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拟立法建立医院安检制度

3月26日,《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草案)》提交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审议,引发各界关注。伤医案频发,如何有效保护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规定(草案)》坚持“小切口”立法,按照医警联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共同维护的工作原则。这件事要做好,不是单靠医院或者卫健委就可以做到,医警联动,势在必行。

*采取新举措:

1.对门诊、住院部等区域开展安全巡查,对急诊等重点区域24小时值守,重点部位配备一键报警装置。

2.建立安检制度 ,发现携带管制器具等应立即报警。

3.医院应当采取就诊人员总量控制措施,推行实名制预约挂号,改善诊疗环境,提升就诊体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4.赋予医务人员避险保护和医院有条件暂停诊疗权利。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受到暴力威胁时,可以采取避险保护措施,回避对就诊人员的诊疗。

*预防措施:

在二级以上医院设立警务室。负责人兼任医院保卫部门副职。

*明令禁止行为:

严禁殴打、伤害医务人员等行为 携禁带物品进医院将被处罚。

*处罚措施:

违反规定,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携带禁带物品进入医院,不听劝阻拒不寄存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收缴,并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

涉医处罚情况共享到公共信用信息平台。

*免责条款:

医院治安保卫人员因正常履行职责给不法行为人造成损害,符合法定免责条件的,依法不承担责任。

《规定(草案)》非常细致和人性化的设计了医院安全防护体系,一旦通过必将对医务人员形成有力保护。也有可能引发全国各地仿效立法。

建议:

建立制度有效保护医务人员人身安全,一定会得到民众的广泛支持。但伤医事件背后隐含的医患矛盾也是决策者们不可回避的问题。

因此,彻底消除此类事件,一方面出台类似立法,另一方面还是要加强医患矛盾调研,梳理矛盾根源,改革完善现行医疗体系和医保制度,从根本上消除滋生矛盾的土壤,让医生放放心心诊疗,让病人满满意意看病!

北京拟立法建立医院安检制度


北京拟立法建立医院安检制度


北京拟立法建立医院安检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