鏗鏘”董明珠:我若不強天不容,人生就是不停地戰鬥

鏗鏘”董明珠:我若不強天不容,人生就是不停地戰鬥

看不懂董明珠的人,說她霸道專橫,我行我素,認為其面目可憎;看得懂董明珠的人,說她魄力果決,膽識過人,認為其勵志傳奇。

"未來5年衝刺6000億!"在近期的格力內部會議上,董明珠再下豪言,喜提頭條。

放眼中國企業界,從沒有哪個女性掌門像董明珠這樣,將自己活成了一個特立獨行,以鐵腕強硬著稱的"刺兒頭"企業家。

從1990年進入格力開始,董明珠棋行四方,把這家曾經虧損的中小企業親手送至世界500強,年銷售額超過1400億。不止是驚人的產值,更為深遠的意義是,董明珠真正讓格力名揚海外,使之成為全球空調產量最高的品牌,從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到北歐的瑞典,全球每11臺家用空調中就有4臺出自格力。

而近三十年的時間裡,董明珠的"鬥爭哲學"早已滲透進每個舉手投足間:與競爭對手正面交鋒、和渠道商巨頭公開宣戰、與雷軍當眾結下10億賭約……在互聯網思維盛行的今天,她又縱身一躍,成為高舉實業大旗的代言人,堅持"飯碗要端在自己手中",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無論外界如何質疑甚至醜化,幾度沉浮,董明珠依然在多元化戰略的路上越走越遠,:"必須要做下去,我不管別人怎麼看,我就是要贏!"

顯然,64歲的董明珠,仍將繼續戰鬥。

01南下闖出新世界

裡希特說:"苦難有如烏雲,遠望去但見墨黑一片,然而身臨其下時不過是灰色而已。"

命運的詭譎在於,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30歲那年,董明珠的"天"塌了,丈夫因病早逝,留下年僅2歲的兒子和一個支離破碎的家。孤兒寡母,旁人在惋惜之餘,也不由悲憫起這輩子算是徹底"涼涼"的董明珠。

但董明珠豈會認命,既然生活已經不能更糟,何不放手一搏。就這樣,36歲的董明珠隻身南下,進入珠海海利(格力電器前身),成了一名底層業務員。彼時,這家國營小廠籍籍無名,僅有一條技術落後的生產線,做的也是組裝生產,整體銷售額堪堪2000萬元。

被分派到安徽的董明珠,接手的第一個任務是追回拖欠的42萬元貨款。對於這筆爛賬,公司上下早已不抱指望,但董明珠偏要一軸到底,經過40天的鬥智鬥勇,在飽嘗冷落、戲弄和欺騙後,董明珠追債成功,鋒芒初露。

1992年,董明珠在安徽的銷售額突破1600萬元,一個人的銷售量竟佔到了整個公司的1/8,董明珠過人的銷售才能得到進一步展現。隨後,董明珠又被調往久攻不下的南京市場,不負眾望率先拿下一張200萬元的空調單子,董明珠的個人銷售額由此上躥至驚人的3650萬元。此時的董明珠如同高升的太陽,散發出令人不可小覷的強烈光輝。

鏗鏘”董明珠:我若不強天不容,人生就是不停地戰鬥

然而,形勢大好之下,危機卻不期而至。1994年11月,分管格力銷售的副總經理聯同手下的10名員工,集體跳槽到了競爭對手那裡,並帶走了大批經銷商。格力內部損失嚴重,一時間人心惶惶,業務出現擺停。

問題看似是出在營銷部門,但長久以來,格力內部關係網和利益網盤根錯節,體制弊端已影響到了整個公司的發展,但陳年舊痾,要想連根拔起,棘手程度可想而知,能扛起這個重任的最佳人選,非董明珠莫屬。

受命於危難之際,1994年,董明珠被全票推選為公司經營部部長,頂下了所有壓力。上任伊始,董明珠便開始了一系列換血式改革,嚴禁內部"吃回扣"行為,凡格力的營銷業務員,拿l分錢,即開除。

董明珠堅持認為:"制度是鐵,不可隨意改變。"即便是自己的親哥,董明珠也未曾網開一面,曾有經銷商希望通過董明珠哥哥的關係多拿貨,並承諾按2%給其提成,但遭到了董明珠的嚴厲斥責,自此兄妹二人斷交十餘年。

亦有個往年銷售額達1.5億元的大經銷商,來格力要求特殊待遇,董明珠非但不予理睬,反而將他開除出格力經銷網。一個位子還沒坐穩的銷售經理,卻敢"說一不二",正是這份魄力,讓心存觀望者心服口服。

被觸及到利益的元老們曾聯名痛貶董明珠,但董明珠非但沒有"收斂",反而將火越燒越猛。客觀的結果是,格力冗餘的東西擰掉了,剩下的就是更多的利潤,在董明珠負責經營部的第一年,格力空調的銷售額就達到了28億元,從行業排名第八位躍升至第二位。

鏗鏘”董明珠:我若不強天不容,人生就是不停地戰鬥

2007年,董明珠出任公司總裁。此後,格力空調產銷量連續10年領跑全球,用戶超3億,成為中國首家營收破千億的家電上市企業。

2012年朱江洪退休後,董明珠集格力集團董事長、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三職於一身,擔起了更大的責任。2015年,董明珠帶領格力集團進入新篇章,格力躋身世界500強,市值高達216億美元,排名家用電器類全球第一。

2017年,董明珠榮獲"2016十大經濟年度人物"。同年,位列 2017中國最傑出商界女性排行榜第一位。

2018年格力電器半年報發佈,成績喜人,營收909億元,同比增長31。5%;淨利潤128億元,同比增長35.84%。

從普通打工妹,到登頂格力掌門,在家電行業這個男性為絕對優勢的領域,董明珠用自己的堅定和果敢,在殘酷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奠定了無可動搖的江湖地位。

02 狹路相逢勇者勝

"即使前路苦難重重,我也決不放棄,遇到事,就是正面剛。"這幾乎是董明珠大半生的真實寫照,董明珠的字典裡從沒有"認輸"二字,對手曾評價她為"董明珠走過的路,寸草不生。"

1996年,空調業涼夏血戰,各大品牌商紛紛降價,人人自危。但董明珠卻偏向虎山行,力排眾議堅持不降價,和當時的空調巨頭春蘭上千人的營銷隊伍相比,董明珠僅帶領23名營銷業務員,便敢以小博大,直接迎戰。

董明珠認為:只有經銷格力賺錢,才能長治久安。董明珠將縮編營銷隊伍省下的錢補給經銷商,首次在業內製訂出的"淡季返利"策略,即依據經銷商淡季投入資金數量,給予相應利益返還,把"錢-貨"關係轉變為"錢-利"關係。同時,為避免大經銷商壟斷貨源,擾亂市場,董明珠推出空調機身份證,每臺空調都必須在營銷部備案,由此實現緊俏空調品種的平均分配,實現整體市場的制約平衡。

在同行還在忙於效仿董明珠時,董明珠又大手筆拿出1億元利潤的2%,按銷售額比例全部補貼給經銷商,憑著這招"出奇制勝",格力在1996年銷售暴漲17%,成功超越春蘭。如今,春蘭已淡出公眾視野,而格力卻依然勢頭強勁。

乘勝追擊之下,董明珠高調宣佈格力"淡季延長一個月"。一般來說,空調淡季比旺季要低上2個萬分點,旁人都在挖空心思想把旺季提前,以獲得更大利潤,格力居然到手的錢不想要,董明珠此舉背後的用意,實在讓人猜不透。

鏗鏘”董明珠:我若不強天不容,人生就是不停地戰鬥

等對手們回過神來時,眾多大經銷商們已爭先恐後地劃款給格力搶買產品,有廠家憤懣長嘆:"董明珠太狠,簡直不給別人活路,多少年了,我們從沒人想過這麼做。"

讓董明珠真正一戰成名的,在於2004年與國美黃光裕的"格美對仗"。2004年2月21日,國美電器為了爭搶商機,在格力不知情的情況下,單方面擅自採取大幅降價措施。

正在北京參加"兩會"的董明珠第一時間斷然下令:立即停止向國美供貨。很快,"不妥協"的董明珠與"下手黑"的黃光裕之間戰火升級,國美北京總部也隨之向全國銷售分支發佈"把格力清場"的決定。

在那個製造業和渠道商命脈相連的時代,董明珠這種自斷後路的做法被視作"必死無疑",但董明珠依然沒有半點讓步,反而公開表態:"要是跟國美等大賣場大面積合作,各品牌廠商會死的更快。"

鏗鏘”董明珠:我若不強天不容,人生就是不停地戰鬥

事後再看,董明珠竟一語中的。依靠自建渠道銷售,加上格力本身過硬的品質,和國美決裂的格力銷售量不降反增,2005年,格力以1200萬臺的銷量超過LG,成為空調行業的世界冠軍,董明珠用出色的數據狠狠打了唱衰者一記耳光:"增長了38個億!"

而那些毫無保留將自己交給國美和蘇寧等大賣場的其他家電企業,在渠道商的日益掣肘下,終嘗苦果,海爾、TCL、美的等先後大力加強自有渠道的投資額度,而有多家企業採取的,正是當初嗤之以鼻的 "格力模式"。

當黃光裕遇到董明珠,遊戲規則有了改變,然而結果是,董明珠反將一軍,最終變成了新規則的制定者,笑到了最後。

對於業界大佬,董明珠從不改彪悍本色,diss過王石,抨擊過賈躍亭。2013年12月,在14屆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雷軍與董明珠結下世紀賭約。雷軍表示,如果五年內小米模式營業額擊敗格力的話,願董明珠賠給自己1元。董明珠立馬回懟,"第一,我告訴你不可能,第二,要賭不是一億,我跟你賭10個億。"

鏗鏘”董明珠:我若不強天不容,人生就是不停地戰鬥

約定之期將至,董明珠日前回應:"我相信我能贏。"這種說法並非盲目自信,近年來,董明珠一直在持續發力,格力電器目前除了進入汽車、智能製造等領域,還通過機器人進入了食品、醫療等行業。在給員工漲薪分房後,今年董明珠投資1億元的格力學校已正式開學,整體發展更上一層。

不管過去,還是現在,這位毫無顧忌的女鬥士始終強硬,只要是其涉及的領域,常是針尖對麥芒。但令人稱奇的是,每一次,董明珠總能用結果證明自己是對的。

03用"智造"改變中國造

"外界都知道格力是做空調的,但你今天再一看,它已變成一個裝備製造公司。"2016年7月,董明珠開啟格力的多元化發展之路,主要圍繞智能家電和智能製造兩大板塊。在董明珠的規劃中,格力電器要從世界最大的專業化空調企業,跨越到兼具生產智能裝備、數控機床、機器人、模具的大型工業集團公司。

轟轟烈烈的互聯網浪潮讓一眾實業企業家們心神動搖,但董明珠很冷靜,始終身體力行,堅持做"最辛苦但最有價值"的事,無論什麼場合,她都以格力為榮,"用我們的技術能走向世界,而不僅是國外的技術走向中國,要讓中國智造領先全球。"

目前,格力擁有變容壓縮機的研究及應用等15項"國際領先"級技術,累計申請專利27487項。

鏗鏘”董明珠:我若不強天不容,人生就是不停地戰鬥

董明珠不受誘惑,更不懼威脅,在野蠻資本寶能系姚振華強力進攻時,亦嚴守陣地:"格力要堅守制造業,要牢記你是一箇中國人,不要成為破壞中國製造的千古罪人"。

格力的智能家居鏈著眼的是節能,但缺少一個核心:儲能。銀隆剛好有,這也就促成了後來幾經波折的銀隆收購案,"現在還沒有哪個國家把儲能完全壟斷在自己手裡,這是創新的最好時候。"

在遭到股東大會否決後,董明珠宕開一筆,不但押上全部身家並舉債,還拉上王健林、劉強東等人,以私人投資方式入股銀隆,並一路增資,成為銀隆的第二大股東。此後,董明珠更是為銀隆的發展鋪路搭橋,不遺餘力。

鏗鏘”董明珠:我若不強天不容,人生就是不停地戰鬥

儘管進入2018年以來,銀隆負面新聞不斷,但董明珠依然樂觀:"現在就是黎明前的黑暗,正是需要支持的時候。"

同時在進行的,還有"中國芯"的研發,唯有佔據創新高地,才能真正掌握主動權。面對股東們的不理解和外界鋪天蓋地的質疑,董明珠擲地有聲:"我今年投資100個億,明年再投資100個億,哪怕三年投資500個億,格力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

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董明珠目前所處的已是最高層—— "自我超越"。就憑這份心懷天下的情懷和抱負,試問又有幾人能與之相提並論?

04寫在最後:

看不懂董明珠的人,說她霸道專橫,我行我素,認為其面目可憎;

看得懂董明珠的人,說她魄力果決,膽識過人,認為其勵志傳奇。

無論旁人如何評價,董明珠只做董明珠,正如她自己所說:"每個人都像我這樣,世界是什麼樣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這個世界必須要有我這樣的人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