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不停學”是的權宜之計,或許將為教育信息化插上翅膀

為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延期開學,“停課不停學”是一個不得已而為之的權宜之計,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又是人類教育史上開展互聯網教學的一次最大規模、最大範圍的試驗。如果處理得當,將會大大加快我國的教育公平和改革,讓教育真正搭上互聯網、人工智能的快車。

我國教育的痛點之一就是教育公平問題。在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學校之間存在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的差距。事實上,在傳統的教育方式下,不僅在發展中的中國,就是在發達國家也不可能達到教育質量上的絕對公平。

近年來,全國各地的試驗都雄辯地證明,利用教育信息化可以共享很多優質教育資源,大大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防疫嚴峻形勢下的“停課不停學”,是一個被迫進行的全方位、大規模的教育信息化普及試驗。對積極擁抱教育信息化的人們來說,這是一個能夠免費使用各種優質資源的機會,應該很好地抓住。對那些對教育信息化比較消極,一直持懷疑態度的老師、家長來說,也是一個實踐、觀察的機會。與其把這段時間對付過去,不如積極行動起來,親身去嘗試一下,把心中的疑惑在實踐中檢驗一下。

從教育公平的角度看,在“停課不停學”下,所有的學生,不管是重點學校的還是薄弱學校的,不管是城市學校的還是農村學校的,大家都在同一個平臺上的資源來學習,都可以挑選適合自己的教育資源。對於那些理解力比較強的學生,進度可以快一點,多學一些科目;而對那些學困生來說,一個知識點可以多看幾遍,進度可以慢一點,而不是像過去一樣,在課堂中被全班的進度拖著走。


“停課不停學”是的權宜之計,或許將為教育信息化插上翅膀


老師也不必花太多的時間用在備課講課上,這樣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遠程個別輔導,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通過互聯網,還可以“兵教兵”,讓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去幫助學習差一些的同學。因為每天可以節省出很多往返學校的時間,很多過去在學校學習中不容易辦到的事,現在就有可能來試一試。

當然,這一切都在一個假設下,就是要把“停課不停學”的好事辦好,讓互聯網教育能夠真正發揮作用。教育涉及幾乎每一個家庭,在“停課不停學”期間,很多家長都會陪著學生一起上課,很多家長也可以參與體驗一下與自己青少年時期完全不同的學習方法。另一方面,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教師的準備也不夠充分,在“停課不停學”的實行過程中,總會存在一些問題。可以預見,對網上教學效果的評價也一定會眾說紛紜。各級教育部門要事先做好家長和學生的工作,讓他們更多地從積極方面看待這一新生事物。對暫時出現的一些問題要有容忍度。宣傳部門在輿論上事先也要做好引導工作。同時,教育部門在組織落實上要把困難想得多一些,把工作抓實抓細,對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要有預案。

教師能力是“停課不停學”的關鍵所在,應該對教師開展一次或多次的培訓。儘管這幾年教師隊伍也都經過教育信息化的培訓,但培訓內容主要還是如何在教室裡用好信息化技術。現在是學生在家中學、教師遠程教、師生遠程互動,方式很不一樣。只有教師掌握好這種全新的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輔導學生。

另外,要切忌把“停課不停學”辦成簡單的課堂搬家。教育部已經搭建了一個很好的雲平臺,以“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為基礎,吸收其他優質網絡課程資源,供各地學生學習。應該看到,學生接受能力不一樣,各校之間的水平也不一樣,過去只能在同一課堂上以同一進度進行。現在在網上學習了,不要又搞“一刀切”,由教育局指定一個模式。教師應該有多元化的選擇,開展多種教學模式探索,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也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優秀教學資源,找到適合的學習模式。

優質教育資源不足,教育不公平是我國教育的一大痛點和難點。通過“停課不停學”,讓全國的家長和學生都親身體驗到如何用互聯網學到全市、全省、甚至全國最好的課程,讓學校教師有機會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通過互聯網把優質的教育資源大規模、低成本、高效率地送到每一個學校中,這就有可能讓我國教育更早地邁入互聯網、人工智能時代,加快我國教育公平和教育改革的推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