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施行凶報復之前,他們都是社會底層的弱者

在實施行兇報復之前,他們都是社會底層的弱者

郭爽很可憐,是個弱者,但也可恨,是殺人償命的兇犯;聯想起若干年前的馬加爵,也是一個可憐的弱者,“囚服是一生穿的最好的衣服”,這句話讓身旁的警察都為之落淚!但是他又是那樣的非常可恨,竟殘忍地殺害了4名大學同學!!!

偉人說過,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郭爽、馬加爵二位在行兇殺人前,都是正常的、沒有任何前科的普通人。相對於有劣跡的人來說,他們是好人。而就在行兇殺人的那一剎那,他們轉瞬間由好人變成了壞人。而這種絕對性質上的轉變,並非無緣無故的。

在實施行兇報復之前,他們都是社會底層的弱者

另一位偉人說過,一個好的制度,能使壞人變好;一個壞的制度,能使好人變壞。

借用這個理論,可以延伸詮釋為:一個好的生存環境,能使壞人變好;一個差的生存環境,能使好人變壞。

貧窮自卑與被鄙視欺侮嘲弄,限制了理性、智慧而走向了極端。

馬加爵與吳爽兩樁報復行兇殺人案例之間的共同之處,是其家境的貧寒、思維簡單與行為上的偏激,同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弱者。他們需要理解、關照、同情、與溫暖。就像馬加爵中學時因學習成績好而被學校稱為“三架馬車”(成績前三位的馬姓同學)之一那樣,受到同圍人的認同與尊重。在那種環境下,馬加爵不會去偷搶,更不人會去行兇殺人。郭爽也是,如果不是受到那位留學博士人事處主任的性侵與欺騙,她何以會產生報復殺人之念?

在六七十年代乃至八十年代,同學同事乃至幹群關係,相對都是比較融洽的。但在物慾橫流、金錢至上的社會環境下,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由物質經濟地位上的差距,造成人們心理上的差距。再加上馬加爵、郭爽這一代人多是獨生子女,個性強,自私自利,缺少家庭、學校和社會上對弱勢者的同情教育,包括社會公德教育,以及學校老師在這方面的心理溝通與矛盾化解,便自然會產生貧富、強弱的矛盾對立衝突現象。

在實施行兇報復之前,他們都是社會底層的弱者

其中有一個案例:一位19歲的打工者多次去到包工頭家討要工錢未果。這日,他又來到包工頭家中要工錢,工頭不在,工頭妻子帶著17個月大的孩子在家。實際上這位工頭妻子說幾句好話、溫暖同情的話,這位打工者可能會擇日再來,錢也不是很多。熟料,這位女子對其厲聲數落謾罵了一通,這一下激怒了他,情緒失控,一不做二不休,將這位女子殺死,並殘忍地將炕上17個月大的孩子也殺死。他的滅絕人性的舉動,也激怒了辦案的警察,抓到的時候,警察對其破口大罵:“17個月大的孩子惹著你了嗎?你還有人味嗎?”但誰又能否認,這人在行兇之前不是社會底層的弱者?

馬加爵與吳爽在成為殺人兇手之前,都是值得理解與同情的社會底層的弱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