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寒冬期?经营者是这样说的

作者 / 羽兮


诊所寒冬期,提前来了?听听经营者怎么说。


近期,圈子里流传一个段子。


用一句话惹毛诊所老板

——最近生意好吗?


虽然只是个笑话,但对于一部分诊所经营者来说真的扎心了。疫情蔓延这段时间,实体经济整体受到影响。在社会办医疗领域尤其体现在基层,就是不少诊所老板反映的患者少、资金少现象。


据基层医师公社了解,目前部分地区的诊所仍处于停诊状态。有行业人士分析,诊所今年将历经一次大寒潮。


为了真实了解各地个体诊所在疫情期间的生存现状,基层医师公社联合医师服务平台发起了一次精准调查,供各位同行参考,也欢迎参与讨论。


近20%诊所仍处于停诊状态


此次参与调查的机构以面积在50-100㎡之间的诊所居多,收入来源主要以售药、输液、中医适宜技术为主。


调查结果显示:超67%诊所在疫情期间停诊一段时间,现已经恢复接诊,但仍有近20%的诊所目前仍处于停诊状态(见图1)


诊所寒冬期?经营者是这样说的


这部分停诊的诊所称,之所以仍未营业,一部分原因是暂未接到上级复诊通知,另一部分原因为担心感染风险。


同时,75%以上未复诊的诊所人表示,对今年营收期望不大,1%人群则认为形势比较乐观(见图2)。


诊所寒冬期?经营者是这样说的


由此可见,疫情对诊所经营者心态造成一定影响,但绝大多数经营者表示:即便停诊,只要有机会还是愿意去一线积极参与疫情防控(见图3)


诊所寒冬期?经营者是这样说的


超一半诊所现金流不及平时40%


那么对于已经恢复接诊的诊所来说,重新营业这段时间经营状况如何?我们主要通过两个指标进行分析。


一、接诊量


从反馈情况来看,五成以上诊所接诊量下滑40%以上,不到一成诊所接诊人数和平时相差无几(见图4)。


诊所寒冬期?经营者是这样说的


二、现金流


现金流体现情况基本和接诊量成正比,一半以上诊所现金流下降超过40%,只有近6%的诊所和以往情况差不多(见图5)。


诊所寒冬期?经营者是这样说的


这次参与调查的诊所,场地大多数为租用,除了负担高额租金以外,还得支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其中有1/4的经营者表示,每日支出在500元以上,这对于个体诊所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在恢复营业,诊疗量并不理想的情况下,资金未见回笼,支出仍在流出,成为让大部分诊所老板最上火的事。


诊所执法检查,主要集中3个方面


除了营生,诊所人近期依然十分关注的是执法部门主要在开展哪些检查。经统计发现,绝大多数地区目前基本和国家近期下发的文件同步,正在集中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专项督查(见图6)。


诊所寒冬期?经营者是这样说的


从反馈情况来看,针对疫情展开的专项检查和医疗废物处置仍然是执法部门严查的重点。


行业待兴,诊所人说出自己期盼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大多数诊所措手不及。我们从这次调查问卷可以看到,无论是持续停诊还是暂时恢复营业,对部分诊所来说仍然是一次大的冲击。


要平安度过这场劫难,除了打铁仍需自身硬以外,他们也渴求相关部门、机构能够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支持,比如政府财政补贴、医药厂商优惠、医保优惠等(见图7)。


诊所寒冬期?经营者是这样说的

以下反馈均来自诊所经营者:


网友1:

希望上级多指导,少卡管。


网友2:

欲发挥中医优势,希望政府给予大力扶持!


网友3:

病人少、开支大,病人比疫情之前少98%,房租高。建议政府呼吁开发商拿相应平米的商铺专门做医疗机构,租金由开发商承担一部分,减轻老别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员工的待遇以及医保由财政支持,药品统一采购。


诊所寒冬期?经营者是这样说的


网友4:

疫情期间诊所如果做好防护、流调、消杀等工作,符合规定了应该参与到医疗活动中,不该一刀切关门,损失惨重却没有任何补偿。


网友5:

希望能放开中医诊所执业地点,节约成本,允许中医开展家庭诊所,更好地服务于身边群众,


网友6: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病人减少、收入减少、入不敷出,不仅诊所难以为继,就是家庭正常维持都很困难。还有,国家出台的诊所新政(即诊所法人和诊所执业的医生必须具备主治职称)在成都试点,我们作为无职称的医生,以后怎么办?我希望相关部门,还是要从实际情况考虑,来出台符合相应的政策。


网友7:

希望诊所能批医保刷卡,试点地区诊所备案制早日实施……


最后,基层医师公社如大家一样,期盼诊所行业早日度过寒冬,迎来真正暖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