒)的土壤,幼苗侵染率為10%~40%。表面種子傳帶的病毒需藉助於介體油壺菌,才能傳染幼苗。這種傳病的特殊方式也稱為“介體制導種子傳染”。在溫室裡用病汁液進行摩擦接種,接種後3~5天甜瓜、西瓜、黃瓜的葉上都出現局部壞死斑,甜瓜在6~7天開始出現系統壞死症狀,西瓜、黃瓜不表現系統症狀。病毒粒體從接種的子葉向胚軸和根部移動,是通過外生韌皮部實現的。而通過莖部上行擴散到幼嫩組織,則需經過內部韌皮部。甜瓜壞死斑病的發病嚴重性取決於毒源數量及栽培條件和品種。

棚室甜瓜、壞死斑病和褐脈病、搞懂病症和原因早防治、不然減產


甜瓜壞死斑病農業防治方法


(1)防止病毒傳播,減少毒源以及栽培抗病品種。不要在發病區調運種子和幼苗。


(2)選育抗病品種。甜瓜種子在70°C處理140~144小時可鈍化病毒,病田輪作非西瓜類作物、清除田間自生苗。

棚室甜瓜、壞死斑病和褐脈病、搞懂病症和原因早防治、不然減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