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利音樂學院:作曲寫歌創作入門第一課3

伯克利音樂學院:作曲寫歌創作入門第一課3

第一課:歌曲之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顯然,你的一個任務,也許是作為一個詞曲作者的主要任務,或者,即使不算首要任務,也是任務之一,就是讓聽者保持興趣,從歌曲的一開始一直到結尾,這需要花時間慢慢來達到這樣的層次,你不需要再歌曲的第一段中就表達出所有,實際上,確實不應該在歌曲第一段就把話說完,因為,假如你這樣做了,會怎麼樣呢?這首歌就結束了,而歌曲剩下的部分就只有重複(同樣的主題),所以,當你寫歌的時候,你要找到自己的節奏。你展示給聽眾的是一個完整的描述過程,在整首歌的時間內都持續吸引著聽眾,著才是一個創造者需要嘗試去做的,當作者在自己的工作室裡,創作歌曲的行進,可能會用這樣一種形式的動機,有些作者比較習慣這種:從第一段開始,沒有使用很多也去的伴奏,調子也比較低,然後,第一段副歌,情緒上升了一些,可能有段背景和聲,或者有段大提琴什麼的,然後是第二段,相比副歌而言,這段的情緒緩和一些,但是仍然比第一段的時候強烈一些,然後是第二段副歌,定音鼓出現,可能有四個人聲和聲,然後,副歌又開始,到一個銜接的部分,情緒一直上升,上升,上升,進入副歌的高潮部分,倫敦愛樂樂團,摩門會幕合唱團,所以的一切在這個時候達到高潮,這就是作者要做的,但是如果你的歌,如果你的填詞,在第一段就把所有東西都表達出來了,而其他部分只能是被作者做簡單的重複提升,把同樣的內容反覆的表達,不只是在重複表達同樣的思路,而且沒有新的思路呈現出來,只是用即有的東西來配合歌曲逐漸走向高潮,實際上作者一定要這樣做,作者的任務就是創作出這樣的過程,做到了這一點的歌,差不多就可以稱為是一首好歌了吧。

所以,讓我們來談一下這種“過程”的創作吧,這樣的過程是如何實現的,記住你的歌來自英國主題,包含著你想表達的內容,然後建這個主題是如何發展的,現在讓我們來找找,找一張相對直白的主題,你見到一個戀人,昔日的戀人,向她打招呼,“你過得怎麼樣”,你看起來很幸福快樂,你內心也像你看起來的一樣幸福快樂嗎?一切都好,生活順利?我不是要窺探隱私,我也無意冒犯你,我只是想知道,只是想知道

伯克利音樂學院:作曲寫歌創作入門第一課3

這是你的第一個框架

現在看一下這幾個框架,這實際上就是我是如何發展一個動機的,注意,第一個框架包含的內容很少,下面銜接第二個框架,第二個會豐滿一些,第二個必須要豐滿一些,因為,它要能夠包含第一個,再加上一些想在第二部分表達的內容,然後,第三個框架是最大的,最豐滿充實,因為它只是要包含它自己要表達的內容,還要能包含前面兩個。

在美國,說到團隊合作的時候,有一種表達方式,叫做“跳出慣性思維”,這當然不是真的,但是“跳出慣性思維”,我們作為某種意義上的“藝術家”,要反其道而行之,我們需要固定的創作套路,一定的套路總是必須的,好吧,也想套路不是必須的,但是套路是存在的,現在,這是我的第一個框架:

你真的快樂嗎?(我想真的答案。這是這首歌的主題)

然後我們看第二部分:當你離開我的時候,你知道嗎?你那麼快的和他同居,當我出去的時候,你曾經邀請他到你的住處嗎?還有,你一直放在梳妝檯上的那張我和你在柳樹下拍的照片,你把它收起來了嗎?其實現在那真的已經不重要了,但是我還是想知道

現在,第二個“我只是想知道”,包含了比第一個只談到了“你看起來很快樂”更多的含義,這樣,我們可以說第二個更豐滿一些,我比較喜歡這樣的作品,主題在第二次呈現的時候被昇華、充實一下,包含了更多的意義,這樣,你可以發現,第一個框架“嗨,你看起來很快樂”,已經用這樣一種方式被第二個框架包含了:“你騙過我嗎?”我只是想知道。

這樣,作品的主題,中國展示的過程裡我們越來越近了,然後,第三個框架也許可以這樣:

“當我們剛開始在一起的時候,我這樣說過,我希望能夠有機會告訴你我的一切,也希望你能告訴我你的一切,我希望我們之間是一種開誠佈公的關係,你可以告訴我他的存在的,實際上我並不是要試圖阻止你,我只是想知道”。

現在,我們已經呈現了這首歌的全貌,至少在我看來,最主要的主題,關於真誠的關係等等,是最終的主題,我要表達的最後一層意思,但是注意到我通過注意的過程在表達它,第一層,第二層,直到最後一層,沿著這樣一種作者的思路,這樣,作者創作到了高潮,音樂的高潮,作品的高潮,直到這首歌結束,主題包含了最有意義的兩點,這兩點結合在一起以後,一切顯得那麼美好,當作品需要展現一種寓意,但是卻不逐漸升華主題的時候,他看起來可能就只有聲音和情緒,卻顯得無意義。

並不是你寫的每一首歌,每一句歌詞,都需要這樣,因為並不是你寫的每一句歌詞,都是這首歌的重點,但是在某些你寫的歌,或者你要表達的主題,或者你有這麼一段歌詞,包含了你要傳遞、表達的信息的時候,當你希望聽眾能夠注意到你想要表達的東西的時候,想一想我說的這種創作過程,越來越豐滿,每一次都這樣過一遍,試想一下,這種構造、越來越豐滿的,思路的意圖,那麼,主題是怎樣被昇華的呢?有時候,時間上的發展就是昇華,所以,我們可以這樣,寫第一段,第一段可能是這樣的:

我曾經很孤獨,然後我遇到了你,現在呢,一切真美好,愛啊、愛啊、愛啊

現在,當我把第一段寫成這樣的時候,我真不知道,第二段能怎麼寫,那,也許我們可以把這個主題分開來表現,分成幾層意思,把第一段寫成大概這樣:

在我青春年少的時候,或者在我遇到你之前,我是那麼的孤獨,我把我的時光消磨在,對愛的思考,憧憬,渴望,希冀上,愛啊、愛啊、愛啊

現在,我遇到了你,我們走到了一起,一切充滿了快樂,坐在柳樹下面野炊,遠望著湖面上的野鴨,愛啊、愛啊、愛啊,鳥兒和我們,愛啊、愛啊、愛啊,真希望時光可以永恆,我們會在愛的包圍下,一直,一直這樣度過一生,愛啊、愛啊、愛啊

這樣,我們描寫了過去,現在和將來,作為這首歌發展的動機,而不是像剛才那樣去創作,直接寫我很孤獨,我遇到了你,然後你在我身邊,我真幸福,所有的愛啊、愛啊、愛啊,這首歌這樣就沒法寫下去了,至少沒那麼容易寫下去。所以,過去、現在、將來的結構,是發展主題的動機。

或者,也可以這樣寫:

你是那麼的迷人,我是那麼愛你,我們在一起真好,愛啊、愛啊、愛啊

現在我又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了,但是注意一下,在這個第一段裡,我描寫了你,也寫了我,還寫了我們,如果我們把這幾點分開來寫呢?我可以這樣開始:

你那麼迷人,金髮垂肩,映襯奶白的膚色,秀色可餐,愛啊、愛啊、愛啊

我長久以來一種尋找,一種初戀般的關係,讓我可以做我所選,而你,將會一種沉浸在愛情之中,愛啊、愛啊、愛啊

我曾愛過的人,我依然沒有忘記,卻只保留在記憶中塵封的角落,讓我們永遠相伴,愛啊、愛啊、愛啊

這樣,情感在向前發展昇華,你,我,我們

這樣就有了推動主題發展的動機,所以,儘量不要一下說完所有的內容,展開主題的時候,要按照這樣的框架來逐漸展開昇華,多想想應該怎樣昇華?應該怎樣向前推進,這樣之後我們就做到了按照結構化的思維方式來創作,後面的內容,我們下次再繼續談。

伯克利音樂學院:作曲寫歌創作入門第一課3

伯克利音樂學院:作曲寫歌創作入門第一課3

伯克利音樂學院:作曲寫歌創作入門第一課3

伯克利音樂學院:作曲寫歌創作入門第一課3

伯克利音樂學院:作曲寫歌創作入門第一課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