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微故事▏高價相機背後的貓膩

2019年5月,六盤水市委第一巡察組對某經濟開發區開展巡察時發現該單位固定資產盤庫臺賬一筆採購數碼相機的入庫登記極為反常,該筆購買數碼相機花費9.6萬元,價格高出市場平均價格數倍。

巡察組當即調取該筆採購的財務憑證及清單進一步核對,發現該筆採購還涉及一部數碼攝像機及存儲卡等若干配件,雖看似合理,但是巡察組仍抱有疑問,通過網絡查詢,單個數碼相機和攝像機均高出市場價一萬元左右,且存儲卡高出市場均價6倍以上。

“有沒有可能是型號報錯?有沒有可能沒有進行詢價?”帶著疑問,巡察組來到相關實體店對實物進一步核對,經查實物型號與財務憑證中記錄型號和數量完全一致。

隨即,巡察組研究決定將矛頭對準負責採購該批設備的工作人員陽某,立即對其突擊談話。

“你是怎麼買的?”巡察組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我是在貴陽買的,當時詢價三家後選的最便宜的一家進行購買的,程序完全沒有問題,一共9.6萬元。”陽某故作鎮定的回答,但神情明顯慌亂,眼神飄忽閃躲。

“你確定你不需要再仔細想想?”巡察組進一步試探。

“真…真的,我以前在電視臺工作,對攝影設備比較瞭解,確實是這樣買的。”陽某吞吞吐吐,已經有點心虛了。

“我們再給你一次主動向組織說明問題的機會,現在數碼產品市場已幾乎透明,你自己看看網上報價,和你購買時同期的價格比你買的少一萬多,你買的存儲卡是市價的6倍多,你還說你詢價了?希望你不要欺騙組織,這是對組織的不負責,更是對你人個人不負責。”巡察組進一步對他施加心理壓力。

“我交代,我當時和這個商家約好,他找兩家公司陪同參與詢價,按照我們約好的價格完成採購後,他給我5000元的現金回扣,這是他給我轉賬的記錄。”陽某的心理防線在巡察人員面前徹底崩潰了。

面對事實,陽某無法再繼續隱瞞,承認因貪圖商家回扣而高價採購該批數碼設備,並利用自己有相關工作的經歷及部門領導不懂該領域具體情況順利報賬,以為自己的小算盤打的天衣無縫。

至此,真相已水落石出,巡察組將相關問題線索移交該單位紀檢部門,待進一步調查核實後給予嚴肅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