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來英才:這個特殊的清明節,這些事兒可以講給孩子聽!

梨花風起正清明。

清明節,飽含著中國人慎終追遠、禮敬祖先的綿長人文精神。

在這個日子裡,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會以莊敬的態度緬懷先人,復活中華民族“日用而不覺”的古老文化基因。

今年的清明節,和往年稍有不同的是,由於受疫情的影響,有些地方不能像往年那樣親友相聚踏青掃墓,但在內心深處,先人的養育之恩會永遠銘刻心間,不管用什麼方式,同樣都可以簡樸莊嚴地表達對先輩的懷念。

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走進烈士陵園,為烈士們拂去墓碑上的塵土,表達後人對先烈的崇仰之情。

因為今天的國泰民安,是幾代人接續奮鬥換來的,每一個為之付出的先輩,都值得我們深情緬懷,這種超越血緣親情緬懷,就是一種家國情懷。

我們緬懷倒在槍林彈雨中的先烈,也緬懷著和平年代裡守護我們生命財產安全、為我們創造美好生活的當代英雄。

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中,為挽救更多的感染者,為更好防控疫情蔓延,有的醫護人員和一些地方的疫情防控人員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沒有他們的巨大付出,病毒就會威脅我們更多人的生命;就在幾天前,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突發森林火災,18名撲火隊員和1名嚮導,為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犧牲在撲火現場,他們的逝去,又為這個清明節增添了一份沉重……日前,湖北省人民政府已經評定14名犧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人員為首批烈士,讓我們向當代英雄表達至高敬意。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這句流行語告訴我們,你看不見黑暗,是因為有人用血肉之軀,把黑暗擋在身後,更有人在用畢生心血,為你創造著光明。

追慕英烈們的“天地英雄氣”,是為了更好凝聚力量,接續奮鬥。

今天,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就要引領青年學生自覺追慕先輩和同時代的英烈那種迎難而上、挺身而出、自覺擔當的“天地英雄氣”,讓人生在實現中國夢的奮進追逐中展現出勇敢奔跑的英姿,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小來英才:這個特殊的清明節,這些事兒可以講給孩子聽!

今天

這個特殊的清明節如何度過?

讓我們和孩子一起

從歷史中、習俗中、文化中

找尋中華民族獨特的情感和精神力量

清明·由來

清明演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

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名君”晉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

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小來英才:這個特殊的清明節,這些事兒可以講給孩子聽!

後來,清明節還吸收了另外一個較早出現的節日——上巳節的內容。上巳節古時在農曆三月初三日舉行,主要風俗是踏青、祓禊(臨河洗浴,以祈福消災)。

約從唐代開始,人們由於清明上墳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餘,順便在明媚的春光裡騁足青青原野。因此,清明節也被人們稱作踏青節。宋元時期,清明逐步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風俗與上巳踏青等活動相融合的傳統節日。

今天,清明除了是我國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也是國家的法定假日。

清明·習俗

掃墓祭祖

清明掃墓

是對祖先的“思時之敬”

這一習俗從唐朝開始盛行

相傳至今

人們剷除雜草,放上供品

於墳前上香禱祝

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

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今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

各地為規避感染風險

紛紛暫停公祭、江祭、骨灰撒散

等群體性公祭活動

鮮花祭掃、“雲祭祀”、居家追思等

開啟了文明祭祀新風尚

小來英才:這個特殊的清明節,這些事兒可以講給孩子聽!

插柳

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

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

人們踏青時順手摺下幾枝柳條

編成帽子、插在門楣、屋簷

古人折柳寄託哀思

人們也相信插柳可以辟邪

植樹

古有農諺

“植樹造林,莫過春明”

清明時節,春雨紛紛

正是樹苗生長髮芽的好時機

因此,人們就有了清明植樹的習慣

更有紀念農事祖師神農氏

教民稼穡而“戴柳插柳”的民間雅俗

小來英才:這個特殊的清明節,這些事兒可以講給孩子聽!

禁火

寒食節古代也叫禁菸節

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

蘇軾的《望江南·超然臺作》

中的“且將新火試新茶”

說的就是寒食之後詩人煮茶的行為

小來英才:這個特殊的清明節,這些事兒可以講給孩子聽!

此外

蹴鞠、踏青、打馬球

都是清明的傳統習俗

清明·詩詞

清明節時

文人們或思鄉念親,或借景生情

感慨尤多,靈感頓生

詩興大發,詠者甚多

今天,讓我們一起在

詩詞中找尋清明

(小朋友們可以在上一篇推文中

學習詩詞朗誦哦~)

小來英才:這個特殊的清明節,這些事兒可以講給孩子聽!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小來英才:這個特殊的清明節,這些事兒可以講給孩子聽!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裡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小來英才:這個特殊的清明節,這些事兒可以講給孩子聽!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小來英才:這個特殊的清明節,這些事兒可以講給孩子聽!

《清明後登城眺望》

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後,雲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小來英才:這個特殊的清明節,這些事兒可以講給孩子聽!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原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小來英才:這個特殊的清明節,這些事兒可以講給孩子聽!

《臨安春雨初霽》

宋·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清明·文學

一幅帖:蘇軾的《黃州寒食帖》

小來英才:這個特殊的清明節,這些事兒可以講給孩子聽!

公元1079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被貶官黃州,困居三年。寒食清明之際,天連陰雨,心中充滿悒鬱、絕望、悲憤、寂寞,提筆寫下兩首詩並寫成一幅長卷。因詩寫的是寒食時節,後人稱其為《黃州寒食帖》。

清明寒食的特殊日子,喚起詩人心中強烈的情感波動。《黃州寒食帖》寫法極為特殊,筆畫粗壯豐滿,字體真行相間,全帖字形各具形態,或大或小,極其隨意,似乎毫不用心機,但這正是中國書法的最高意境。詩人的心境也藉助筆墨宣洩而出,悲情四溢、起伏跌宕、洋洋灑灑、一氣呵成。

飽含了蘇軾真實情感的《黃州寒食帖》在我國書法史上影響很大,被稱為繼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文稿》之後的“天下第三行書”。

清明·出行

每逢清明節,我們都要祭祀先人,緬懷祖先,踏青採風,欣賞春意。可2020年的清明節很特殊,比起外出,宅在家中才是最安全的選擇。

我們提倡“雲祭掃,寄哀思;錯峰出行,不扎堆”,而對於堅持外出祭拜的人,有以下提議——

做好防控措施,遠離密集人群。

一定要戴好口罩,準備好各種消毒物品,儘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減少交流,最好不要外出聚餐,和家人聚會時要保持適當距離。

務必安全用火,杜絕消防隱患。

掃墓時謹記安全用火,不玩火、不亂放火、不燃燒香燭紙寶、不燃放煙花炮竹。

做好基本的防火措施,不亂丟香燭、菸頭,不隨地棄置垃圾,以免引起森林火災。

提倡網上祭掃,千里遙寄哀思。

目前,許多公墓已經停止現場祭掃活動,網上祭掃其實是最好的選擇。

網上祭掃更加方便,其形式更為多樣,而且節約環保,在特殊時期可以杜絕許多安全隱患的發生。

防控病毒,人人有責,我們都要從自身做起,以文明祭祀的方式追思先人,以實際行動支持防控工作。

在疫情影響下

這個遙寄哀思、悼亡懷人的日子

也因此有了一層格外沉重的特殊含義

新冠病毒奪去很多人的生命

讓很多家庭痛失父母、愛人、子女

更有一些醫務工作者和抗疫工作人員

為此而殉職犧牲

那許許多多的面容和身影

永遠定格在了2020年初春

我們為逝者點燃燭光,俯身鞠躬

遙寄一份哀悼和思念

在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

英雄的逆行者背後

是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人

是一段段有著歡笑淚水的故事

他們的悲痛,他們的哀傷

他們的抗爭,他們的不屈

都值得我們銘記

清明既是寄託哀思的日子

也是走向新生的日子

春回大地,生機勃發

我們帶著對逝者的思念

迎候生命的生生不息

作為生者的我們

用心過好這得來不易的平常日子

才是對逝者最好的懷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