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訴京東,生存or練攤,哪個重要


神舟訴京東,生存or練攤,哪個重要



就在疫情一切向好,大家滿心期盼迴歸正常生活之時,2月20日,神舟電腦往微博上丟了個小炸彈,宣佈起訴東哥的京東,理由是京東長期拖欠神舟電腦近3.4個億。

神舟的董事長吳海軍也站出來添一把柴,認為起訴京東,屬於“欠賬還錢,天經地義”。


神舟訴京東,生存or練攤,哪個重要


乍看這事與疫情沒啥關係。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疫情對於所有企業的經營銷售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哪怕是作為巨無霸的京東。

在此案爆發以前,很多人會覺得這次疫情對京東會是利好,因為實體商業體已經大多歇業,而淘寶天貓受物流所困,具備自有物流完好無損的只有京東。

但是實際情況是,疫情之下,幾乎所有人均在家封閉,維持簡單生活,購物慾望已經大大降低。

同時在物流端,即使京東具備自有物流系統,但因為受復工受阻的影響,其物流速度也明顯降低,在京東App上大部分商品已不見京東標誌性的“次日達”,而類似於神舟這樣的3C產品,送達期限更是可能長達7天以上。

因貨物積壓導致的資金吃緊,那麼,這份風險京東自然要轉嫁到供貨商身上去,去找更軟的柿子來捏。

神舟是那個軟柿子嗎?

其實跟平臺來比,作為供應商,誰不是軟柿子?特別是像神舟這樣的硬件供應商。

神舟的定位基本可以理解為電腦圈的小米,一直走的都是性價比、低毛利的路線。

這就意味著保持現金流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快進快出,而且電腦手機這些3C產品單價高、換代快,稍微有點庫存積壓,無疑就是致命的。

但在這個檔口跟京東公然撕破臉皮,對於神舟來說也絕對不是鬧著玩的,代表著現在以及將來很長一段時間都關閉了這個重要銷售渠道。

不過,也反過來證明一件及其重要的事:

我神舟特麼的快活不下去了!還會在乎在不在京東這攤位上做生意嗎?



神舟大戰京東這一齣戲,嚴格來說,目前還處在法院立案受理,具體案情如何,不得而知。

但通過查詢最高院裁判文書網上,發現起訴京東的案例是不少的,通過這些案例,我們或許可以對該案未來走向判斷些許端倪。

在這些案例中,向京東索賠金額接近“千萬級別”的有這麼一起,是一家叫做武漢仁愛公司起訴京東。


神舟訴京東,生存or練攤,哪個重要

這家武漢仁愛公司是九陽電器的銷售商,對,九陽就是那個生產豆漿機之類廚房電器企業。

從判決書看來,兩家的恩怨故事是這樣:

仁愛在京東上開店銷售九陽電器產品,京東的定價策略大家都是知道的,“多快好省”麼。

但是之所以讓消費者能“省”,這個錢並不是京東出,而是要轉嫁到供貨商頭上去的。

具體做法是京東與仁愛簽訂了一份《產品供銷協議》,裡面約定了一個叫“賬面毛利率保護”的東西。

就是說,如果京東開展促銷、團購、抽獎等等低價銷售活動時,導致京東沒法賺到利潤了,那麼對不起,經銷商你要把這個毛利率要給我,如果不給我,我京東有權在你的貨款里扣。

那麼仁愛與京東簽訂的毛利率保護是多少呢?高達13%。

13%是什麼概念呢?搜了一下家電行業的利潤率數據,總體來說,傳統家電經銷商的毛利潤僅在10-15%左右。

經仁愛計算,京東根據這個比例,在2016年度扣了940多萬的貨款沒有給仁愛。

這樣就不難理解仁愛為什麼要起訴京東。

你京東要促銷要團購,甚至是要低於進貨價促銷,但是所有的損失都要我供貨商這個中小企業單方面來買單,這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對,太不公平,仁愛也是這麼想的。

因此他們的訴訟策略是依據《民法通則》第59條規定的“顯失公平”的規定起訴,要求法院撤銷雙方之間這份不平等協議。

“顯失公平”是個挺虛幻的概念,那麼法院對於公不公平究竟是怎麼判斷?

最高人民法院曾在司法解釋中認為:

“一方當事人利用優勢或者利用對方沒有經驗,致使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明顯違反公平、等價有償原則的,可以認定為顯失公平”。

但最終,案件的主審法院北京市三中院並沒有支持仁愛要求京東賠償940萬貨款的請求,判了仁愛敗訴,理由主要是兩點:

其一,仁愛與京東的《產品購銷協議》已約定京東有權扣除“毛利率保護”的費用,但仁愛從來沒有提出異議,證明仁愛對費用是確認的。

其二,京東對於其他的經銷商也在貨款里扣除“毛利率保護”費,證明京東對於所有供應商“一視同仁”,並沒有讓仁愛處於不公平狀態。

所以,北京三中院認為京東扣除仁愛貨款“毛利率保護”的做法並不屬於法律規定裡的“顯失公平”。

可是,仁愛明明想伸的冤就是:京東利用強勢地位,導致供銷商們迫於壓力不得不簽訂《產品購銷協議》,從而京東對於所有的供應商都扣除高額“毛利率保護費”這件事不公平啊!

那麼判決中拿京東對於所有供應商一視同仁的“不公平”來證明這很“公平”,這是個什麼荒誕邏輯?

巧的是,仁愛訴京東的二審法院是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與神舟本次受案的北京市二中院有很近的地緣關係。

在這次神舟訴京東的案子曝光後,京東第一時間回應,是神舟違反《產品購銷協議》條款在先,所以導致其未結貨款被暫緩支付。

神舟訴京東,生存or練攤,哪個重要

神舟是不是也違反了“毛利率保護”的類似條款,我們拭目以待。

不過幾乎可以肯定的是,神舟或京東的出庭律師都會用盡訴訟程序權利,大概率上來說,該案的審理週期並不會短,雙方應該都做好打持久戰。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小企業對於類似糾紛,用訴訟手段解決此類問題的時候,應做這樣的思想準備:

要麼備足彈藥,戰鬥到底,企業經營狀態和現金流足夠支撐到訴訟結束。

要麼及時止損,認虧離場,快刀斬亂麻,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最怕的就是左右搖擺,猶豫不定。



其實,早在本月13號的時候,神舟董事長吳海軍就在微博說過,節後央行釋放流動性,但很難惠及到中小企業,並暗示過賬期被過度壓榨的問題。

興許是強哥並沒有get到吳總的暗示,才有神舟用起訴的方式艾特@強哥。


神舟訴京東,生存or練攤,哪個重要

令人諷刺的是,仔細翻一翻京東的財報,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利息一度是京東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神舟訴京東,生存or練攤,哪個重要

一方面是中小供貨商揹負超長賬期,常年冒著資金鍊斷裂的風險而惶惶不可終日。

另一方面京東等互聯網巨頭最愛搞的市場項目之一就是放貸+供應鏈金融。

當然,賬期和放貸之間有沒有直接經濟關聯,沒有證據,我們不敢亂說。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是從3C產品起家的,與神舟之間的合作至少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

同時,兩家還有密如蛛網般的投資關係,說親如兄弟貌似不為過。


神舟訴京東,生存or練攤,哪個重要

但現如今,既然事及生死,親兄弟咋了?親兄弟也要明算賬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