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嚇人!競爭對手突然調價了,跟還是不跟?

面對競爭對手的調價,我們應多一些理性。

真嚇人!競爭對手突然調價了,跟還是不跟?

理性決策:遇到競爭對手調價不要義氣用事,要周全的考慮競爭對手的調價原因,然後作出理性的應對決策。通過市場人員反饋:競爭對手為什麼會調價?競爭對手調價對企業的佔有率和利潤有什麼影響?競爭對手是暫時調價還是永久調價?其他企業是否會做出反應?瞭解清楚這些問題之後,在考慮如果我們做出反應,競爭對手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置之不理:如果我們瞭解競爭對手的調價只是一次偶然性的價格變動,我們完全可以採取置之不理的做法。比如:有一家企業繞開經銷商環節,直接對終端消費者讓利,但終端消費者並不領情,經銷商對產品又破口大罵,這顯然是一次盲目的調價,我們只需靜觀其變,而不急於跟隨競爭對手調價,那正好中了競爭對手的圈套。

絕地反擊:如果競爭對手調價確實已經影響到了我們的市場佔有率和消費者購買率,那我們必須進行絕地反擊。要麼出同樣配置的產品價格比競爭對手還低;要麼逆向定價調高我們現有產品的價格;要麼在競爭對手放棄的渠道環節上加大支持的力度。保持不同市場、不同渠道、不同產品、不同消費客層的價格彈性,以同類產品對同類產品應對對手的價格調整。

調價注意事項

真嚇人!競爭對手突然調價了,跟還是不跟?

調價要師出有名:不管是降價還是提價都讓人產生猜忌,沒有名分的降價,消費者會講“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沒有名分的提價,消費者會講“你怎麼不去搶銀行啊”。降價的理由大都冠冕堂皇,真給消費者帶來實惠,消費者自然歡迎。提價的理由卻顯得冷冰冰,很多企業都是下一個通知,原材料價格上漲產品價格上漲,蓋上公章就算昭告世界了,不如我們在產品上做一些讓消費者感覺到更大價值的差異,然後以新性能升級告知調價原因。

調價要注意時機:降價都選擇在銷售比較淡的時候,但消費比較淡的時候即使你降價也帶動不了多大的消費衝動,我一般將降價時機放在淡旺季轉變的時點上,這個時點要從往年的銷售數據中分析出來,而不是靠著對市場的感覺去做。漲價當然要在供不應求時最為合適。

調價要周密策劃:調價時必須對後續影響考慮在內,比如:我們策劃一個抵金券,預交1000元現金抵貨款3000元,我們就要考慮這樣算下來給渠道商的折扣是不是夠有吸引力?公司在利潤上有沒有損失?競爭對手要達到這個力度是否容易?我們採用什麼樣的形式能更好的做到名利雙收?競爭對手可能會採取什麼樣的應對策略?

調價要注意幅度:我們撿到75塊錢與丟75塊錢的心理是完全不一樣的,撿錢每次撿到25元,撿3次我們很高興,如果我們丟25元,丟三次比一下丟75元更痛苦。降價時少數商品大降價,比多數商品小降價效果好。提價時,價格一步到位漲上去要比一步一步的往上加錢更容易讓客戶接受。另外,發揮產品組合優勢,強化消費者重量(配置)敏感性,弱化價格敏感性。比如:奶粉500克,定價9.3元;而450克定價8.5元。

調價要注意通知:好消息要提前告訴客戶,壞消息要事後告訴客戶。比如:我們常在降價之前提前先通知渠道成員,訂貨再等等,過幾天可能要降價,渠道成員會感激你提前的情報。我們漲價時也可以提前告訴消費者,您要買抓緊,過幾天就要漲價了,在漲價後告訴客戶這次漲價的理由,即使已經購買的客戶同樣會感激你的提前告知。

真嚇人!競爭對手突然調價了,跟還是不跟?

消費者“不記苦勞,只記功勞”,你多麼用心,你的成本多高跟消費者似乎沒有多大關係,消費者需要用有價值的產品,有價值的產品變現還需要臨門一腳的促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