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延已詞有淡化外貌描寫超越男女情愛的內容,具有一定的主體意識

傳統的閨閣女子,出現在詞作中往往是充滿傷春情感或怨婦情懷,馮延已筆下的女子形象卻並未僅僅止步於此,其中的女性當然也具有一定傳統女子愁怨、哀傷、無奈的情緒,然而在大多數詞的意境裡卻表現出女性對於青春生命的嚮往。她們的悲傷愁緒往往來源於一種對於生命的熱愛,對於人生在世時間不能久長的感嘆,對於現實生活的探尋。如其作品中出現了很多探問性的語句:

煩惱韶光能幾許?......開眼新愁無問處,珠簾錦帳相思否?

——《鵲踏枝》

風微煙淡雨蕭然,隔岸馬嘶何處?

——《酒泉子》

的誰佩同心雙結倚闌干?

——《虞美人》

加月東出,雁南飛。誰家夜搗衣?

——《更漏子》

......


馮延已詞有淡化外貌描寫超越男女情愛的內容,具有一定的主體意識

據筆者統計,包含類似疑問的語句在三十處以上,這種情況在以往詞人的詞作裡並不常見。這種疑問的根源是對於生命的思考,這是馮延巳詞中女性形象的一個特徵。馮延巳筆下的女性不是一味地自傷自憐,她們對於自己的境遇是有所思考的,她們思考自己如同花朵一般韶華易逝的人生,思考自己的生活境地,同時也參見別人的生活境遇。如《虞美人》:

玉鉤鸞柱調鸚鵡,宛轉留春語。雲屏冷落畫堂空,薄晚春寒無奈、落花風。
搴簾燕子低飛去,拂鏡塵鸞舞。不知今夜月眉彎,誰佩同心雙結、倚闌干。

馮延已詞有淡化外貌描寫超越男女情愛的內容,具有一定的主體意識

想留住春天,想挽回冷落的空堂,想看花重放,可是時間的流逝就如同燕子穿簾飛去一般無可挽回,鏡子中的自己也終於無可奈何,卻仍要試問一句“誰佩同心雙結”來表達一種希望。有疑問是因為主人公不甘於逆來順受,並且對改變自己的境地仍抱有希望。另外,馮延巳在描寫“痴心女子負心郎”這一傳統題材時,也充分地突出女性的自我主體意識。比較代表性的有三首,分別是:

《鵲踏枝》

叵耐為人情太薄,幾度思量,真擬渾拋卻。新結同心香未落,怎生負得當初約。
休向尊前情索莫,手舉金□,憑仗深深酌。莫作等閒相鬥作,與君保取長歡樂。

馮延已詞有淡化外貌描寫超越男女情愛的內容,具有一定的主體意識

《鵲踏枝》

蕭索清秋珠淚墜,枕簟微涼,展轉渾無寐。殘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練天如水。
階下寒聲啼絡緯,庭樹金風,悄悄重門閉。可惜舊歡攜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

馮延已詞有淡化外貌描寫超越男女情愛的內容,具有一定的主體意識

《虞美人》

玉鉤鸞柱調鸚鵡,宛轉留春語。雲屏冷落畫堂空,薄晚春寒無奈、落花風。
搴簾燕子低飛去,拂鏡塵鸞舞。不知今夜月眉彎,誰佩同心雙結、倚闌干。

馮延已詞有淡化外貌描寫超越男女情愛的內容,具有一定的主體意識

第一首《鵲踏枝》先寫女主人公“幾度思量”之後對於現實情況的認識,提出了疑問,為什麼香還未盡,人心已變?之後又表達了

“莫作等閒相鬥作,與君保取長歡樂”的強烈願望。並沒有書寫自己被拋棄之後是如何的絕望,神色如何憔悴,自憐命運如何多舛,這裡的女子堅強而不屈,並且有著無怨無悔的意味。在馮延已詞中有三十四首涉及了樓閣意象。《花間集》中的“樓”是女子圈禁的空間,將其限定在“束置高閣”的情調裡,突出了女性被動的地位。馮延已詞中的“樓”往往用於憑闌遠眺以表現一種孤單、伶仃又略帶蒼茫的感覺。

馮延已詞有淡化外貌描寫超越男女情愛的內容,具有一定的主體意識

馮詞中的樓通常是與外在的遠山、碧天、暮色等廣闊的外在意象聯繫在一起:“蔭花樓閣漫斜暉”、“去歲迎春樓上月”“樓上重簷山隱隱”、“落日高樓酒旆懸”、“水闊天遙腸欲斷,倚樓情緒懶”等等。花間詞中多用“小樓”、“玉樓”、“紅樓”,而馮詞中多用“高樓”、“重樓”,只出現過一次“玉樓”,兩次“紅樓”,“小樓”則一次未被用到,因為馮詞中的樓意象創造出廣闊而孤高的意境空間,已不再是花間詞那種幽閉狹隘的情調,而是通過女性形象的主體意識增加了一分文人化的孤獨。

馮延已詞有淡化外貌描寫超越男女情愛的內容,具有一定的主體意識

總體上看,馮延已詞中的女性形象有淡化外貌描寫超越男女情愛的內容,是含蓄優雅並具有一定的主體意識。加之其對人生、對情感的反思與追問,涉及詩歌社會性功能的一面。王國維評論馮延詞“堂廡特大”,即是指其詞內容在男女情感題材之外的拓展,如其詞中表現出來的深沉的人生悲慨,突破了傳統女性形象的苑囿,帶有文人的特徵,體現了女性與文人形象合二為一的意味。

我是“愛尚關注”,執筆走天涯,與大家一起分享、瞭解中國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