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的《雪孩子》有什么问题?

文|王小弘

一位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在给孩子上《雪孩子》这篇课文时,被孩子的几个问题拦住了。

问题一:雪孩子都不会走路,怎么能跑到小白兔家去救人呢?

问题二:雪孩子把小白兔抱着跑到屋外时浑身水淋淋的,还没有化呀,怎么突然就化成水了呢?

问题三:雪孩子变成的水汽能飞到天上变成白云吗?

孩子提出的问题,的确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雪孩子》这篇课文原来被编在人教版的一年级上册,课文比较精短,只有225个字。部编版则被编进了二年级上册,篇幅变长了,有557个字。(这个字数统计是word文档的字符统计,包括标点符号。)对比人教版和部编版的《雪孩子》,会发现孩子问的这个三个问题在人教版的课文中不会出现,但是在部编版的课文中的确出现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来对比分析一下。

问题一:雪孩子都不会走路,怎么能跑到小白兔家去救人呢?

这个问题的核心是:雪孩子到底会不会走路?如果在现实世界里,雪人肯定是不会走路的,但在童话世界里,不单雪人可以走路,各种事物都可以走路,这也没问题。孩子们不会质疑平时在现实中不会走路的事物,怎么在童话里走起路来了,因为在读童话的时候,就进入了童话的逻辑,在作者建立的一个童话世界里,各种事物被赋予了走路、说话的功能,那是一个与现实不同的世界,大家都能理解,能接受。

在人教版的《雪孩子》里,相关内容是这样写的:

兔妈妈要出去找吃的。她堆了一个漂亮的雪孩子,让他和小白兔一起玩。

看着可爱的雪孩子,小白兔真高兴。他和雪孩子又唱又跳,玩得很开心。

小白兔玩累了,就回家休息。

在这里,“兔妈妈堆了一个漂亮的雪孩子,让他和小白兔一起玩。”这个“他”就是雪孩子,兔妈妈让他和小白兔一起玩,这就已经赋予了雪孩子与小白兔一样的“可以一起玩”的特征,“他和雪孩子又唱又跳,玩得很开心。”就把雪孩子这种特征强化了,让人觉得这个“又唱又跳”是小白兔和雪孩子互相发生的事儿,所以这个雪孩子能走路、能救人,就顺理成章了,

但是在部编版的《雪孩子》里,这个逻辑不见了。相关内容是这样写的:

兔妈妈在门外的空地上给小白兔堆了个雪孩子。小白兔有了小伙伴,就不跟妈妈去了。

小白兔跳舞给雪孩子看,唱歌给雪孩子听。他玩累了,就回家去睡午觉。

在这里,给读者传递的逻辑是:妈妈给小白兔堆了个雪孩子,小白兔把雪孩子当成自己的伙伴,但是雪孩子并没有回应。这自然就与现实生活对应上:一个人类的小孩也可以对着雪人又唱又跳,但雪人是不会回应的,因为它并不是个活物。既然不是个活物,当然就不能跑到小白兔家去救人了。

所以,让孩子产生这个疑问的原因,是因为用现实逻辑替换了童话逻辑,将孩子导向了用现实眼光来看童话的故事情节,自然就会出现不合理了。

写童话要基于现实的情理,但是不能用现实逻辑替代童话逻辑,这是常识。

问题二:雪孩子把小白兔抱着跑到屋外时浑身水淋淋的,还没有化呀,怎么突然就化成水了呢?

这个问题的产生,是基于生活常识:如果把一个雪人放在火中,那很容易就化掉了;但如果把一个雪人放在户外,即使被太阳晒着,也应该不会比地上的雪更先化掉,也不会很快就化掉,只会慢慢地融化。

在人教版的《雪孩子》里,相关内容是这样写的:

雪孩子看见小白兔家着火了,就飞快地跑了过去。

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了。

这里将救人的具体情节虚化了,雪孩子是怎样从大火中救出小白兔的过程,就成了一个需要读者脑补的过程,读者会自动设计出雪孩子救小白兔时是如何化掉的场景,因为基于雪遇到火会很快化掉的常识,所以这样的情节并不会让人觉得不合理。但如果将雪孩子救小白兔的过程写具体了,那么情节设计上如果不严谨,就出现问题了。

部编版的《雪孩子》里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

小白兔得救了,雪孩子却浑身水淋淋的。

这时候,树林里的小猴子、小刺猬都赶来救火了。不一会儿,大家就把火扑灭了。

兔妈妈回来了,激动地说:“谢谢大家来救火,救了小白兔,谢谢大家!”

“咦,是谁救了小白兔?”小动物们都说,“真得谢谢他呢!”

这时,救小白兔的雪孩子不见了。他已经化成水了。

这里将雪孩子救人以及融化的过程写具体了:当雪孩子救了小白兔,自己浑身水淋淋的时候,就已经在屋外了。浑身水淋淋的,并不是已经变成了水,而是因为有一个身子,身子上面布满了水,雪孩子的身子显然就是雪,不是水。还有着一个身子的雪孩子已经到了屋外,当然不会很快就融化的,这里并没有写它还返身参与救火(似乎也没那个必要),也没有写它一直站在火边上(为什么要那么做),而且经过的时间也不长,就是“不一会儿”(不一会儿,大家就把火扑灭了),怎么就会化得不见了呢?

这里将情节具体化,的确造出了一个逻辑硬伤,这需要修改才行。希望部编版语文教材再印的时候,能将这个硬伤改过来。

问题三:雪孩子变成的水汽能飞到天上变成白云吗?

这个问题也并非没有道理。的确,天上的白云是大地升腾的水汽凝结而成,但是,那是一个大量的水汽长时间的升腾、凝结的过程,不可能出现在一会儿的肉眼可见中。

人教版的《雪孩子》里,相关内容是这样写的:

雪孩子哪里去了呢?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

这里虚化了雪孩子变成了白云的过程,只是建立了关联性,所以读者也不会觉得不合理,反而能体会那种联结变化的美妙。但部编版的《雪孩子》的相关内容却是这样写的:

不,雪孩子还在呢!瞧,太阳晒着晒着,他变成了很轻很轻的水汽。飞呀,飞呀,飞上天空,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用一个“瞧”字,将雪人变白云的场景拉到了眼前,然后将变化的过程具体化、可视化:先写他变成水汽,再写他飞上天空变成了白云,这成了大家瞧见的一个过程。这就麻烦了,它违背了水汽凝结成白云的基本常识,但是它偏偏又是基于这个常识来写的,就导致了夸张不像夸张,想象不像想象,写实不像写实,虚构又不像虚构,这四不像的写法,当然出问题了。究其原因,仍然是没有分清童话逻辑与现实逻辑才造成的乱象。

给小学生学习的课文,是孩子们认知世界、感知世相、建立审美逻辑、培养思辨智慧的重要文本,用心对待,功莫大焉。

附:部编版语文二年级《雪孩子》全文

雪,下个不停,一连下了好几天。

这天早上,天晴了,兔妈妈要出门去。小白兔嚷起来:“妈妈,妈妈,我也要去!”

兔妈妈说:“好孩子,妈妈有事,你不能跟着去。”兔妈妈在门外的空地上给小白兔堆了个雪孩子。小白兔有了小伙伴,就不跟妈妈去了。

小白兔跳舞给雪孩子看,唱歌给雪孩子听。他玩累了,就回家去睡午觉。“屋子里真冷,赶紧往火堆里添把柴吧!”

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烧得旺旺的,屋子里渐渐暖和了。他躺在床上,闭上眼睛,一会儿就睡着了。

火越烧越旺。哎呀,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小白兔睡得正香,他一点儿也不知道。

“不好了!小白兔家着火了!”雪孩子看见从小白兔家的窗户里冒出黑烟,蹿出火星,他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

“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

小白兔得救了,雪孩子却浑身水淋淋的。

这时候,树林里的小猴子、小刺猬都赶来救火了。不一会儿,大家就把火扑灭了。

兔妈妈回来了,激动地说:“谢谢大家来救火,救了小白兔,谢谢大家!”

“咦,是谁救了小白兔?”小动物们都说,“真得谢谢他呢!”

这时,救小白兔的雪孩子不见了。他已经化成水了。

不,雪孩子还在呢!瞧,太阳晒着晒着,他变成了很轻很轻的水汽。飞呀,飞呀,飞上天空,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