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县:太平村史话(完整版)

城固汉江河南岸,巴山北麓,有个美丽的村子,村南坡岭上长满了青松苍柏,村北河堤上栽满了绿柳翠竹,河滩上桑林连片,一条通往南部山区的公路穿村而过,整个村子环抱在绿荫翠林之中,故而名曰阴坪村,后改为太平村。

据《城固县地名志》载: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汉中知府令所属各县清查近十年来社会犯案情况,城固县令许之润(江苏太仓人)命师爷将近十年卷宗取出细查。师爷将所查结果呈报许县令后,许县令发现本县各乡各村均有犯案、告状之事,唯阴坪村无一例。这使他疑惑起来,他便让师爷把卷宗取来亲自核查了一遍,所查果如师爷所述。许县令仍不放心,决定亲自喑访后再呈报上去。

这日,许县令带上师爷与侍从,出南门,来到城外河坎村渡口,艄公将他们渡过河。三人信步来到阴坪村头,许县令有些渴,便让侍从去找水,侍从到一家院前要水,一农妇正在侧屋纺线,便站起来说,请进院来给你倒茶,侍从将县令师爷一同领进院,农妇端来凳子让坐后,便将炉中煨的热茶给他们每人倒了一碗,许县令喝了一口甚觉清爽,便问是什么茶?农妇以为嫌茶不好,便说:客人莫嫌,我们庄户人家喝的都是从河滩上拔来的茶果果和做雨帽砍下竹子,从竹叶心中摘下的嫩芽合起来泡的,县令点头称是。正说话间,一农夫和一十五六岁男孩走进院来,打过召呼才知是农妇的丈夫和儿子进城卖雨帽归来。农妇说,刚才隔壁王寡母来要盐做饭,我给他从盐罐里穵了一勺,儿子说,我们给她捎的五顶雨帽已卖了三顶,盐也帮她买回来了,这就给送去,说着,就把褡裢(一种中间开口,两头装东西的布袋)里盐和未卖出的两顶雨帽拿上,农夫说,雨帽别拿,给她送五顶雨帽的钱就是了,农夫从衣襟里掏钱让儿子送去,儿子疑惑不解的去了。

原来,王寡母50多岁了,早年汉江河发大水,他丈夫正在河滩地挖芋头,突然听到有呼救声,便跑到堤外去救人,一放牛娃被他救上了岸,他却被一巨浪卷进了滔滔的江心。留下一儿子前几年在河滩地摘桑叶时又被狼咬死了,剩下王寡母一人,哭瞎了一只眼,靠纺线、养蚕度日,时而也编雨帽卖了换点油盐钱。因她眼瞎,行动不便,每次纺的线和编的雨帽,都是左邻右舍帮她带到集市上去卖,这次捎去的雨帽有两顶没编好,故而未卖掉。儿子回来后农夫说,王寡母眼不好,编的有些粗造,咱们眼明手快,给他收拾好下次卖了就是了,对有困难的人,有爱怜之心去关怀帮助才是,儿子会意的笑了。儿子又从褡裢里取出一个芝麻烧饼要他妈吃,农夫说,我买下让你趁热吃你却带回来了,儿子说,我想我们经常赶集市吃饼,母亲很少出门,让她尝尝,农夫点头笑了。

离开农妇家,三人由巷道朝村里走去,村中行道虽是泥土路,但也平整干净,忽然听到有哭声,便循声走去,见一老妇正在打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老妇见人来便说,我的孙子从学馆里回来手里拿着一个鸡蛋,我问是哪里的,他说是在路边草堆里捡的,我让他送回原处,他不去。侍从说,一个鸡蛋不是什么大事,老妇说,虽是小事,但不能惯坏了他,常言说:“小时拿针,长大偷金”,要知道我们这村里从没有乱拿东西的人。侍从拉起跪在地上的孩子,老妇把鸡蛋交给他,小孩朝草堆走去,正好王二婶从灶房出来抱柴碰见,便知是自己鸡从笼子里跑出来下的,接住蛋说,你真是个诚实的孩子,二婶子给你拿馍吃,说着就去灶房取了一个热呼呼的馍给他,小孩边吃馍笑着回来了,老妇说你太公在西屋打草鞋,你给他掰些,小孩叫着“太太吃馍,太太吃馍”朝西屋跑去,大家都笑了。

三人走出巷道,见大树下一老农在编雨帽,他们从未见过编雨帽,便停下观看,老农见有人来,便喊孙子端凳子来,一老妪在屋里织布停下出来说,孙子摘桑叶去了,便端来凳子,送上了茶水。许县令便与老农攀谈起来。老农说,我们村河堤上尽是竹子,河滩地桑林片片,故而家家编雨帽养蚕。县令问有无盗窃不规行为,老农说基本没有,因堤内外竹林、桑园家家都有,谁在河堤上放牛或干活,会把全村的竹林都看护着,常常如此轮换。且我们村订有村规民约,家家遵规,户户守约,谁家有事,邻人相互帮助,只要发现有不规行为的人,或不孝敬父母的,即刻告诉村长或族长,当众批评教育一番,轻者责骂一通,重者再打一顿。偷窃者被抓住,赃物归还原主后还要罚钱修桥补路。砍竹摘桑叶者,罚栽竹植桑于村公共河堤地段。对不孝敬父母者,不准入家庙聚餐,不得上坟祭祖,谁家出了这样的人,一家人都感到脸面丢尽,故而人人遵规守约,平和相处,数十年来村里无去县衙告状之户,无犯罪之徒、盗窃之事和不孝之子。许县令频频点头赞许。说着老妪端来了一大盆蒸红苕和芋头要大家同吃,并笑着说,我们庄户人家,你们将就吃点,并给每人舀了一碗稀饭,三人肚子确实也饿了,便随老农一家用餐。许县令剥着芋头说,这芋头真好吃。老农说,我们村坡地种红苕,河滩地种芋头,河滩地是沙壤土,种的芋头个大体肥甘甜好吃,拿到集市上去很快就会卖完。侍从说我在街上买菜时听说过“阴坪芋头——好儿”是不是说你们村芋头好,老农说,我们村芋头远近闻名,这句谚语还有一个意思是说阴坪村的人忠厚老实,买卖公平,不欺不枉,待人诚恳和善,个个勤劳都是好人。饭毕侍从要给付钱,老农笑着说:“我们农家几个红苕毛芋头,岂能要钱,凡是路过我们村的人,渴了给水,饿了让吃饭,家家都会这样做。”许县令便与老农一家道谢告别。

三人出村口时,一只大黄狗窜了过来,侍从正要喊人赶狗,前面一年轻农夫扛着锄头,拉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孩过来了,他赶走了狗,并向院子里一妇女责备道,狗跑出来咬人你也不管管,妇人手里端着碗说,我正在炉子上熬药,听狗叫便出来,见你已赶跑了狗,说着喝了一口碗里的汤;儿子看见了也要喝,妇人说,这是给你婆熬的药,又不是红糖水,儿子说那你怎么喝哩,妇人笑着说,我尝一下还烫不烫好让你婆喝,儿子说我来吹一吹就不烫了,说着就要吹,惹的大家都笑了。

回县衙后,许县令想,今日阴坪村之行,见村无闲游之民,户无忤逆之子,民风淳朴,村民互助和谐相处,尊老爱幼、子孝媳贤,乐善好施,人人尊规守约,户户勤劳致富,正如卷宗所述,村无告状之户、犯罪之人,即呈报汉中府知府。汉中知府特赠金匾一面,改阴坪村为太平村,令城固县令旌表。

从此阴坪村改为太平村,所赠金匾悬挂于村东庙门前。直到民国十八年(1929年),一场洪水将太平村房舍冲倒,村东庙与金匾被洪水卷入汉江荡然无存。但太平村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