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的小店

老爸的小店开在城中村,已经十二年了。

十二年,这是一个轮回,也是一个普通男人,养活一家老小的历程。这历程,承载着太多岁月的流逝以及生活的难堪,它自老爸青丝盛年时开始,到如今鬓上生雪尚未结束。

老爸的小店


小店一开始只是替人打印资料,到后来,跟随着市场的变化以及家庭人员的增长,逐渐成为一家贩卖各种生活品的便利店。不论是货架上的柴米油盐,还是冰箱里的雪糕酒水,都是老爸蹬着陈旧的三轮车,一脚一脚从批发市场拉回来的。我曾看过老爸拉货,他蹬着那辆三轮车,行驶在路上,一辆辆汽车擦行着他飞驰而过,他小心翼翼地左看右顾,穿行其中,有点格格不入,最终在岔路口拐入另一条道路,驶向远处,然后又载着一家人的生活匆匆赶回。

他没数过日子,因为在小店,日子重复而又单调,无非就是开店关店,卖货进货,偶尔有人耍无赖赊账,然后不得已争吵几番。在小店,虽被尊称一声老板,听起来有点体面,但实际上却是难有自由,没有假期,因为还贷交租,养家糊口的钱,总是赚得不太够,而关一天的店就意味着少一天的生意,

其实他,早就在不知不觉中把岁月囚禁给了金钱。我们都不太懂得,所以心安理得的接受着他牺牲岁月换来的这份安稳生活,都是少有奋斗,得过且过。

木心说,岁月不饶人,你也不要绕过岁月。这听起来足够理想,足够浪漫,因此,显得奢望。对于老爸来说,岁月自然不会饶过他,可他却只能绕过岁月,像《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那个贩卖水晶的商人一样忍耐着平庸与乏味,继续小店的日子,成为后来的少年人眼中一事无成,没有梦想的糟糕模样。只是,我想,这又是为了谁?绝不是只为了自己吧?

总有从外地来打工的中年男人会在夜里,指着烟架,最后还是买下一包廉价的烟,借一次火,深吸一口,凉风恰当的穿进来,他们于是会眯起眼,自由地舒展一下沉重的身躯。他们问,老板,你这家店开了多少年?我爸不言语,烟雾腾腾中,他的面容似乎看不清澈,直到烟雾散尽,才能看清,在那张脸上,早已多出几道岁月雕刻出来的皱纹。那是人衰老的一个标识。

老爸的小店


人会老,建筑当然也会老。这小店的墙皮,早在年复一年的风吹日晒中逐渐脱落,任凭苔藓攀附,无力招架。好在一些商品的销售员每次来访,总会带来一堆印着他们公司产品的海报贴纸。我爸于是也就一鼓作气,拿着加多宝、珠江啤酒、伊利牛奶的广告海报将那些脱皮的墙贴得五彩斑斓、丑得炫目夺人。

可是,墙已经衰老,纵有再多粉饰,也遮不住它会生潮。湿气将海报逼得掉落下来,露出原本峥嵘的丑态,那一道道细小的裂纹,慢慢扩大。我这才慢慢理解老爸为什么总是拒绝染发,以及口中那句,老了就老了。衰老,是遮不住的。可生活向来不好说话,它总是那样咄咄逼人,不因人的衰老,就给予一点喘息的时间。

一个熟悉的中年男人进来买烟,穿着工装,依旧是六块钱一包的廉价烟。我问我妈,为啥他们总抽这种便宜的烟。我妈说,谁晓得呢?但他们一天赚的可不少,卖力气的。我听见他在和老爸聊天。他兴奋的计算着自己的工薪,抽了一口烟,呛得好一阵咳嗽。烟雾中,他挥舞着手臂,叫着说,他的儿子,终于可以有钱结婚了。他又接着说,等我儿子结了婚,我也还不算太老,再把他们的房子给挣出来。

我跑到我妈身边问,家里为什么突然又要贷款买房?她没回答我,沉默是她一向的回答。其实我早就知道答案的。

老爸的小店


后来在小店,老爸和那个中年男人,又开始聊往事。聊他们年轻时曾流浪过的远方,那里是云南,是新疆,是海南,他们也曾在那些远方抱着理想写诗,也曾在那些海边畅想未来。他们聊得起兴,你一句我一句争先发言,他们都在讲给谁听呢?在他们那些逐渐衰老的身躯后,也曾站立着一个纯粹的少年。只是,日子中的柴米油盐,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一个个新生命交接到在他们手上,那个少年,也就慢慢的消散了。小店,不是老爸一个人的小店。

我突然想起自己以前在作文里写过的一句话:我说,父亲也曾是一个风流的少年,只是后来有了儿女,才甘心收起散漫的性子,固执地走在儿女的前方,从来不离,甘守寂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