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再現“底部聚會”,反彈越迫切,結果越失望

有一種說法叫,看股市如同遛狗,最終的方向看得清,但是狗的路線卻捉摸不定。你帶著狗走了一公里,狗可能走了三、四公里,你的路線就是趨勢,狗的路線就是行情,把握住趨勢,不一定把握住行情,看的清趨勢,不一定能守得住底線。

美股在特朗普的不穩定中又創了新高,牛市有持續的勢頭,真正的風險應該正如特朗普說的那樣,要看自己的總統之路如何,因為政策的決定因素是人,人走則政熄。相反A股在平穩之中,一直都不清楚自己的底在哪裡,搞不清自己的底線。

近期隨著A股表現不佳,各種底部論又出來了,先是李大霄的“心繫散戶,徹夜不眠”的“青春底”,然後是各路財經網紅的支持,券商研報的戰隊,都試圖努力把A股的底給定下來。

一個多月來,我很少寫股市的一些看法,因為看了很多,翻來覆去覺得沒什麼寫得,自己又沒什麼倉位,沒有寫的依據,看到“上將潘鳳”的戰斧早已飢渴難耐了,也想說下自己的看法,不過我希望自己能更像“華雄”一點。

底部是看不到的,就像你不知道狗會落後你身後多遠,但是隻要你繼續往前走,狗可能很快就追上你。現在有人出來定義底部,我覺得沒有什麼原則性的不對,但是過於簡單。

簡單的理由是因為拿宏觀經濟、多空實力來對比說明股市是很牽強的,是一種直覺的迷信,缺乏合理準確的邏輯分析,更多是恐懼時貪婪,貪婪是恐懼下,所謂的逆向操作,當然這也是一種直覺。

我們常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但是事實告訴我們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美國經濟每年一兩個點股市卻很繁榮,中國經濟高速發展,股市卻很羞澀,應該說股市是在經濟繁榮中衰退,在經濟衰退中成長。

我還是相信晴雨表這個說法,唯一合理的就是股市和經濟有關聯性,但是表現時間不同。原因我也分析了下,A股終究還是散戶的市場,一個人面對的人越少,喜怒哀樂就表現的越真,情緒就越不穩定,A股是典型的情緒市場,情緒市場的特點就是情緒反應要到位,所以我認為現在有人出來說底原則上沒錯,但操作時機上依舊過早。

情緒市場反應到位的體現就是看到很強的不確定性,有較大的跌幅和漲幅,所以A股難有平緩的底部。目前A股在下跌幅度上有明顯的收縮,像是要立足反彈,但我覺得這正是情緒表現還不充分的表現,還需要進一步釋放。

如果很多人的想法是,堅持一下,就能看見“魚肚白”的話,那麼這個時候操作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逆向操作,也就是現在聽信專家的話,是聽早了,市場可能進一步向下,你也會更加失望。

股市再現“底部聚會”,反彈越迫切,結果越失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