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第一款6nm芯片“破冰”,斥資14億打造,迎頭追趕高通

由於歷史原因,中國在芯片技術的研發方面起步較晚,因此多年來中國科技公司一直受制於西方技術。但在綜合國力尚未明顯增強時,中國就十分重視芯片技術的研發,早些年前便開始扶持研發芯片的科技企業,如今這類科技公司已然隨中國的復興強勢崛起。

國產第一款6nm芯片“破冰”,斥資14億打造,迎頭追趕高通


例如紫光展銳。據公開資料顯示,紫光展銳創建於1988年,至今該公司已經發展32年之久。這32年間,紫光展銳成功從清華大學的庇護下長出羽翼,成長為如今國內最大的綜合性集成電路企業之一,主營業務正是芯片研發。

國產第一款6nm芯片“破冰”,斥資14億打造,迎頭追趕高通


在筆者看來,紫光展銳本質上與華為海思有些類似,其研發的芯片並非只是應用於智能手機,還應用在其他智能終端設備中。例如2019年11月,紫光展銳官方宣佈的一款雙模5G芯片——春藤510。雖然春藤510的工藝製程僅為12nm,但憑藉出眾架構靈活性,可同時支持多種物聯網終端。

國產第一款6nm芯片“破冰”,斥資14億打造,迎頭追趕高通


更值得注意的是,繼春藤510開始商用之後不久,紫光展銳官方於日前又官宣了第二代5G平臺——虎賁T7520。不同於春藤510,虎賁T7520的架構靈活性相對較差,目前只能被應用於智能手機中。不過,虎賁T7520的性能卻遠超春藤510。

國產第一款6nm芯片“破冰”,斥資14億打造,迎頭追趕高通


據紫光展銳官方介紹可知,虎賁T7520採用的是6nmEUV工藝製程,其既是國產第一款6nm芯片,也是全球首款採用6nmEUV工藝的芯片。先進的工藝製程意味著芯片具備較大的晶體管密度,而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芯片的綜合實力。

國產第一款6nm芯片“破冰”,斥資14億打造,迎頭追趕高通


單單從工藝製程方面來看,虎賁T7520就超越了高通驍龍系列的中端芯片,但虎賁T7520的實力不僅僅展現在先進工藝上。據悉,虎賁T7520在採用超旗艦工藝的同時,還集成了新一代NPU,功耗控制相比上一代產品有50%的提升,AI算力也是頂級水準。

國產第一款6nm芯片“破冰”,斥資14億打造,迎頭追趕高通


再來看5G方面,虎賁T7520支持上下行解耦技術以及5GNRTDD+FDD載波聚合,覆蓋範圍提升100%。與此同時,虎賁T7520還可同時支持NSA和SA雙模組網,支持Sub-6GHz頻段以及2G-5G全網通,下行峰值速度可超3.25Gbps。

國產第一款6nm芯片“破冰”,斥資14億打造,迎頭追趕高通


除上述性能表現出色外,虎賁T7520在影像方面也頗具優勢,當然,虎賁T7520的製作成本也非常“美麗”。據官方透露,這款芯片研發成本高達2億美元,摺合14億人民幣。對於這款價值14億的虎賁T7520,你還有其他看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