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去世後,他的後代結局如何你知道嗎

齊國,是春秋時代一個重要諸侯國。到齊桓公時,齊國成為大國爭霸鬥爭中的第一個霸主,

自桓公去世,齊國漸趨衰落。

齊太公呂尚,是東海邊之人。其先祖因為輔佐夏禹治水有功,舜、禹時被封在呂,姓姜。

姜太公去世後,他的後代結局如何你知道嗎

呂尚曾經窮困,年老時,借釣魚的機會求見周朝西伯。西伯在出外狩獵之前,占卜一卦,在渭河北岸遇到太公,與太公談論後西伯大喜,二人一同乘車而歸,尊為太師。

姬昌從羑里歸國後,暗中和呂尚策劃如何推行德政以推翻商紂政權,其中很多是用兵的權謀和奇計,都尊太公的基本策略。由此,天下三分之二的諸侯都歸心向周。

姜太公去世後,他的後代結局如何你知道嗎

文王死後,武王即位,進伐商紂。商紂軍隊徹底崩潰。武王成為天下之王后,就把齊國營丘封賞給呂尚。呂尚東去自己的封國。太公到齊國後,修明政事,順其風俗,簡化禮儀,開放工商之業,發展漁業鹽業優勢,因而人民多歸附齊國,齊成為大國。

太公死時一百多歲,過了數代,直到哀公時,紀侯向周王誣陷哀公,周王用大鼎煮死了哀公,而立哀公的弟弟靜為齊君,就是胡公。哀公同母的弟弟山怨恨胡公,就與自己的黨徒襲擊殺死胡公自立為齊君,就是獻公。

姜太公去世後,他的後代結局如何你知道嗎

後又過了數代,直到桓公即位。桓公派兵攻魯,本欲殺死管仲。鮑叔牙勸阻,於是桓公聽從了他的話。就假裝召回管仲以報仇雪恨,實際是想任他為政。管仲心裡明白,所以要求返齊。鮑叔牙迎接管仲,一到齊國境內桓公賞以厚禮任管仲為大夫,主持政務。

桓公七年(前679),諸侯與齊恆公在甄地盟會,齊桓公從此成為天下諸侯的霸主。

姜太公去世後,他的後代結局如何你知道嗎

管仲死後,桓公的五位公子都要求立為太子。冬十月,齊桓公死。易牙進宮,與豎刀藉助宮內寵臣殺死諸大夫,立公子無詭為齊君。太子昭逃亡到宋國。

桓公病時,五公子各自結黨要求立為太子。桓公死後,就互相攻戰,以致宮中無人,也沒人敢去把桓公裝屍入棺。桓公屍體丟在床上六十七天,屍體爬滿蛆蟲以至爬出門外。無詭即位,才裝棺並向各國報喪。

姜太公去世後,他的後代結局如何你知道嗎

宋國因為曾受桓公與管仲之託照顧太子,所以前來征伐。因為戰亂,到八月才顧上埋葬齊桓公。

後又過了數代,至景公繼位。景公夫人燕姬的嫡子死去。景公的寵妾芮姬生有兒子荼,荼年幼,其母出生微賤,荼又行為不端,諸位大夫擔心荼成為太子,都說願意在諸公子中選擇年長賢德者做太子。

姜太公去世後,他的後代結局如何你知道嗎

景公因年老,討厭提立太子事,又寵愛荼的母親,想立荼當太子,又不願親自主動提出。秋天,景公病重,命令國惠子、高昭子立幼子荼立為太子,驅逐其他公子,遷居到萊地。景公死,太子荼為國君,就是晏孺子。

後來又過了數年,至康公繼位。二十六年,康公死後,呂氏的祭祀斷絕。田氏佔有了齊國,到齊威王時,在天下稱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