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盛世下的暗流湧動

大人物爭權奪利,小人物苟延殘命。這就是《長安十二時辰》的真相。即便不瞭解這段歷史的人,也能看出大唐註定的衰亡。一幕幕活劇背後的推手究竟是誰呢?無外乎有三個:聖人,太子,安祿山。我們依次來分析。

長安十二時辰:盛世下的暗流湧動

一、聖人的真面目。

天寶三年,李隆基年近花甲,鬚髮皆白,飄逸灑脫似天外之人。然而,經過幾十年宮廷你死我活鬥爭的李隆基比任何人都看重皇權。他的一生,圍繞著至高無上的皇權與無數人爭奪過。他知道,只要自己稍有鬆懈,頃刻之間就會大權旁落,自己也將死無葬身之地,而牢牢掌控著權柄,別人的性命,可以任由他予取予求。

所以,當右相建造大使館謀地害命,李隆基只關心那來使是否滿意,畢竟這關乎著大唐的臉面和國威,和長安的輝煌。死幾個人又算什麼呢?

作為最高統治者,聖人佔盡了資源,他所要做的,不過是在權力派系間搞好平衡就好,搞好權力平衡,他就可以把最高權力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李必當然是能看出其中奧妙的,他又何必打破這種平衡?

長安十二時辰:盛世下的暗流湧動

二、兩面三刀的太子

太子很像他的父親。李必為脫身,安排右相與太子見面。得知右相拿到了證據佔了先機,先是冷嘲熱諷,而後得知可以籍此翻盤,馬上以禮相待。這種兩面三刀與元載何其相似乃爾。

長安十二時辰:盛世下的暗流湧動

三、老謀深算的安祿山

安祿山這個人,儘管在劇中出場很晚,但是在大唐由盛轉衰的過程中,絕對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安祿山的眼中,謀刺右相,破案不力,這些都是可以羅織到太子身上的罪名。既打壓了太子勢力,又刺探了大唐的虛實。這一場場圍繞長安城展開的活劇,背後若隱若現的是安祿山的黑手。

裝瘋賣傻,寡廉鮮恥,蟄伏多年,一朝出擊,致人死命。安祿山的隱忍和毒辣,無人能及。所以,即便是李必,也沒能阻止“安史之亂”的發生。

請輸入圖片描述朝堂之上,太子與右相權謀相爭步步驚心,市井當中張小敬追兇環環相扣。訛詐,交易,詭計在大唐盛世掩蓋下的暗流湧動。

正元節的夜晚,剃頭匠帶著小女兒出門看花燈。這是屬於市井百姓,凡夫俗子的快樂,誰能拒絕?誰有權利讓他們拒絕?所以,當曹破延勸他們不要出門並沒有奏效。小女孩笑得那麼開心,燦爛。卻不知這長安城的火樹銀花的絢爛之下,是怎樣一片滿目瘡痍的世道人心。大唐盛世,正在遠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