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教育督導辦發佈2020年1號預警。

強化防溺水工作

國務院教育督導辦發佈2020年1號預警。

確保學生生命安全

——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

辦公室2020年第1號預警

近期,全國各地氣溫迅速回升,汛期即將來臨,溺水事故進入高發期,雲南、海南等地先後有多名學生溺亡,令人痛心。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特發佈2020年第1號預警,提醒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要高度重視,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強化防溺水工作,確保學生生命安全。

一是加強聯防聯控。提請當地黨委政府,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要求,明確職責分工,定期通報情況,落實工作舉措,形成聯防聯控機制。

二是加強隱患排查。在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會同有關部門關注重點時段、重點水域、重點人群,定期發佈預警信息,全面排查安全隱患,完善安全警示標識,配置安全防護設施,認真組織巡查值守,及時做好應急處置。

三是加強宣傳教育。結合疫情防控形勢和本地實際,會同有關部門通過廣播電視、微信微博等多種渠道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介紹預防溺水安全常識,強化溺水警示教育。學校要在放學、放假前等關鍵時間節點,做好防溺水“六不”宣傳,教育學生自覺遠離危險水域,瞭解熟悉防溺水知識,增強自救自護能力。

四是加強家校溝通。學校要通過家訪、電話、微信、印製《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等線上、線下多渠道、多形式,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聯繫,引導學生家長增強責任意識,切實擔負起監護責任,重點做好放學後、週末和節假日等離校時段的監護陪伴,預防溺水事故發生。

國務院教育督導辦發佈2020年1號預警。

溺水是每年中小學生

非正常死亡頭號殺手

國務院教育督導辦發佈2020年1號預警。

雖然每年都在提醒

但是關於孩子溺水的報道

卻屢見不鮮

讓人痛心不已

孩子溺亡

一個家庭永遠的痛!

這些溺亡事件接二連三

一次次地拉響我們的安全警鐘!

請家長們務必教會孩子下面這些知識!

哪些地方容易發生溺水?

國務院教育督導辦發佈2020年1號預警。

一般發生溺水的地點通常在:

游泳池、水庫、水坑、池塘、

河流、溪邊、海邊等場所

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事故發生

在溺水者當中,有的是不會游泳的人

也有的是一些會游泳、水性好的人

切勿以為自己會游泳

在水中就很安全!

國務院教育督導辦發佈2020年1號預警。

牢記防溺水措施”六不準”

家長注意了!

千萬別讓孩子這樣做!

1.不準私自下水游泳;

2.不準擅自與他人結伴遊泳;

3.不準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隊的情況下游泳

4.不準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準到無安全設施、無救護人員的水域游泳;

6.不準不會水性的學生擅自下水施救。

如果遇見有人溺水,該如何施救?

1.如果發現有人溺水,首先要大聲呼救,叫更多的人來幫忙。

2.發現溺水者後,可充分利用現場器材,如繩、竿、木板、救生圈等救人。也可以將衣服連在一起當做繩索。

國務院教育督導辦發佈2020年1號預警。

3.需要下水救溺水人的時候,一定要大聲告訴他,不要驚慌,有人在救你。

4.下水救人時,不要從正面接近,防止被溺水者抓、抱。若被抱住,應放手自沉,溺水者便會放開。救人者應繞到溺水者的背後或潛入水下,從其左腋下繞過胸部,然後握其右手,以仰遊姿勢將其拖向岸邊,也可以在其背後拉腋窩拖帶上岸。

國務院教育督導辦發佈2020年1號預警。

5.施救者若不熟悉水性或不瞭解現場水情,不應輕易下水,應呼救或報警。未成年人不宜下水救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