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门的世界》:不做虚假世界的囚徒,勇敢追寻生活的真相

现实不意味着真实,它可能是虚伪的影子。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身边的一切都是假的,你会选择相信还是装作一切都没有发生?如果和你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亲密的爱人甚至是家人都是演员,只有你是真实的,你会选择逃离还是继续生活下去?

如果你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幸福美满的家庭,从小到大遇到的都是好人,你生活的环境没有黑暗、没有不公、没有焦虑,但你知道它是假的,你会亲手撕开生活的真相吗?

一部1998年的电影《楚门的世界》会带我们一步步发现这世界的虚假,带我们揭开生活的真相。

《楚门的世界》:不做虚假世界的囚徒,勇敢追寻生活的真相

电影主人公楚门从婴儿到成人30年里一直活在摄像机下,从他出生开始,导演就为他度身定制了一部全天候24小时360度无死角实景真人秀,他身边的所有人包括家人、爱人、朋友都是演员,他每天的生活都是被安排好的,并且通过电视机向全球观众同步直播

毫不知情的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真相,于是他想尽各种办法想要逃离,终于他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和导演给他设置的重重障碍,逃出了虚假的生活。

故事是夸张的,导演的想法是疯狂荒诞的,但这种极度疯狂夸张与荒诞之下折射的恰巧是现实生活的缩影。

人生如戏,每个人都在尽力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楚门的生活应该是所有人都向往的,他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爸爸妈妈感情和睦,对他关怀备至,他有一个温柔善良的妻子,他的妻子连对他生气都是微笑的,他的同事们是友好团结互助的,从未刁难过他。

《楚门的世界》:不做虚假世界的囚徒,勇敢追寻生活的真相

这一派祥和下,谁也不会想到这一切会是假的。因为每个演员都在尽力扮演自己这个社会角色最完美的形象。

电影里的角色如此,现实生活又有何不同?《奇葩说》里一期辩题《父母离婚要等到高考后吗?》,因为观众请来的都是做父母的人,所以这道辩题的结果是他们本能的选择:为了孩子的成长,要学会忍耐,学会等待。于是他们要为孩子营造了一个虚假的家庭和睦的氛围,因为他们在努力扮演好父母的角色。

当远离了家庭,走入了社会的工作岗位,又进入了另一个虚假的秀场,战战兢兢、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角色是职场小白,领导面前阿谀奉承、积极表现,私下里插科打诨、颐指气使的是职场老油条;雷厉风行、忙前忙后、思维永远高度集中的是职场大BOSS。

我们在这些社会为我们设定好的角色里,尽力表演好自己的每一个行为举止,让其尽量贴合这个角色应该具备的特征,表演到最后我们或许都忘了哪一个是真正的自己。

人生如戏,在社会的角色扮演里,我们或许已经失去了感知真实与虚假的能力。

媒体入侵生活,加重了生活的虚幻表达

《楚门的世界》不是对生活的真实记录,而是被媒体包装过的真人秀节目,楚门每天走着一样的道路,遇见着一样的人,说着相同的话,做着相同的事情,每一个成长阶段要经历什么样的事情,都是导演事先安排好的。

为了把他困在这座小镇上,在他10岁的时候安排他的父亲在海中溺水身亡,让他对水永远恐惧,他意外的喜欢上了群众演员丝薇雅,导演便找人假扮他的父亲,把她强行带走。

《楚门的世界》:不做虚假世界的囚徒,勇敢追寻生活的真相

《楚门的世界》是现代传媒的极端表现形式,却反映的是相同的本质——一场被商家精心加工过的以真实的人为题材的娱乐盛宴。

现如今市场上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每一个真人秀都带有巨大的话题讨论度,剧本、剪辑、放大明星的缺点、争议点,吸引观众的眼球,引发舆论的爆点,赚取丰厚的利润。

《妈妈是超人》里,梅婷就因为节目组的“安排”惨遭网友痛批,有两个孩子的梅婷在家里一般是阿姨带孩子,平时虽然没有太多的经验,但是基本照顾孩子的能力还是有的,但是节目组为了制造她成长的反差,千叮咛万嘱咐要她“收敛一些”,而且剪辑里故意放大她的没经验,引发网友对这个“不合格”母亲的强烈不满。

《楚门的世界》:不做虚假世界的囚徒,勇敢追寻生活的真相

我们身处一个被信息包围的时代,而这些信息大多是通过传媒的渠道分享给我们的,现代传媒形式五花八门,商家为了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更是绞尽脑汁杜撰剧情,让观众信以为真,参与进来并且享受其中。

不得不说,人们在现代传媒无孔不入的影响下,越来越不自觉地把传媒所呈现的虚拟环境当作真实环境来看待。

不做虚假世界的囚徒,请勇敢追寻生活的真相

既然是演戏,就一定会有破绽,影片中楚门发现开车时他的一举一动收音机直接播放、有人在调控人员;妻子总是无缘无故就微笑着打广告;电梯里有人却没有墙,全部都是道具。

《楚门的世界》:不做虚假世界的囚徒,勇敢追寻生活的真相

楚门把所有事都串起来,他在真实生活中寻找不真实,偷偷去妻子的医院看她到底做什么工作、观察道路上行人、汽车的行踪,最后发现所有人都在围着他转,他去哪里,道具就摆到哪里。

他发现真相后,自己在地下室挖了一个洞,趁着晚上出海逃走了,导演为了让他知难而退,启动了“暴风雨”模式,但是楚门战胜了内心对水的恐惧,撑到了导演暂停装置,最后他勇敢地踏入了这三十年来他从不知晓的真实世界。


《楚门的世界》:不做虚假世界的囚徒,勇敢追寻生活的真相

虚假的世界一般都能迎合人的心理需求,让人内心麻痹,即便感知到了异样,也没有继续探究的勇气和动力,那么我们如何能像楚门一样成功逃离呢?

  • 首先,洞察力、思辨力是利器

任何人为设计的事物都不是无懈可击的,一定会有破绽,学会观察和分辨人和信息是一项重要的能力。通过媒体途径获知的信息都是经过加工的,盲目轻信就会掉进被提前设计好的陷阱。

翟天临因为“知网”二字漏了破绽,被洞察力和思辨力强的网友找到了知网查重的证据,找出了真相;江一燕因为一张证书漏了破绽,被搜索力和知识丰富的网友顺藤摸瓜查出了违章建筑,破了她的人设。

《楚门的世界》:不做虚假世界的囚徒,勇敢追寻生活的真相

保持怀疑精神,学会思考人和事的两面性,真相就快离你不远了。

  • 其次,打破常规、举一反三会事半功倍

楚门不按常理出牌,不按照平时路线上下班回家,突然改变路线让演员们措手不及;跟踪妻子到医院查探她的工作,也让医院里的演员手忙脚乱,出了纰漏,让楚门发现了端倪。

重复的行为、重复的事情会让人陷入惯性思维,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应当,即便有任何异样,也会自我合理化,但是懂得打破常规的人,恰巧能发现常理之外的真实世界。

上文提到的《奇葩说》辩题《父母离婚要等到高考之后吗?》,大多数父母选择营造虚假的家庭和睦来欺骗孩子,但是只要孩子发现异样,在特殊的时间去观察父母,父母的戏是演不了24小时的,真相迟早会被发现。

虚假的世界不能发生太多的意外,所以打破常规,就会接近真相。

  • 最后,我们要有勇气追寻真相

虚假能够满足人内心的欲望,真相往往会毁了人的美好幻想,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因此能够选择去追求真相是一种勇气。

编剧周梅森编写的《人民的名义》是他在老家江苏徐州挂职当官时酒桌上的所见所闻,是他到监狱里与“真实人物”开座谈会,采访出的真相。他说这部剧他最满意的地方在于,“我最大限度写出了真相,以及它深刻的社会内涵。”

《楚门的世界》:不做虚假世界的囚徒,勇敢追寻生活的真相

追寻真相可能要与权利抗争、与利益博弈、在内心的舒适圈中挣扎,所以真相永远只能被少数有勇气敢追寻的人看见。



影片最后,导演对楚门说:“外面的世界比我虚构的世界更不真实,同样充满谎言,同样虚伪。”楚门回应:“以防我再也看不到你们了,在这里预祝你们午安和晚安。”

楚门的世界是导演和观众们制造和关注的一个虚假世界,楚门走后,没有人再会关注他,他回到了自己正常真实的生活,导演和观众又继续投入到下一个剧情中了。

所以生活的真相也许就是勇敢地做自己,即便世界都是虚假的,还有你是真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