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變女神,這背後有那些“貓膩”?

胡賽萌/文
讓這個世界燦爛的不是陽光,而是女人的微笑。


女人之於世界,舉足輕重;女人對於男人,不可或缺。
男人,是女人生的,更是女人養的,很多還是女人教的,母親甚至被稱為“孩子的第一老師”。
既然女人如此重要,那為女性特設一個專屬節日,也就梳理成章。
01
變味的節日
婦女節,是女人的專屬節日。
然而,中國的女人卻要拋棄這個節日,從之前的“女生節”和“麗人節”,再到如今的“女王節”和“女神節”……
儘管花樣翻新,名稱多變,但中國的女人就是堅決不過“婦女節”。
“婦女”,何罪之有!難道女生、麗人、女王和女神就天然凌駕於婦女之上?
說到底,無非“婦女”一詞涵蓋面太廣,下至剛剛成年的未婚少女,上至耄耋之年的垂垂老婦,都可算作婦女。
既然涵蓋面如此之廣,那就無法凸顯某些女性魅力,於是婦女這個中性詞就變成了某些女人眼中的貶義詞,認為其不夠年輕、不夠洋氣、不夠嫵媚、不夠性魅力……
於是,她們誓要拋棄婦女節,另尋女生節、麗人節、女王節和女神節。
近年來,在商家發起的消費主義大潮的裹挾之下,婦女節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而女神節則成為商家追捧的營銷套路。

女人變女神,這背後有那些“貓膩”?


婦女節,這個原本是為女性爭權利、促平等、求解放的節日,如今卻變味成為年輕女性買買買的購物狂歡。
女人們之所以理直氣壯在婦女節這一天買買買,是因為她們給自己預設了一個前提,即自己不僅僅是婦女,更是女生、麗人、女王和女神。
既然是女生,那就該得到男生的呵護;既然是麗人,那就該受到男友的追捧;既然是女王,那就該得到男人的臣服;既然是女神,那更應該唯我獨尊!
既然如此,那男生、男友和男人,當然該在這一天笑著、跪著、舔著給女生、麗人、女王和女神刷卡埋單。
這看似是對女性有利,婦女不但可以跟男人平起平坐了,而且還成為男人尊奉的“神明”。
可是,那些不在女生、麗人、女王和女神之列的婦女們該怎麼辦?
那些不年輕、不漂亮、不苗條、不吸引男性的婦女難道就該被忽略,連過婦女節的權利都沒有?
如果連婦女節都被女神節給取代,請問那些不是女神的女人們去哪裡過節?
02
女神的退化
不是所有的男人都是英雄,並非所有的女人都是女神。


一旦將女神這個稱號普遍用於所有婦女,那便讓那女神喪失了其原有的涵義。
試想一下,如果所有女人都以“女神”自居,連跳廣場舞的阿姨動輒就以“我們女神”開口,那女神還是原來的女神嗎?
正如“美女”這個詞,十年前是一種稱讚,十年後卻只是一種性別。
當婦女節變成了女神節,連跳廣場舞的阿姨和大媽都成為了女神,那女神節跟婦女節又有什麼區別?
從婦女到女神,這不僅僅是節日名稱的變更,也是社會心理的投射。
這種心理認為,婦女不是一個值得稱讚的詞語,反而是一個女人唯恐避之不及的“貶義詞”,正因如此,婦女節才要被女神節所取代。

女人變女神,這背後有那些“貓膩”?


可是,婦女原本也並非大家誤以為的“大齡老女人”的意思,其官方司法解釋中是指“14歲以上的女性”。
正因為這個定義太過寬泛,那些年輕貌美的婦女又要跟年老色衰的婦女劃清界限,於是便只好捨棄“婦女節”的稱號,生造了一個“女神節”的概念。
然而,女神氾濫成災,只會讓女神這個詞失去原有涵義,最終退化成與“婦女”一詞同義。
從婦女節到女神節,看似是在詞語上的進化,其實卻是在語言上的退化,正如“美女”一詞如今早已喪失其原有含義一樣。
從婦女到美女,再到女神,如果女神也喪失了其原有涵義,那我們還能再造出什麼樣的詞語來稱呼女性?
03
君子小人
男歡女愛,人之常情;飲食男女,人之大欲。
是人,就得吃飯,就要求偶,才有了《詩經》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中有淑女和君子,《聖經》中有亞當和夏娃。無論東方西方,都避不開男女之事,都要面對人性的終極追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


作為人類的我們,從孃胎裡來,從女人的子宮裡來,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女人的孩子,沒有女人,就沒有人類!
既然女人如此重要,那當然就是男人竭力追求的對象,才有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千古名句。

女人變女神,這背後有那些“貓膩”?


可是,並非所有的男人都是君子。為了追求淑女,“小人”便只好另尋僻徑,“女神”就此橫空出世。


小人奉承淑女為女神,這既是語言上的賄賂,也是精神上的腐蝕。
所謂的女神,就是被小人(男人)供奉的“女性神明”,正如粉絲供起來的明星偶像。在這種關係中,沒有平等的觀念,只有供養和依附的人身關係。
正因為依附於粉絲,所以明星必須立人設來討好粉絲,以至於不敢公佈戀情、不敢公佈婚訊,甚至連自己的私生活都得藏的嚴嚴實實。
明星們知道,一旦得罪了粉絲,就沒有了市場,更沒有了money。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男女關係,當女人成為男人被供養的女神,看似高高在上,實則仰人鼻息。
畢竟,女人不是真的神,總有衰老的一天,而更年輕、更漂亮的女神則層出不窮,一旦男人放棄供養,跌落凡間的女神必然摔個鼻青臉腫,甚至是體無完膚。
04
男人的圈套
婦女節,是一個給婦女爭取權利的節日。
為了給女性爭取與男性一樣的工作條件和社會待遇,一百多年來女性不知為此付出了多少艱辛和犧牲。
然而,正是這樣一個為婦女爭取權利的節日,結果卻被中國女人演變了一個跟老女人劃清界限的購物節。

當然,這不僅僅只是中國女人一手導演的傑作,更是商家與男人的合謀。
商家希望女人做女神,這樣就能財源廣進;男人奉承女人做女神,這樣就能使其喪失獨立。於是,原本只是人的女人,搖身一變成為了“神”。
女人,一旦成為男人供奉的“女神”,當然可以理直氣壯地要求男人供養自己。於是,世上最動聽的情話從“我愛你”變成了“我養你”。

女人變女神,這背後有那些“貓膩”?


也正因如此,婦女節這個爭取女性權利的節日,成為女神節和購物節的根本原因。
商家和男人合謀給女人戴上“女神”的王冠,看似抬高了女性的地位,實則卻使其喪失了好不容易爭取而來的獨立性。
曾經的女人,為了爭取與男人一樣的工作而付諸努力,好不容易爭取到了一個婦女節;如今的女人,卻要跟婦女劃清界限,要成為一個不用上班的女神。
男人跪舔女神,看似臣服女人,其實卻是在給女人下套,一旦女人戴上“女神”的王冠,從此便無法再拿自己當婦女同等看待,更遑論去跟男人競爭工作!
是女神,就該安安靜靜地過著衣食無憂的優渥生活,享受歲月靜好,至於那些風雨兼程、熬夜加班,理所當然地交給跪舔女神的男人。
可是,如果一個女人連工作都沒有,一旦年老色衰,這些之前被男人供奉的女神又何以自處?
對此,以“女神”自居的女同胞們不可不警醒。畢竟,真神只有一個,女神太過氾濫,終究會有貶值的一天。
作者:胡賽萌,好果文化創始人,知名評論人,曾在新聞晚報、教育時報,BBC中文網,聯合早報等國內外知名媒體發表評論文章。公號:好果胡賽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