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学前,这四方面家长“使劲管”!娃的小学生活能“开挂”

孩子要上小学了!很多家长会发现,在规矩严格、独立性要求较高的校园里,孩子突然爆发出很多坏习惯、小毛病,不但学习跟不上,还挫伤了孩子对上学的兴趣和信心,大人孩子都烦恼不已。其实,这是在学龄前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在7岁以前,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在以下方面养成良好习惯,才能顺利适应入学后的生活。

孩子上小学前,这四方面家长“使劲管”!娃的小学生活能“开挂”

孩子上小学前,这4个“臭毛病”不能惯,家长要及时帮娃纠正

一、自我管理能力差

脱离了幼儿园里老师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约束,突然来到小学,孩子由管理客体变为主体,很多孩子会表现得茫然、找不到方向。不少小学低年级的老师都反映,低龄学生经常发生忘带书本、上课迟到、课堂上自顾自玩耍的行为,这其实背后都是自我管理能力的缺失。如果孩子长期习惯这样的行为方式,没有能力自行设定学习目标和规律作息,学习效率难以提升,难成大器。

孩子上小学前,这四方面家长“使劲管”!娃的小学生活能“开挂”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麦格尼格尔非常重视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她认为,意志力能够改变人的一生,因为它影响人的健康、财务、人际关系甚至事业的成败,但意志力是可以被后天训练的。

平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和娱乐计划,安排好每天的作息、学习、玩耍的时间,并严格执行。可以和孩子玩“值日生”的游戏,轮流担任监督者,当孩子执行不力时,也要进行一定的处罚。

孩子上小学前,这四方面家长“使劲管”!娃的小学生活能“开挂”

二、玻璃心

邻居家的小女孩佳佳从小就比较情绪化,经常发脾气、掉眼泪。在家时奶奶和妈妈经常哄着她、劝着她,结果到学校里一言不合就和同学争吵起来,老师批评几句就哭哭啼啼要回家,妈妈才发现,孩子太过“玻璃心”,上学就很难适应。

孩子上小学前,这四方面家长“使劲管”!娃的小学生活能“开挂”

除了爱哭、爱发脾气,“玻璃心”的孩子遇到一点点挫折就容易情绪化、逃避,变成生活上的“逃兵”。不想让孩子有这样的境遇,家长就一定要注重孩子“逆商”的培养。

首先应当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每个人都有短板,接纳它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制造一些孩子能够解决的小挫折,鼓励孩子独立想办法处理,提高孩子解决困难的成就感;多带孩子与同龄人社交,让孩子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矛盾,这些方法都能让孩子早早适应挫折,心态更平稳。

孩子上小学前,这四方面家长“使劲管”!娃的小学生活能“开挂”

三、自私

自私的孩子在学校里往往不太受欢迎。玩具要自己先玩,游戏时大家要围着我转,否则就觉得不公平、受欺负,这都是自我意识过于强烈的表现。

儿童发展心理学家默娜·B.舒尔提出,想让孩子不那么自我,家长应当教会孩子观察、理解他人的感受,在遇到问题时,引导孩子考虑大家都能够受益的解决办法,而不是凭借本能“保护”自己的利益。

孩子上小学前,这四方面家长“使劲管”!娃的小学生活能“开挂”

例如,平时可以玩角色扮演的游戏,模仿对方的不当行为,引导孩子说出对方的感受;分食物时由孩子“掌勺”,鼓励孩子想出大家都能品尝的方法;父母在孩子上小学前,还可以通过一些好习惯的故事来引导孩子,养成相应的良好行为和品质。

孩子上小学前,这四方面家长“使劲管”!娃的小学生活能“开挂”


四、专注力差

在课堂上,低龄学生的表现各不相同,有一些孩子经常“开小差”,不是玩橡皮就是转铅笔,听着听着课不由自主就走神了,学习成绩很难提高,这都是专注力差的表现。

孩子上小学前,这四方面家长“使劲管”!娃的小学生活能“开挂”

想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平时可以利用拼图、迷宫、模型等玩具,让孩子保持较长时间的聚精会神,慢慢提高专注思考的时间。当孩子沉浸一项事物时,家长千万不要轻易打断。在亲子时光时,可以把专注力游戏当作亲子游戏,也能让孩子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

孩子上小学前,这四方面家长“使劲管”!娃的小学生活能“开挂”


7岁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标志,从这一年开始要脱离家长和老师的照顾,大部分时间都要独立在学校里管理和照料自己,家长们一定要帮孩子提前打好基础,当一名出色的小学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