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要放大招了:教師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

記者17日從哈爾濱市政府獲悉,哈市擬出臺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體化改革促進優質均衡發展的實施意見。其中要提出提高城鄉教師待遇,並消除56人以上的“大班額”。


學校撤併應先建後撤

將修訂《哈爾濱市中小學校用地保護條例》,完善教育用地規劃、保護、管理機制,資源規劃部門負責教育用地規劃預留、供應,各區政府負責教育用地徵收淨地和移交,確保配套學校建設與住宅建設首期項目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優質高中招生分配指標向鄉村傾斜。

努力辦好鄉村教育,加強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建設,切實提高鄉鎮寄宿制學校管理服務水平,使農村學校教學、生活設施、留守兒童學習和寄宿需要得到基本滿足。對保留的村小學和教學點,要加大投入,改善辦學條件。提升鄉村教育質量,按照國家課程方案開齊開滿課程,通過集團化辦學、學校聯盟、委託管理等方式促進均衡發展;通過開展城鄉對口幫扶、加強鄉村校長教師培訓、利用信息技術共享優質資源、將優質高中招生分配指標。

向鄉村初中傾斜等方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補齊鄉村教育短板。

統籌使用現有資源,不得建設超大規模學校,不得建設豪華學校。學校撤併應先建後撤,保證平穩過渡。

哈市要放大招了:教師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

教師工資不低於公務員

給繳公積金

統一哈市城鄉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建立健全城鄉統一、重在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在國家基準定額普通小學每生每年600元、普通初中每生每年800元的基礎上,對寄宿制學校按照寄宿生均200元標準增加公用經費補助。

鞏固落實教師工資政策,確保縣域內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

各區、縣(市)要全面落實邊遠艱苦地區鄉村教師鄉鎮工作補貼政策,按照越往基層、越往艱苦地區補助水平越高的原則,使鄉村教師實際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同職級縣鎮教師工資收入水平。

各區、縣(市)要依法依規落實鄉村教師工資福利待遇政策,依法為鄉村教師繳納住房公積金和各項社會保險費。

全面提升城鄉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能力,到2020年,農村學校接入寬帶互聯網比例應達到100%。

哈市要放大招了:教師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

消除大班額

優秀校長向弱校流動

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義務教育學校達到省定標準班額。對於區域性教育用地或校舍面積不足導致的大班額,區、縣(市)政府及其規劃部門要挖掘潛能,根據需求情況合理增加大班額學校用地面積,新建擴建校舍,擴大學位供給。通過科學劃分學區,完善入學政策,實行集團化、聯盟辦學等措施優化生源分佈,從根本上解決大班額和大校額問題。

重點引導優秀校長和骨千教師向薄弱學校、鄉村學校流動。各區、縣(市)每學年交流輪崗教師的比例不低於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的10%,其中骨幹教師交流輪崗應不低於交流總數的20%,交流校長比例不低於交流對象的9%。

鞏固提高校長共同體覆蓋範圍,加大名優學校校長到薄弱學校交流任職力度,推行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試點。各區、縣(市)要通過實施集團化辦學促進教師在集團內交流輪崗,通過組建義務教育學校區域聯盟等方式,以校際間柔性交流來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實現縣域內校長教師交流制度化、常態化。

哈市要放大招了:教師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

不得聘用編外教師

不許借調中小學教師

合理核定、嚴格落實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工編制。以招聘特崗教師方式,補充縣域內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堅決不得聘用編外教師,堅決不允許借調中小學教師,嚴禁擠佔、挪用、截留編制和有編不補。

加強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各區、縣(市)要深入排查,建立臺賬,全面掌握留守兒童基本情況,加強關愛服務和救助保護。民政部門要牽頭做好指導、協調、綜合與監督工作,將符合條件的特殊困難流動留守兒童和家庭經濟困難兒童納入社會救助政策保障範圍,落實兜底保障職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