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疾病高发季,用药常识要牢记

男童吞服泡腾片死亡 | 秋冬疾病高发季,用药常识要牢记

秋冬季节,天气突变,早晚温差大,宝宝免疫力低下,温度调节能力较差,很多都不幸生病了。

这样疾病高发的季节,家里最常见的当然就是「药」啦!预防感冒的药,治疗感冒、发烧的药...

药品的高使用期,随之而来的「家庭用药安全」也成为了很多家长需要学习和注意的问题。

可能有人会说:

“不就是吃药嘛!按照医生说的剂量,用水吞下去不就行了吗。”

确实,吃药看似很简单,我们往往重视的只有剂量问题。但其实日常生活中,却有很多因为「用药错误」而导致的事故,甚至悲剧。

男童吞服泡腾片死亡 | 秋冬疾病高发季,用药常识要牢记

央视纪录片《见证》之“药案寻踪”节目中,就讲述了这样一个事件:

一名18个月男童,因为感冒发烧,在一家省级医院挂吊针。除了输液,医生还配了两盒药,一盒泡腾片,药盒上有一张医院贴的服用标签,上面写着“口服”。

输完液后,男童妈妈给孩子直接吞服了一粒6毫米大的泡腾片

然而,服药10多秒后,男童的手脚突然抖动起来,紧接着开始剧烈咳嗽,嘴唇变成青紫色。孩子服药噎住了,父亲用力拍打他的背部,然而未起任何作用。随后,男童被紧急送入医院抢救室进行抢救。

第二天下午,男童的父母收到医院通知,孩子因脑部缺氧时间过长,抢救无效死亡。

一粒小小的泡腾片,为何能要了孩子性命?

1

泡腾片,究竟如何服用?

泡腾片,大部分家长应该并不陌生。

很多家庭都会在换季或感冒高发季在家里常备一些维C泡腾片,给孩子预防感冒。

男童吞服泡腾片死亡 | 秋冬疾病高发季,用药常识要牢记

泡腾片作为一种液体给药形式的良好替代剂型,有便于携带可防止活性物质的水解

不含防腐剂等优点。在服用的同时还能增加人体液体的摄入。

然而作为一种特殊剂型,泡腾片的服用方式也比较特殊。

泡腾片由于含有泡腾崩解剂,一般是有机酸和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的混合物,遇水后,二者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若直接将其放入口中,大量气体急剧充斥气道,有引起窒息的风险。

所以,泡腾片直接用水吞服是错误的服药方法。

男童吞服泡腾片死亡 | 秋冬疾病高发季,用药常识要牢记

泡腾片正确服用方法:用水泡服;

1、建议选用玻璃或搪瓷内胆的杯子浸泡药物,不要选择塑料杯子;

2、一般宜用100ml—150ml的水浸泡,待药物完全溶解或气泡消失后再饮用;

3、用水不能超过80摄氏度,水温过高会使药物有效成分部分或全部失效;

4、不能用茶水或饮料泡服,因为会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有害的物质;

5、要现喝现泡,放置过久后,溶解于水中的药物会因氧化而失效;

6、不应让儿童自行服用,严禁直接含服或吞服;

7、一定要待完全溶解或气泡消失后再饮用,否则会在胃里产生大量气体,造成身体不适甚至危害健康。

除了错误的「服用方式」,对某些药物的错误认知以及错误的「服用量」,同样非常危险。

2

这些“万能药”,服用需谨慎!

除了生病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日常生活中我们家里也总是会有一些常备,甚至被家长奉为“神药”一般的常备药物。

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没生病时吃一点,预防;生病后就多吃点,治病。”

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非“板蓝根”莫属。

但是,这些药,真的可以随便吃吗?

板 蓝 根-----

男童吞服泡腾片死亡 | 秋冬疾病高发季,用药常识要牢记

为了预防疾病,不少家长在孩子没有任何症状时,就隔三差五地给孩子吃点药,预防孩子感冒、咳嗽、积食等疾病,就像保健品一样,多吃一些也不会有害。

这些药被家长们亲切地称为“小药”,甚至当成“防病良药”。

但其实,板蓝根主要作用:治疗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腺炎等,属于寒性中药。

中医认为寒凉伤胃,人在健康状态下过多地服用板蓝根,容易伤及脾胃。

尤其是孩子,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健全,过多服用板蓝根更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影响食欲,即中医所说的“苦寒败胃”。

因此,服用板蓝根来帮孩子预防感冒是弊大于利!

不仅不能预防感冒,反而还会损伤孩子身体。所以,就不要“有事没事来一包”啦。

止 咳 糖 浆-----

男童吞服泡腾片死亡 | 秋冬疾病高发季,用药常识要牢记

止咳糖浆对于部分家长来说,甚至只是止咳、润喉的保健药品。

尤其大部分糖浆剂含糖量都在75%以上,所以口感都是甜甜的,相比其它药物小朋友更容易接受。

孩子不抗拒,家长也更乐意给孩子吃。

“有事没事喝两口,润肺防咳;感冒咳嗽的时候,更是一咳嗽就喝..”

然而,止咳糖浆的过量服用,真的好吗?

男童吞服泡腾片死亡 | 秋冬疾病高发季,用药常识要牢记

小儿止咳糖浆中主要成分为盐酸麻黄素氯化铵、苯巴比妥和桔梗/甘草/川贝流浸膏等药物。

盐酸麻黄素的不良反应:头昏、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还可出现大脑兴奋,如烦躁、失眠

等;

苯巴比妥的不良反应:头昏、无力、困倦、恶心呕吐等;

氯化铵服用过量可产生酸中毒等一系列不良反应;

任何药物都有其一定的安全范围!

少于最低用量使用达不到其治疗效果,超过安全用量使用又会引发不良反应。

男童吞服泡腾片死亡 | 秋冬疾病高发季,用药常识要牢记



止咳糖浆即使再“甜”,它还是药!所以,止咳糖浆即使再“甜”,看起来无害,还是掩盖不了它是药的本质!

所以,给还是乱服、过量服用,都是不正确的哦。

3

还有这些「用药错误」,一定要注意!

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既不能多吃,更不能乱吃。

对症用药,按时按量服用,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避免「用药错误」拖延宝宝病情或危害宝宝健康,以下生活中常见的用药错误,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哦。

1、自行对症用药:

部分家长喜欢给孩子自行用药。肚子疼拉肚吃止泻药,头疼流鼻涕就吃感冒药...,总之家里还有过去使用的药品就自己“对症吃药”,不去医院。

但其实,很多时候单从我们表现出来的病症不无法正确判断病情的。譬如:肚子疼,大部分人觉得是饮食不洁拉肚子了,但其实,还可能是急性肠炎胃炎等。

胡乱吃药不仅延误治疗,还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所以,宝宝生病,一定要先就医再用药!

2、剂量过大/过小:

上文说过,急于求成大剂量用药,反而容易造成药物中毒,危及生命。

而用药剂量不足/过小,未按照医嘱剂量用药,不但不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还会产生抗药性。

3、疗程不足/长期服药:

按时,按量服药,是为了维持血液的药物浓度,帮助人体对抗细菌、病毒,尽快恢复健康。

如果稍有好转就自行停药,或时断时续,不按时服药,都会导致病症反复发作,拉长病程。

而病好之后不及时停药,仍长期服药同样会加重身体负担,对身体造成危害。

按时、按量服药和及时停药都非常重要!

最好是在医生建议下停药。

4、注意区分“1日3次”与“三餐前/后”:

很多人会将“一日3次”默认为三餐前后。但其实,服用这些药品集中在三餐前后,容易造成白天血药浓度过高造成危险,或晚上血药浓度低而达不到效果

当然,孩子睡眠时间较长,准确的8小时间隔很难做到。可以除了晚上睡觉的时间,将白天活动时间进行3段划分服药。

而“三餐前/后”也要注意。

有些药品为了能更好的被人体吸收,需要再饭前服;有的会对胃粘膜有一定刺激,所以需要饭后服。

饭前/饭后,取药时医护人员都会在药盒上备注,注意分辨正确服用就好。

5、不要用饮料送服:

牛奶、果汁、茶等含有较多的杂质,送服药物不仅会影响疗效,还可以与某些药物发生反应,引发危险。

最好是用温水送服。

男童吞服泡腾片死亡 | 秋冬疾病高发季,用药常识要牢记

6、对瓶口喝药:

如止咳糖浆等瓶装液体药物,直接对嘴喝容易把控不好药量,还会造成瓶内剩余药液污染,导致变质。

所以,服用这类药物最好是用小勺或配备的小量杯服用。

7、多药同服:

多种药同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很难避免,甚至会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

所以,孩子如果有某些慢性疾病正在服药或需要服用其他药物,一定要向医师或药师咨询,能否同时服用。

男童吞服泡腾片死亡 | 秋冬疾病高发季,用药常识要牢记

孩子抵抗力弱,感冒发烧在所难免。

掌握正确的「安全用药知识」,让药效得到更好的吸收、利用,帮助孩子快快恢复健康,还可以避免用药错误导致的意外伤害。

赶快收藏、学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