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婊”、“聖母婊”,是我們太苛刻了,還是壞人太多了?

樂樂在看視頻,突然問我,媽媽,綠茶婊、聖母婊是什麼意思,我不經愕然,他那麼小,就接觸這些詞了,我解釋說,這些詞的意思是那個阿姨很煩人的意思,樂樂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我在想是先有這些詞,還是先有這樣人。當年的情深深雨濛濛中的書恆,現在已經被打上渣男的名號,我不經想,當年覺得感動,是因為我們相信書恆是真心的,每個決定都是經過內心的抉擇對碰,我們也為之屏息。而現在被打上渣男的名號,是因為我們看得直接,過濾掉了他內心的戲份,是不是我們現在看待感情也變得直接了,所謂的好,就是表現得好?內心怎麼想的已經不重要了。是因為他本來就是個渣男嗎?他本身並沒有想過找備胎的意思,都是付出感情的,那個時代也還未盛行備胎。而我們現在看來,他就是渣男。

現在規定,小學是不給取侮辱性外號的,但我們不一樣,我們都給起了外號了。外表聖潔,內心邪惡。其實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點瑕疵,每個評價別人的人審視一下自己,做得也有不好的地方。但是為什麼現在這些新詞那麼多,是壞的人多了嗎?還是我們要求苛刻了?壞的人多了又是為什麼?我們要求苛刻了要不要審視一下自己?其實世界還是美好的,這些就是茶餘飯後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