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护老人日记——老妈忽然变了一个人

写在前面的话

(这篇将作为将来出书的前言蓝本)

陪护老人日记——老妈忽然变了一个人

作者为连载配的插图

老妈忽然变了一个人。

妹妹来电话诉苦,几乎每天都给老妈“破案”。老妈由温柔、善解人意,变成怀疑老爸拿东西送给相好的女人。时常地,她那从天而降的歇斯底里所制造的“突发事件”都很难收场。

朋友提醒说,还不快去查体,看是不是心脑血管疾病。妹妹带老妈去九三局拍片,确诊为腔隙性脑梗、小脑萎缩。也就是说,轻度失智(老年痴呆、阿默兹海默症)初期。症状是健忘、幻觉、臆想、怀疑配偶不忠……业内人士说:这种情况需要有人陪护,情绪好就可能不发展或发展缓慢,完全康复是不可能的。更具体的,有经验的朋友说,情绪不好,最快有八个月死亡的;情绪好,活十年、二十年以上都没问题。

忽然就有了一种生命倒计时的紧迫感。

这是2016年。我们兄妹三人商定,每人陪护父母四个月。

老爸老妈1933年生人,祖籍山东,但不愿离开生活了五六十年的黑龙江。轮到我时,远赴农场陪护,不到两个月就被撵回来了。我知道,只要他们还能自理,多一个大活人在家里,他们是很别扭的。他们认为还能像从前一样生活。

问题远比想象严重得多。哥嫂上班,无法全天陪护,就打算接他们去家里,老爸作为继父坚决不去;妹妹离得近,白天上班,每天晚上去看父母,周末去做饭后再回家给公公做饭。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没有电话很嘀咕,有电话就有情况,经常吓得她心怦怦跳,甚至浑身无力。这么多年,妹妹没睡过踏实觉。接老妈去妹妹家里她不去,因为妹妹有公公。几个月下来,妹妹力所难及,被“不讲理”的老妈搓揉得抑郁了,一周无法教学了,何谈照顾老人?

一个巨大的难题摆在我们面前。

于是我们兄妹三家反复商定,我从济南辞职,把父母接到山东来,全职陪护。

其中有几个人对我做这个决定起着重要作用。比如表妹荣秀带娘出嫁,同学李爱云接失智、瘫痪的母亲到家伺候,女儿高考也没有停止。

说起来简单,下这个决心并不易,实施也大费周折。我虽下岗,但在济南打着一份工,也算得心应手,收入也行,辞掉有些可惜,但为了妹妹和父母,更为了我将来不后悔,必须果断作出决定。接下来的事一件接一件,简而言之,丈夫老車[jū]的支持、婆婆的默许是前提,租房、打扫、拢集家具是硬件,哥和妹妹做通父母的思想工作是最后一关。终于,我和侄子振星从山东去关外把两位84岁的老人接来了。

感恩不尽!老妈来到山东,经过一段时间的陪护,有四大症状明显减轻,幻觉症、猜疑、歇斯底里、怀疑配偶不忠基本消失。业内人士说,这是因长期陪护有安全感所致。余下的,就是健忘症发展了,而这是无法逆转的生命规律。

几年的陪护,记录了一些文字。初衷是供家乡亲朋了解动态,供健康养老业内人参考,供亲人同样症状而不知的子女参考。总有一种奇特感觉,是什么在催逼着我去记录。

期间感触是颠覆性的新认知:于我,靠所谓的孝顺是无法持续的,人性的弱点暴露无遗,久病床前无孝子是真的;老人是子女照妖镜,做得好是应该的,不好就应观照、改变;离了我他们照样幸福,妹妹照样康复,这场与父母重聚,是对我这个漂泊者的眷顾和慰藉,更是借此给我补生活的课,比如学习做饭,更正我的“做饭浪费时间”的观念。

这是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这个新家,心情好,是天堂;心情不好,是地狱。天堂、地狱一念间。

离家二十几年,只年节回去探亲,也该还债和替换下哥哥和妹妹揪着的心了。感觉这些年在爱情、家庭、理想方面,把亲朋的好处都用光了,所以上帝就安排我今后要继续付出,积累财宝在天上。简直可以说,就是从头做人的机会。

现选出若干篇什与您分享。愿天下父母都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