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歲老農用15年抄四大名著共390萬字,為何花300元將作品寄香港?

76歲老農用15年抄寫四大名著共390萬字,為何花300元將作品寄香港?

對於今年已經76歲高齡的吳詩光來說,他的一生是平凡的,但他的一生卻不是平庸的。

他雖然是一個種了一輩子地的農民,但是他一生都與書法結緣,在他76歲的生命旅程中,他用15年抄寫了390萬字的四大名著,又用10年給自己寫了一本自傳,還花了300元將自己的書法作品寄到香港!

76歲老農用15年抄四大名著共390萬字,為何花300元將作品寄香港?

圖為吳詩光

今年76歲的吳詩光看上去一點也不像年過七旬的老者,他依然精神矍鑠,神采奕奕,只是滿頭白髮訴說著過去的歲月。

76歲老農用15年抄四大名著共390萬字,為何花300元將作品寄香港?

鏡子裡的吳詩光

說起吳詩光與書法的情緣,還得從他年輕時候說起。

50年代,吳詩光開始上小學,那個時候的小學還是用毛筆寫字,並且沒有墨汁,寫字用的墨都是自己自己硯臺裡墨的,於是一到上課時間,教室裡滿是“嚯嚯嚯”的墨塊和硯臺相互摩擦的聲音,雖然當時的條件很艱苦,但是現在的吳詩光卻說那是最快樂的時光。

時間到了1962年,吳詩光也到了從農校畢業的時候,因為父親身體不佳,所以他沒有選擇留在農校的可能,從此他就真正走進了農村這所“農校”。

76歲老農用15年抄四大名著共390萬字,為何花300元將作品寄香港?

吳詩光的老照片

對於吳詩光來說,農村生活並不都是單調乏味的,因為他樂在其中:白天種地,晚上寫字。

每至歲末,村裡50多戶人家的春聯都是吳詩光承包了的,有些村民甚至還把裝土用的籮筐拿來讓他寫字。

寫字讓吳詩光找到了生活的樂趣,也讓他體會到了快樂。

選擇抄寫四大名著是在1991年。

有一天,吳詩光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書法愛好者手抄《紅樓夢》的消息,剛開始吳詩光很吃驚,也覺得不可思議,但隨即他也決定手抄名著,而且要抄四大名著。

吳詩光依然白天下地幹活,晚上回家練字,只不過他多了一件事情要幹,那就是抄寫四大名著。

76歲老農用15年抄四大名著共390萬字,為何花300元將作品寄香港?

吳詩光抄寫的四大名著

用時15年,吳詩光終於抄寫完四大名著,共計390萬字,其中,因為對抄寫好的《三國演義》不滿意,吳詩光又重新抄寫了一遍!

76歲老農用15年抄四大名著共390萬字,為何花300元將作品寄香港?

吳詩光的小楷

吳詩光把這些抄好的名著用宣紙裝訂成長1.8米,寬0.20米的書本,放在木箱裡保存起來,看著自己辛勤勞動的成果,吳詩光覺得這是他最自豪的事情!

76歲老農用15年抄四大名著共390萬字,為何花300元將作品寄香港?

吳詩光保存在木箱裡的抄寫的四大名著

抄寫完四大名著之後,吳詩光又做了兩件常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

1997年,臨近香港迴歸的時候,吳詩光一心想著將自己的作品“字中字”寄往香港,送給當時即將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

但是,寄去香港要花費300元的郵費,這可讓吳詩光犯難了。

據吳詩光說,在1997年,對於一個普通的農民來說,300塊錢實在是太多了。

最後,在兒子的支持下,吳詩光將自己3萬多字的“字中字”對聯作品寄往香港並且送到了董建華的手裡。

76歲老農用15年抄四大名著共390萬字,為何花300元將作品寄香港?

吳詩光的“字中字”

過了幾個月,董建華讓自己的助理專程給吳詩光回覆了一封感謝信,寫封信吳詩光一直珍藏著。

幾十年光陰彈指一揮間,吳詩光已經變成了一個年過七旬的老人,他想要留下一點人生足跡。

於是他在抄寫完四大名著以後,又開始給自己寫自傳,回首往昔,吳詩光很是感慨,他從自己8歲開始寫起,一直記錄到2011年,整整60年的光陰,化作了吳詩光筆下的10萬個文字。

因為自己的名字裡有“詩光”二字,所以他給自己的這一本自傳取名為“時光歲月”,厚厚的一沓紙記錄了吳詩光的歲月年輪!

76歲老農用15年抄四大名著共390萬字,為何花300元將作品寄香港?

吳詩光的自傳

從抄寫390萬字的四大名著到把作品寄往香港,再到後來給自己寫10萬字自傳,吳詩光始終是一個走在路上的人,他的一生,可以說是和書法結下了不解之緣,而他也樂意這樣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