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忆童年,月饼、槟果这单调的吃食忘了好久老了却又想了起来

我小时候生活在北方的一个小镇,这里民风纯朴,四季分明,冬天的雪最厚的时候能把我的小腿整个盖住,春天刮起风来如果路过有棵树一定要赶快抱住,要不就会被刮走,顶着风上学是我印象最深的,弯着腰低着头,撅着屁股,使劲的往前走,走几步被风吹的退几步,到了夏天只有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会热,剩下时间和春天没什么区别,有的老人一夏天也穿着薄棉裤,秋天是人们最喜欢的季节,因为这时候瓜果蔬菜都是最丰富的时候,不用像冬天天天吃大白菜、腌酸菜。

中秋忆童年,月饼、槟果这单调的吃食忘了好久老了却又想了起来

还有一个节是孩子们的最爱,那就是八月十五,有喷香的月饼,还有各色水果,我印象家里买的最多的水果是一种叫槟果的小果子,这种果子有一股奇香,放到月饼的缸里最后月饼都有一种香味了,吃着香甜的月饼闻着果香,就觉得幸福的不得了。

中秋忆童年,月饼、槟果这单调的吃食忘了好久老了却又想了起来

以前的月饼家里会打很多,还得是三油三糖,这样的月饼才够香够甜,如果谁家打的月饼又干又淡,说明这家人的生活还是很穷的,连这点油和糖也没有,父母平时就会节省的油和糖,准备着八月十五打月饼用。

现在的人们都不这么吃了,都高血脂高血糖饮食得少糖少油,以前还是吃不上。

最早月饼都得自己家里加工,父母在八月十五前就早早地用砖头和泥搭一个简易的灶,上面放一个大平板锅,这个锅只有少数人家有,所以还得提前说好哪天能借上,点好火把平板锅放上,白面用油和糖活好,揉均,揉成一个大面团,再捏成一个个小面团,这个时候的已经有了油和糖的香味,孩子们站在旁边看着父母做这些,馋着嘴角都流口水,这个时候任何小朋友去叫都是不会出去的,乖乖在家等着父母做月饼,这在平时是决不可能的,不得小朋友叫,早早地跑出去疯跑一天,不到灰头土脸饿的不行是不会回家的。

父母怕烙月饼烧着孩子,这天也会主动打发他们出去,可孩子们根本不听。

把小面团擀成圆圆的面饼,抹上油一个一个放在平锅里,然后上面盖了一个大小相同的铁板,铁板打几个眼用几根粗铁丝捆在一个木棍上。

月饼在锅里小火慢慢烤,最后快要熟的时候,香味四溢,父母齐力把铁板抬开,热气腾腾的月饼就出锅了。

月饼被父母摆在院里宽敞的板子上,晾凉,这时父母一再的说月饼烫, 一会儿再吃,可心急的孩子还是会乘父母不注意偷偷掰上一点,烫的手直疼也不管,吃到嘴里沾上嘴里的唾沫还咝一声,刚烫出来的月饼是很烫的,这就是我童年的印象,最后父母还会烙上一个大月饼为了中秋当天供月用。

父母能烙上满满一缸月饼,足有一二百个,这些月饼是我们中秋到元旦之间的主要零食了。

中秋的晚上,等月亮刚刚露出一点微光,父母就已经早早把家里吃饭的桌子摆在窗户前,摆上月饼,西瓜,西瓜得切成两半,中间划出花纹,苹果等水果,这个时候梨是不会上桌的,因为这是个团圆的时候,摆的全是圆形的食物,当月亮整个升起挂在天空上,月光照在这些供食上,供食也带上神奇的色彩,这天吃供的西瓜也不会拉肚子,老人们也要吃一些供食,保佑自己一家团圆。

中秋忆童年,月饼、槟果这单调的吃食忘了好久老了却又想了起来

后来就是吃月饼的时候了,天天早上一个月饼,一直能吃到班里点上炉子。在火炉上烤月饼也是学生们最喜欢的事,早上一到班里就赶紧把月饼放到炉盖上,要去晚上都没有地方放,如果刚放上正好上课,这一节课就上的难捱了,香气四溢的月饼吸引了满班的孩子,有的孩子忍不住咬上几口自己的凉月饼,可是在炉子上的就没有办法拿了,只能等到下课。有时烤的厉害糊了,满班的糊味,老师就说谁的月饼赶紧拿走,女生不敢拿怕老师骂,胆子大的男生就走过去拿走吃了。

以前没什么吃的,月饼成了最好吃的零食,吃的我后来看见月饼就躲,从二十多岁到三十多负几乎没有吃过一个完整的月饼,这都是童年少年的吃多的过。

中秋忆童年,月饼、槟果这单调的吃食忘了好久老了却又想了起来

后来月饼的品种越来越多,南方的带馅月饼也出现了,小时候不能自己加工只能买的带果仁的月饼都不稀罕,现在的月饼里有带蛋黄的、有夹肉的,各种各样,但还是吸引不了我,哎,感慨一下,小时候吃太多了。

直到今年四十多岁,突然能吃几口月饼,难道这是老的表现,回忆起了小时候吃月饼时的香甜,又想吃了。

说起月饼,又想起槟果,可是满街想找几个槟果实在间不好找,因为槟果香味好,但是实在是不太好吃,木头味咬到里有点材。在小果子里不如后来出来的人参果脆甜,更不如以前的123酸绵,当然比起葡萄、苹果、梨之类的就更不能比,所以现在想找几个个槟果不好找,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一问价格六元一斤,这个价格可是不便宜。

想了想买几个打算放到月饼里加点香味,吃就算了。

这就是我的中秋印象,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