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未來,靠譜嗎?

(本文大概:1262字 閱讀需要: 4分鐘)

《失控》中提到有關預測未來的內容,感到十分有趣,也從中受到一些啟發,一起預測一下未來。

問題座標系

在預測未來之前,需要先建立一個問題座標系。將問題劃分為兩類:表面複雜、內部複雜,分別以它們作為兩條軸線將問題化為四個象限,逆時針分別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象限,即:表面和內部複雜、表面簡單內部複雜、表面和內部簡單、表面複雜內部簡單

預測未來,靠譜嗎?

問題座標系 (圖片源自作者製作)

用這樣座標系套一下物理中的問題。生活中的運動問題屬於第一象限,預測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是比較困難的。不過,物理學家一直都在解決這樣的問題,將複雜問題簡單化,希望通過一個定律或公式就可以表示清楚。比如牛頓第二定律:F=ma,這樣就將第一象限問題轉化到第三象限,由內部和表面複雜變為內部和表面簡單。而量子力學可以解決了第二象限問題,電子繞原子核運動表面簡單的問題,而內部情況需要求解一個薛定諤方程太複雜。

預測未來,靠譜嗎?

問題座標系四象限分佈 (圖片源自作者製作)

那麼就剩下最後一個第四象限了,表面複雜內部簡單的問題,似乎這塊可以用來預測未來。

輔助線——時間

對於預測未來屬於解決第四象限的問題,需要加一條輔助線——時間。從時間的角度切分一下未來,未來是指100年後,1年後,1小時後,還是下1秒鐘呢?

當一個籃球飛過來時,人會本能預測球的軌跡,作出回應:躲開、將籃球接住或擊飛。這就是預測未來,不過這個未來是1秒鐘的未來。因為短期未來可測,長期未來很難或不可預測。自己前一陣開啟一個自稱“穿越計劃”的計劃,親身感受到,預測未來極難,不過時間這條輔助線可以起到很好的幫助。

預測未來,靠譜嗎?

未來之路 (圖片源自作者拍攝)

現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算法也許可以幫助人們預測未來,不過目前還是有限的。比如現在的商品推送,想預測一個人的需求是很難做的。今天智能算法可以根據搜索,明天會推送一個藍牙耳機。不過它卻無法算出10年後,你希望買一輛車。

預測未來,靠譜嗎?

蝴蝶扇動的翅膀

書中提到了混沌理論,首先百度一下混沌理論。它是一種兼具質性思考與量化分析的方法,用來探討動態系統中(如:人口移動、化學反應、氣象變化、社會行為等)必須用整體、連續的而不是單一的數據關係才能加以解釋和預測的行為。混沌理論似乎太專業了,那就可以簡化為蝴蝶效應:南美洲的一隻蝴蝶扇動翅膀,會引起美國一場龍捲風。

一個微小的變量可以引發連鎖反應,對事件結果產生巨大影響。這也是未來難預測的主要原因。在《盜夢空間》中,提到意念就像病毒一樣,具有高度感染性。同樣,在預測過程中,無法知道某一個變量是具有傳染性的病毒意念。

書中提到美國軍事的一項內視行動,在戰爭前根據雙方的軍事信息,提前模擬各種戰術。到了真正的戰場上,需要像演員按照劇本表演。這倒十分像一款遊戲——紅色警戒。一個是殘酷戰場,另一個策略遊戲。不過,模擬技術可以提供一個預測未來的思路。如果主動預測是一種“攻擊未來”的遊戲,那麼模擬可以理解是一種“防守未來”遊戲,以此應萬變

預測未來,靠譜嗎?

VR遊戲

5G技術近在眼前,人工智能、VR技術、移動互聯網等結合,也許會讓預測未來逐漸變靠譜。未來已來,也許每一個人都在座標系中,輕輕畫上一條時間的輔助線,採用一套化繁為簡的算法,在時時刻刻預測著未來

預測一下明天會發生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