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带头整治,“娘炮”、“小鲜肉”的风气还能盛行多久?

9月开学季,央视的一档《开学第一课》节目,由于邀请流量明星当嘉宾,导致网民对“娘炮”的讨论甚嚣尘上。

甚至有人调侃“助力团成员个个美如画,以为都是小姐姐,结果都是小哥哥”。这次事件引起诸多家长对偶像艺人的不满,以及对“娘炮”之风盛行的担忧。

央视带头整治,“娘炮”、“小鲜肉”的风气还能盛行多久?

9月6日,新华社对此事发表评论,称“娘炮之风当休矣”,并把大众对流量小生的追捧指责为病态的审美,向“油头粉面A4腰,矫揉造作兰花指”的小鲜肉们开炮。

央视带头整治,“娘炮”、“小鲜肉”的风气还能盛行多久?

审美多元尊重为先,涵养气质莫缺包容。但“娘化”的审美是资本冲动和浮躁风气的推动。这样的论点在文章中被反复提及,然而却年轻人们认为这种舆论导向太过封建迂腐,委实令人担忧。

央视带头整治,“娘炮”、“小鲜肉”的风气还能盛行多久?

临近中秋,在今年央视官方公布的中秋晚会嘉宾名单里,除了成方圆、杨坤、张凯丽、赵雅芝等耳熟能详的老一辈明星,唐嫣、迪玛希、韩雪、尚雯婕、周笔畅等年轻人也在其中。但有网友注意到了,这份名单里没有央媒批评的小鲜肉。

有人提出这是否是央视带头封杀?“限娘令”是要就要出台?

这个传言被许多网友点赞,网友们称央视是在帮助年轻人摆正畸形的价值观。后经过记者为此求证,央视中秋晚会的导演组表示:没听说相关要求,“限娘令”不属实。

但是央视此举,却也给一些艺人敲响了警钟。出于对审美多元化的包容,没有封杀,但是整治这种风气的盛行,已经刻不容缓。我们不仅需要的是光鲜的外表,更需要属于男性的阳刚。

央视带头整治,“娘炮”、“小鲜肉”的风气还能盛行多久?

最近,曾经参加过《真正男子汉》节目录制的特种兵王威退出现役,微博开通后短短几天时间,就收获了30多万粉丝。一名普通军人在脱下军装后备受关注,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这似乎预示着人们对男性气质认知的重新回到了阳刚,血性。

摈弃矫揉造作的风格,扭转娱乐至上的倾向。精致、细腻、温柔,可以是对于男性多元化审美中的一种,但绝不可以是审美的全部。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丰富人内在的颜值,这才应该永远是公共传播中的主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