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知道運動,但運動是如何讓我們處於身心健康呢?

運動,可以重新建立身心鏈接眾所周知,運動讓我們更健康,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其中的原委;我們僅僅認為運動釋放了壓力、減輕了肌肉張力,或者增加了內啡肽。其實,真正原因是——運動使我們的大腦處於最佳狀態;運動不僅強健肌肉和增強心肺功能,更關鍵的作用是強健大腦或改善大腦!運動能力差的人,心態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響;而運動能力強健的人,永遠保持一顆上進心,微笑面對一切給予他人滿滿正能量!大腦則是越用越好用,甚至會永葆青春。

每個人都知道運動,但運動是如何讓我們處於身心健康呢?

健身先健腦

這篇文章會有點深奧,但是很適合想了解運動控制原理的人。閱讀下面內容你可以瞭解到:

  • 運動是怎麼產生?
  • 人為什麼需要運動?
  • 運動對人體的作用。

運動是怎麼產生?

  • 運動受大腦的控制,主要由錐體系和錐體外系來完成。

1,錐體系由皮質脊髓束和皮質核束組成。

皮質脊髓束(4)由第1軀體運動區(1)的中央前回上、中部和中央旁小葉前部神經元的軸突組成,經內囊(2)後肢、中腦(5)大腦腳底、腦橋(6)基底部、延髓(7)錐體,在延髓下端,大部分纖維形成錐體交叉(8)後下行於對側脊髓側索,即皮質脊髓側束(12),逐節終止於脊髓各節前角運動細胞(11),支配四肢肌;小部分纖維繼續下行於同側脊髓前索,即皮質脊髓前束(9),下行時在脊髓內逐節終止於兩側的脊髓胸節以上各節前角運動細胞,支配軀幹肌。

每個人都知道運動,但運動是如何讓我們處於身心健康呢?

錐體系的傳導通路

皮質核束由中央前回下部神經元的軸突組成,經內囊(2)膝部、大腦腳底、腦橋基底部到延髓,沿途陸續終止於雙側腦神經運動核(動眼神經核(20)、滑車神經核(19)、展神經核(15)、三叉神經運動核(18)、面神經核上部(17)、疑核(14)和副神經核)。舌下神經核(13)和麵神經核下部(16)(支配眼裂以下面肌)只接受對側皮質核束。

2,錐體外系是指錐體系以外控制骨骼肌運動的傳導路徑。

錐體系和錐體外系在功能上是一個整體,只有在錐體外系使肌張力保持穩定和肌肉協調的前提下,錐體系才能完成精確的隨意運動;同時,錐體外系依賴錐體系的始動功能,有些習慣性動作如騎車首先由錐體系發動起來,然後處於錐體外系的管理之下。錐體外系涉及的結構複雜,包括大腦皮質(18)、紋狀體、背側丘腦(16)、底丘腦(12)、紅核(11)、黑質、腦橋核、前庭核、小腦和腦幹網狀結構等以及它們的纖維聯繫,共同組成複雜的多級神經元鏈索,最後經過紅核脊髓束(22)、網狀脊髓束(9)等中繼,下行終止於腦神經核和脊髓前角運動細胞(8),控制肌肉的活動。錐體外系包括多條傳導路,最主要的有新紋狀體—蒼白丘系(圖1)和皮質—腦橋—小腦系(圖2)。

每個人都知道運動,但運動是如何讓我們處於身心健康呢?

錐體外系的傳導通路

人為什麼需要運動?

  • 1,人類天生就要動

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由科技推動的世界中,處處充滿電子屏幕,很容易忘記自己是天生的運動家——動物,因為我們的日常計劃裡完全沒有“運動”這一項;但其實,夢想、計劃和創造的能力恰好源自大腦中負責支配運動的那部分區域。食物、體力活動和學習之間的關聯性成為我們大腦回路系統中與生俱來的習性;久坐不動的時代生活方式破壞了我們的本性,而且成為我們長期生存的最大威脅之一。大部分成年人體重超標或者過度肥胖,而且在這部分人群中,有相當一部分已經有2型糖尿病;這種可預防卻很燒錢的疾病源於缺乏運動和營養不良;讓人不安的是,人們還沒有意識到,缺乏運動也在毀滅我們的大腦——大腦正發生實質性萎縮!

每個人都知道運動,但運動是如何讓我們處於身心健康呢?

小孩的嬉戲天生俱來

  • 2,身、心、大腦的聯繫

我們的文化把思想和肉體一分為二。為了使大腦保持最佳的活動狀態,我們的身體需要努力工作;運動可增加體內的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水平,他們是思維和情感的重要傳遞遞質;抑鬱症和血清素有關,而壓力的毒性會破壞大腦中幾十億個神經細胞之間的連接,抑鬱症也會縮小腦部的一些特定的區域。實際上,大腦和肌肉的反應一樣——用進廢退;大腦內每個神經元通過樹狀突相互接觸,運動可以促進這些分支生長併發出許多側支,因此可以從根本上增強大腦的功能。肌肉運動產生的蛋白質經血液運送至大腦,這些蛋白質在我們最偉大的思考機制中發揮關鍵的作用。

每個人都知道運動,但運動是如何讓我們處於身心健康呢?

運動深刻影響著大腦

  • 3,運動讓大腦保持最佳狀態

對事件、事物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連接神經元的神經化學物質和生長因子之間是否有一種適當的平衡,而運動對於這些基本組成要素有顯著的影響;經過反覆的運動鍛鍊,可以使大腦回路形成清晰的輪廓,就好像在踩出一條穿出森林的路一樣;但是,運動更多在於主動積極性,運動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強迫要做的事。

每個人都知道運動,但運動是如何讓我們處於身心健康呢?

運動可以找到自己的樂趣

  • 4,運動是最佳的健腦丸

不用長篇大論,“藥”總是有副作用的;而運動對人的認知能力和心理健康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運動絕對是我們治療大多數精神問題的最佳方法之一。大多數政界人士和權威專家認為教育岌岌可危,還指出在如今科技主導的經濟形勢下,學生們不具備成功的素質;因此,每當耳朵充斥著體重超標、缺乏運動或者成績差時,是不是該多多考慮運動呢?

每個人都知道運動,但運動是如何讓我們處於身心健康呢?

運動促進身體機能恢復

運動對人體的作用

  • 運動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對人類有益處

1,在心理上,運動的肌肉可以製造天然的抗抑鬱劑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強壯的身體能保護大腦。鍛鍊肌肉可過濾毒素,從而抵禦抑鬱症的侵襲,研究人員在2014年9月25日的《細胞》(Cell)上發表了相應的文章。他們發現了此前未知的小鼠的肌肉和大腦之間的新聯繫,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運動鍛鍊具有治療的效果,並且強調了‘強壯的身體,強健的頭腦。’研究人員已經知道,進行過良好的運動鍛鍊之後,肌肉會生成一種被稱為過氧化物增殖激活受體協同激活子(PGC-1α-1)的化合物,這是種能改善全身機能的好分子。比如說,該化合物會促進身體形成更多的血管和線粒體。新的研究表明PGC-1 α-1的保護性作用也惠及大腦。在這個研究中,經過基因工程改造,其骨骼肌可生成更多PGC-1α-1的小鼠似乎不受慢性應激的影響,幾乎沒有抑鬱的症狀。

每個人都知道運動,但運動是如何讓我們處於身心健康呢?

運動會改造大腦

運動鍛鍊生成PGC-1α-1,其會阻斷肌肉中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尤其是能對抗一種應激誘導產生的毒素——犬尿氨酸的作用。肌肉中的PGC-1α-1會改變犬尿氨酸的結構,使之無法進入大腦。這結果說明運動的肌肉會深刻地作用於其他器官,它幾乎就是個排毒器官。在運動輪上跑動的小鼠,一個晚上跑4公里以上,持續8周,也得到了益處。有線索暗示,人也能通過運動鍛鍊獲得同樣的保護。運動3周後,大腿的肌肉做活組織檢查結果表明,人類志願者的肌肉中生成了更多的犬尿氨酸中和分子。但是,為了獲得好處,人們需要經常挑戰他們的肌肉,這意味著要規律地強化運動療法。每天輕鬆散步,可能強度還不夠,不足以增加PGC-1α-1的生成。

每個人都知道運動,但運動是如何讓我們處於身心健康呢?

運動需要一定強度

2,在生理上,運動對於心血管的影響

更強健的肌肉,可能對患有癌症、自體免疫性疾病或是別的炎症相關疾病也有益。運動能加速人體內的化學反應,燃燒多餘脂肪。經常進行體育運動的人血壓低於常人,血液中膽固醇含量較少,因此他們患心臟病的概率也比較低。許多人年輕時意識不到運動的重要性,實際上,許多和心臟有關的問題,例如膽固醇的累積在人們年輕時已經開始。運動還能改善凝血機制的功能,使傷口更快癒合。此外,即使是簡單的運動也能起到預防關節炎的作用。

每個人都知道運動,但運動是如何讓我們處於身心健康呢?

運動與心血管

對腦部增強信心減緩記憶力減退;對心臟增強心肌活力提高心臟工作效率,降低心臟病發病率;對肌肉和關節增強力量和穩定性,減少關節疼痛;對血液循環起到全身改善,預防血管堵塞;對皮膚運動會刺激脂肪質和汗腺,使皮膚更溼潤有彈性,從而預防預防衰老。

結語

本章主要講運動對人體健康的原理,在於告訴大家應該保持鍛鍊,遠離久坐模式,為未來更好的自己做充足準備。也感謝大家的關注,我是康復師許,接下來我會再接再厲為大家分享健康的知識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