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桌面簡史

雲桌面的歷史可以上溯到1995年,那時候的Windows桌面還不支持多用戶,於是微軟委託Citrix開發WinFrame,用來支持多個用戶賬號同時遠程登錄到Windows NT上,這樣每個用戶就可以擺出一副正在用著私人電腦的模樣,這就是RDS(遠程桌面服務)的概念,但這顯然不是長久之計,因為多用戶之間的相互干擾太多,想多耗點資源、刪個文件、關個機都得看別人心情。

Citrix在開發WinFrame的過程中,悄悄積累了大量的Windows遠程桌面協議優化經驗,ICA(Independent Computing Architecture)協議就是在這時候研發出來的,這個協議用來將WinFrame服務器的桌面內容傳輸到客戶端,此後ICA協議作為Citrix遠程桌面交付產品的核心技術不斷成熟和完善。

ICA的設計理念其實與Unix/Linux上的X Window系統有很多相近的地方,例如它使得服務器能夠對客戶端輸入進行響應和反饋,還提供了大量方法用於從服務器向客戶端傳送圖像數據及其他媒體數據。

雲桌面簡史

後來隨著虛擬化技術的發展,Hypervisor有了裸機版,不用裝在其它操作系統上了,從而性能得到大幅度改善,通過Hypervisor在同一臺物理機上可以成功虛擬出多臺具備實用價值的電腦桌面。

Citrix看到並把握住了這個新機會,決定把WinFrame留給微軟當做Windows服務器中自帶的終端服務(Terminal Service),然後挾著ICA桌面協議的餘威轉向桌面虛擬化,掀起了VDI的第一波浪潮。

在這次浪潮中湧現瞭如雷貫耳的兩大VDI產品:Citrix XenDesktop和Vmware View,Vmware還拉了一群夥伴組織了一個虛擬桌面聯盟,VDI的名字就這麼來的: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

雲桌面簡史

第一代VDI讓大規模的虛擬桌面得以高度集中化的管理,讓每個人的電腦運行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桌面管理員終於可以足不出戶、輕點鼠標地幹活了,裝機、升級、恢復系統等瑣碎雜事都可以跟喝咖啡一起進行了,用戶隨處走動、出差辦公時,只要看到有個終端,撲上去就能用起自己熟悉的桌面了。

眼看著VDI成了氣候,大量的電腦桌面被集中運行到了少量的幾臺服務器上,直接後果便是影響了CPU廠商們的銷售業績,於是大佬Intel拍案而起,迎上去攔腰抱住第一代VDI的幾個軟肋:遠程桌面協議優化力度不夠導致的用戶體驗不好,管理中心繫統複雜度高,管理成本高,還不支持離線模式等等,然後提出了IDV的架構思路,該架構主要包含三個特點:集中管理+本地執行、鏡像分層技術、帶外模式的設備管理。

雲桌面簡史

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第一條,它把桌面從服務器趕回到客戶端上,照舊用著客戶端的本地資源。

看上去這是復辟了,但是它與傳統PC卻有明顯的不同之處:IDV在桌面與硬件之間加了一層裸機虛擬化,這樣就可以方便地進行鏡像的集中分發和硬件設備的帶外管理。同時由於桌面運行在客戶端上,IDV對服務器的要求自然就不那麼高了。

這就是IDV敢說一臺服務器能帶動數千臺桌面的原因。

而VDI用一臺4CPU服務器最多隻能帶動100臺桌面。

為什麼數字相差這麼大?

因為IDV和VDI根本沒有可比性,雖然都被稱為雲桌面,河馬與斑馬都是馬,但兩者不是一“馬”事。

在服務器上管理桌面和運行桌面,兩字之差,謬以千里!

Citrix在VDI和IDV兩邊下注,利用自己的裸機版Hypervisor XEN,外加Intel vPro CPU芯片的Intel VT-d等硬件輔助虛擬化技術,Citrix趁勢推出了XENClient產品,與原有的XenDesktop/XENApp構成了全套解決方案。

2012年Citrix又收購了Virtual Computer公司,將其產品NxTop solution整合到Citrix XENclient,於2012年發佈Citrix XENclient 4.5。

2015年Citrix對外宣佈XENclient停售,非常可惜。

巨頭Vmware隨即也拉上了Mirage對物理桌面進行了管理(Vmware Mirage主要提供桌面映像管理以方便Windows的遷移),微軟也持續改進RDP,並趁勢推出了自己的HyperV。

另外在IDV陣容中的還曾出現過一個貌不驚人的小公司MokaFive,他的IDV產品在2013年被聯想帶進中國,目前墳頭已長草(2015年宣佈破產),也非常可惜。

參考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規律,鬥爭背後總是隱藏著統一,桌面到底是跑在客戶端還是跑在服務端上,存在即合理。

VDI和IDV的本質區別是桌面操作系統實體的運行位置在哪裡,前者是集中在數據中心的服務器上,後者是分佈在各個客戶端本地。

雲桌面簡史

再瞭解一下它們的工作原理:

雲桌面簡史

VDI方案極度依賴服務器和網絡帶寬,核心在於將數據計算與存儲皆放置在雲端進行,適用於簡單的移動辦公、數據安全要求較高的場景。

IDV則是將部分計算能力放置在本地,減少對服務器和網絡的部分依賴,適合網絡較差、地處較為偏遠的場景。

VDI是倚天劍。

IDV是屠龍刀。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

沒有單一一種雲桌面可以適用於全場景及所有環境的下的桌面交付,這種互補必然存在著。

雲桌面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是對桌面的快速交付與統一管理及便捷運維,亦或是數據安全。

前端運算好還是後端運算好?

其實沒有爭論的必要,我們需要根據用戶的場景而定。

針對用戶本身現有的終端、服務器、網絡環境,再結合用戶的業務需求擬定出可行的解決方案才是正道!

人間正道是滄桑。

雲桌面的正道是解決麻煩!

如李尋歡的刀,快而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