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治”,打造宜居小區 -宣城

記者來到宣城市銀橋灣小區,只見小區乾淨整潔,車輛進出有序,消防通道、人行通道暢通無阻。

“現在環境比以前好多了,亂搭亂建沒有了,亂停車現象也絕跡了。”銀橋灣小區業主何書生告訴記者,小區大變樣,得益於宣城市實施的市區住宅小區管理水平提升專項行動。

銀橋灣小區之前是啥樣?曾經吵吵嚷嚷的業主群裡“吐槽”不斷:樓梯間雜物亂堆亂放,亂停車氾濫,地下車庫亂搭亂建嚴重,個別業主在樓頂開闢“空中菜園”,一度滲水導致電梯電路受損停用……

近年來,宣城市區的310個住宅小區管理中,暴露出物業服務整體水平不高、業主自治難、小區綜合執法難等一系列問題。今年前11個月,市信訪局收到涉及小區管理問題的來信來訪100多件。

群眾關注的“關鍵小事”,就是民生髮展的“頭等大事”。為了打通“堵點”,從11月開始,宣城市啟動市區住宅小區管理水平提升專項行動,首批確定群眾意見最集中的銀橋灣、貝林陽江港灣、美都新城等12個小區進行試點,全面開展物業服務質量提升、車輛停放整治、違法違規建設拆除、物業費清繳4個專項行動。“在專項行動中,我們創新實施‘街道吹哨、部門報到、聯合執法’新機制,按照問題在一線發現、在一線解決的思路,由街道辦事處組織公安、住建、人防、城管、消防、交警、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進小區行動,努力破解小區執法難題。”宣城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說。

11月28日一大早,宣城市經開區飛彩街道辦事處協調消防、城管等12個部門,由180餘人組成5個行動組來到銀橋灣小區開展綜合執法行動。據飛彩街道辦事處主任陳筱林介紹,當天執法人員共清除重達25噸的樓頂菜園地泥土、噴淋鋼管等;清理亂堆亂放雜物40車,拆除非機動車地下車庫內違章建築35處,整改車庫經營戶4戶;通過與開發企業溝通,將尚未出售的118個地下停車位地鎖鑰匙交由物業服務企業統一管理。

在推進綜合執法的同時,宣城市嘗試推廣“黨建引領、四位一體、多元共治”模式,初步形成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小區業委會(物管會)、小區物業企業“四位一體”的社區治理新模式。“在專項行動中,我們成立了臨時黨支部,組建了‘物業管理委員會’,進一步理順了小區管理機制,為更好地開展為民服務活動奠定了基礎。”銀橋灣小區臨時黨支部書記葛金霞說。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宣城市區98個等級物管小區編制了物業服務質量提升方案,開展了對標整改;對市區兩級12個試點小區進行了綜合執法,現場整治車輛違規停放、佔用堵塞消防通道、毀綠種菜、佔用地下車庫等各種違法違規行為,拖移違規車輛9輛,並開出了該市住宅小區違停首張罰單。

“我打心眼裡高興!”貝林陽江港灣小區的業主黃安華說,“政府這次下了大力氣整治小區環境,是真心實意為我們老百姓解難題、辦實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