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成年人最後的體面也已經淪陷


朋友圈:成年人最後的體面也已經淪陷

shimmeywang

你是否也感覺,今天的朋友圈越來越沒意思呢?

每天習慣性地打開朋友圈,只有寥寥無幾的狀態更新,不是微商廣告,就是轉發的行業信息,連曬吃曬喝的都少了,劃兩下就到了底。很奇怪,好友越來越多,為什麼發朋友圈的越來越少?


2020年的關鍵詞“在線化”,你的商業模式和個人影響力“在線化”了嗎?而所有的微商也在朋友圈倡議你的plan b,貌似只有微商沒有受到任何影響,這兩年大熱的名詞,也隨著朋友圈的賣貨開始變得說法很精準的樣子,叫“私域流量”。


朋友圈:成年人最後的體面也已經淪陷

shimmeywang


朋友圈賣貨的人最近瘋狂的轉載一篇文叫:“蘇寧副總裁在朋友圈“賣內褲”:弱者才在乎面子,強者都活成了裡子!”老實講,看到這句話,我對號入座的就是我是弱者,因為我從來不在朋友圈賣貨和發工作。我只在朋友圈分享我的人生渣渣三觀,當然偶爾分享下我的虛榮心和自以為是的價值倡導。


朋友圈:成年人最後的體面也已經淪陷

shimmeywang


朋友圈最開始的社交很有趣,每天都能看到不一樣的朋友圈子。雖然不常見面,但總能隔屏感受到朋友的近狀。這是一個極其禮貌的社交軟件。


自古以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後來朋友圈就變了。朋友圈有精心打造的人設,有一直賣貨的商家,這個社群開始變得不再有趣。往常每天打開手機頻率最多的就是朋友圈,現在是隻打開微信,朋友圈我已經鮮少再去看了。因為大家都變得一樣了,同質化的朋友圈有什麼再值得我們去觀摩的。人類是自私的,在一個社群裡沒有新鮮感,不再有學習的價值,誰還會再去付出時間和精力。畢竟有趣好玩的地方那麼多,人生不就是該把精力放在值得的事情上

曾經在朋友圈分享過一段話:當一個社群變得不再好玩,用戶就會想要逃離,所以請朋友圈裡的每個人都變得有趣起來,生活裡除了苟且還有期待,無論苟且與期待都值得分享。


朋友圈:成年人最後的體面也已經淪陷

shimmeywang


誰喜歡被同化呢?有句話是:我做了那麼多改變,只是為了我心中不變。《好先生》裡有這樣一句話,「你知道成年人和孩子之間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嗎?就是成年人,得自己收拾爛攤子」

每一個沉默的成年人背後,都有無數個崩潰的瞬間,而在朋友圈你根本看不到。


大家的朋友圈都變得越來越愛工作,越來越能賣貨,纂的錢越來越多,而朋友圈的快樂卻越來越少。大家的朋友圈都已經是三天,一個月,半年,只要你打開朋友圈,無論設置的是幾天可見,你看到的都是一條橫線。


朋友圈:成年人最後的體面也已經淪陷

shimmeywang


我們是要活在現實世界中,但我們趕上了互聯網時代。我們就應該是線上線下的聯動生活狀態。成年人都會懂誰生活的都不容易,我們何須去

成年人努力工作的意義,就是在朋友圈能過體面的生活,生活裡沒有觀眾的人生是不值得炫耀的。我們何須假惺惺的表示出不在乎。透過朋友圈,我們既要懂得這高級生活的意義,又要懂得這背後的艱辛。這才是一個成年人看待圈子的正確的視角。不懂得分辨的成年人都是愛嫉妒的小氣鬼。


朋友圈:成年人最後的體面也已經淪陷

shimmeywang


積極熱愛生活的朋友圈是可愛的,發牢騷負能量的朋友圈是真實的,發張過度美顏自拍的朋友圈是有追求的,因為這才是構成一個人整體的全部狀態。你何必去質疑,嫉妒,碎碎念別人的朋友圈。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可與人言者不足一二,成年人的體面坍塌都是無聲的。因為成年意味著成熟,你不該這樣不該那樣。


我的建議是生活是自己的,別用年齡來定義自己的體面。


END#

說說你還看朋友圈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