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是一種病,得治!

“媽媽,你小時候很窮嗎?”

小女兒坐到餐桌前剛拿起筷子,又一次以提問作為餐桌話題的開場白。大女兒作崩潰狀,說“你怎麼每次吃飯都問這個問題?”可以想見,最近我們家討論這個問題的頻率有多高了。

爸爸回應大女兒,“聽說貧困是一所最好的大學呢,窮並不恥辱。”

我說,”對,小時候窮並不恥辱,因為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你沒法選擇;長大了還窮就是恥辱了,因為成年後的人生是由自己決定的。“

話雖如此,已經到了不惑之年的我,至今並沒能實現從貧窮到富有的跨越,頂多算半個偽中產吧。


窮是一種病,得治!

下午恰好刷到一篇文章----《窮人跨越階級有多難》,它說:

“各種不同的圈子一起快樂的玩耍,有的圈子裡的人只需要維持現狀不墜落就可以了,有的圈子卻需要不斷向上突破。

有點像有些人住在高樓層,只要維持不掉下來就行了。有些卻需要氣喘吁吁爬上去。問題是高樓層的人在競爭中維持很高的優勢,層次越低的人資源和條件越差,爬起來就越難。”

對於小時候窮到10歲才解決溫飽的我來說,這麼些年一路從農村到城市,只覺得這個形容無比貼切。

文章提到窮人跨越階層的四大難處,也許是我腦細胞選擇吸收的原因,只記住了一個----“習得性無助”。

如果一個人長時間處於一種缺乏選擇的狀態,大腦潛意識會慢慢認為做任何事都無法改變現狀改變自身命運,於是會進入一種所謂 learned helplessness (習得性無助)的狀態,變得更為消極。即使情況改變,有機可乘時,也不去行動。這種情況嚴重時,會導致免疫力下降,甚至憂鬱症。當有很多選擇時,自我掌控感非常強大,這樣人可以長期保持一種積極進取的態勢,對身心健康很有好處。當然選擇過多的時候又有三個問題: 決策需要耗費更多精力,選擇後犯錯誤的可能性更大,因為犯錯誤造成的心理挫折感更強。

Barry Schwartz 《選擇的悖論》(paradox of choice)

意思是,如果長期不做選擇,大腦就會變得很消極,很多人說自己感覺自己快要得抑鬱症了,其實完全可以反思下是不是自己平時幾乎沒啥事需要自己選擇,完全是生活逼著你在往前走?這種狀態下,時間長了確實會產生一種越來越強的消極狀態。

我反思自己,前段時間就有點陷入了這種狀態(因為疫情逼得沒有選擇),好在自己意識到了,及時從漩渦裡爬出來。


窮是一種病,得治!

怎麼克服“習得性無助”呢?作者的建議是“去選擇去做那些不敢做的事“。

”現在的一個決定可能對一個沒啥資源和動手能力的窮人來說沒卵用,但是很可能五年後就徹底改變了你的生活。如果一件事做過了,沒成,那可能有很多原因,可能你不是那塊料,或者運氣不好,但是如果什麼都沒做,就覺得自己做不好做不成,這是病,得電,用高壓。”

想起加入寫作日更圈前,我正由於疫情沒法正常工作,轉戰線上卻又陷入對自己寫作的徹底否定之中,圈主給我的那段留言:

“作為一個上進的人,知道自己low然後用行動之後可能會變得優秀,總比一直活在”我很low“或”我很優秀“的”自以為是“強。

也許你可以把關注點放在這句話上:行動會讓自己優秀,至少不會更差,而”我很low“的想法,真的會讓自己越來越low。

值得做的事情,即使做得不好也是值得的,日更就是這樣一件事。”

無意間發現,寫作日更似乎可以療愈我的窮病?

如果你也有和我一樣的經歷,去找到一件你之前不敢做的小事,行動試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