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飲食到底是個什麼鬼東西?

編者的話:

生酮飲食最初用於治療兒童癲癇症患者,後因獲得部分健美運動員的青睞而“出圈”,如今更在普通大眾當中走紅,成了減肥“寵兒”。可是網絡上對生酮飲食的介紹大多零散和片面,因此小陳帶您更全面地瞭解生酮飲食。適合自己的飲食法才是最好的,全面瞭解飲食法的同時,也要全面瞭解自己,根據實際需要做選擇,切勿盲目跟風。


生酮飲食那些事兒

上篇:生酮飲食的前世今生


據說生酮飲食可以加速減脂、遏制食慾、提高運動表現,甚至有接近包治百病的奇效...這其中不免有言過其實的成分。

假如黃油和培根是“有益健康的食品”,很多人要喜大普奔…

畢竟,如果能夠以健康之名,頓頓大口吃肉(黃油煎培根撒碎奶酪配墨西哥鱷梨醬...三分熟雪花牛排加太陽蛋...),光是想一想都讓人流口水啊…

這也是許多生酮飲食推崇者給出的理由:通過攝入大量脂肪,同時儘量不吃碳水化合物,能夠促進身體健康、提高生活質量、提升運動表現、增強大腦功能,還能讓你擁有線條鋒利的八塊腹肌,可以當奶酪刨子使(笑)。

本文將帶你瞭解:

  • 什麼是酮類和酮症?
  • 生酮飲食怎麼吃?
  • 支持生酮飲食的證據和科研是怎麼說的?
  • 酮體補劑是否有效?
  • 生酮飲食或者酮體補劑適不適合“我”?

本篇文章閱讀指南:

如果你純粹出於好奇:

  • 這篇文章你就隨便看看。
  • 如果你想要改變身材以及/或者提高健康:
  • 不必瞭解文中的每一處細節,有大致概念即可。
  • 可以看看文末給出的建議。


一切要從大腦說起...

致電諮詢過PN客服的人可能認識琳賽(Lindsay),但她不僅僅是電話那頭熱情友好的語音客服。因為自身的經歷,她還是癲癇健康知識的積極傳播者。

癲癇是一種神經障礙,數千年前就有醫學記載。早在新石器時代,當時人類便有顱骨鑽孔以圖趕出造成癲癇發作的“邪祟”的做法,這種手術方法如今叫做環鋸術(trepanation)。

大約在公元前400年,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觀察一名癲癇患者足足五天,第六天時他發現,該患者在斷食後癲癇發作停止,他於是將這一發現記錄了下來。

約1400年後,也就是公元1000年,波斯名醫阿維森納(Avicenna)推測,過量飲食可能是癲癇發作的一個風險因素。癲癇的英文epilepsy就是阿維森納創造的,這個詞來自古希臘語的epilambanien(“奪取”、“攻擊”的意思,反映癲癇的突發性特點)。

時間來到1911年,當時巴黎有兩名醫生正嘗試用斷食療法治療兒童癲癇患者,同一時期,美國《體育文化》雜誌發行人伯納爾·麥克法登(Bernarr McFadden)宣稱斷食三天到三週可以包治百病。

那些試圖通過斷食或者限制飲食來治療神經障礙的先行者們,雖然沒有現代神經科學的先進工具和理念傍身,但是他們的努力沒有全白費…

如今我們知道,飲食干預有可能對癲癇以及其他多種大腦疾病產生影響。

但是,人類早已進化出強大的生命維持機制,我們的大腦和胃腸道有的是辦法確保我們不被餓死,這也意味著,斷食是痛苦的。

所以問題來了:

有沒有辦法既不捱餓,又能夠獲得同樣的好處?

生酮飲食:起源

1921年,發生了這樣兩件事情:

一:內分泌學研究者羅林·伍德亞特(Rollin Woodyatt)注意到,在某一種飲食條件下,人體內產生了與斷食時相同的化學環境,這種飲食的特點是碳水化合物含量極低,脂肪含量極高。

二:羅素·懷爾德博士(Dr. Russell Wilder)產生了一個疑問:

有沒有辦法既不斷食,又能獲得斷食的健康益處?

20世紀二十年代,懷爾德博士和梅奧診所(Mayo Clinic)的其他幾位醫生同僚一起,用他提出的“生酮飲食”做了一個實驗,而“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這個名稱也由此而來。受試者是一批患癲癇症的兒童。實驗發現,這些兒童患者採用生酮飲食法後,不但癲癇症狀減輕,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行為能力似乎也有提高。

隨後,生酮飲食治療兒童癲癇症的效用得到了數家知名醫學權威機構的證實,並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被寫入醫學教科書,影響了此後幾十年的醫學實踐。

進入21世紀,人口老齡化問題、身體對抗型體育項目的流行,以及現代戰爭等因素造就了新的一批可能需要生酮飲食的人群,他們是:

· 患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人,比如多發性硬化、帕金森氏症、阿爾茲海默式症等;以及,

· 因為爆炸或者腦震盪等事故而患創傷性腦損傷的人。

生酮飲食在過去主要作為一種治療手段,用於醫學領域。直到

健美運動員注意到了生酮飲食。

大約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一群醫療圈之外的人對生酮飲食產生了好奇,他們是一群健美(和健體)運動員。

對於率先嚐試生酮飲食的這些人來說,最重要的往往不是大腦健康或者壽命長久,而是明顯的肌肉線條。

他們發現,生酮飲食好像魔法一樣:餐餐都吃黃油、奶油和培根,同時還能維持漂亮的身材。

近幾年,生酮飲食再次翻紅

不僅是對塑形和運動表現感興趣的人,一些追求延年益壽和高品質生活的人也對這款經典飲食法產生了興趣,他們想知道:

“生酮飲食能不能幫我提高運動表現呀?”

“生酮飲食能不能為我延年益壽呀?”

“生酮飲食能不能讓我成為沙灘上的萬人迷呀?”

答案是——

看 情 況。

(你要是不喜歡這句回答,那沒辦法,因為這是事實。)

要知道答案為什麼是“看情況”,首先我們得了解:

什麼是酮症;

按照生酮飲食,現實中的一餐是怎樣的;

生酮飲食可能對哪些人有益,又可能對哪些人無益;以及,

這些對“我”意味著什麼...

首先來認識一下,生酮飲食的一餐是怎樣構成的。

生酮飲食怎麼吃?

我們知道生酮飲食的特點是“低碳水,高脂肪”,但如果完全用真實的食物來舉例,還是會過於複雜。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瞭解生酮飲食,這裡用表格給大家做一個對比:

生酮飲食到底是個什麼鬼東西?


和其他三種飲食法相比,生酮飲食有這些不同:

1. 生酮飲食不要求高蛋白質

其他三種飲食法規定的蛋白質佔比大致相同,只有些微的不一樣。

而生酮飲食法規定的蛋白質則少得多,通常只佔日均總熱量攝入的10%-20%。

2. 生酮飲食對碳水化合物的需求極低

PN的混合飲食主張攝入富含纖維、消化慢的碳水化合物,比如全穀物、豆類和莢果類、水果,以及澱粉類蔬菜。

原始人飲食對碳水化合物的需求可能稍微少一些(雖然人類早期的飲食其實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並且不吃穀物、豆類和莢果類。

低碳水飲食對碳水化合物的需求小於前兩者,但也允許攝入少量碳水化合物(主要是蔬菜)。

生酮飲食對碳水化合物的需求幾乎為零。大部分的生酮飲食推崇者會建議每天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僅10-15克。這個量約等於一個拳頭大小的胡蘿蔔,或者10-15顆葡萄,而且這是一天之內允許攝入的碳水化合物的量。

3. 生酮飲食對脂肪的需求非常高

PN的混合飲食建議每餐攝入1-2個大拇指體積富含脂肪的食物(比如堅果、奶酪、牛油果、橄欖油等),具體的分量根據體型、身體活動水平、以及目標再作調整。

原始人飲食和低碳水飲食對脂肪的要求大致相同,只有些微的差異。

這三種飲食法對脂肪的需求都可以叫做“適量”。但是有一部分基於原始人飲食的基本原則而誕生的飲食法對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需求非常低。

生酮飲食對脂肪的需求則非常高,甚至可以高達一天總熱量攝入的90%。

相當於,如果你面前有一份500大卡的菠菜蘑菇沙拉,按照生酮飲食的吃法,這份沙拉里需要含兩片大拇指體積的雞胸肉,並且淋三至四大滴橄欖油…嗯,味道應該很不錯。

4. 生酮飲食有很強的約束性

生酮飲食法是這四種飲食法當中限制最多的。

根據生酮飲食的規定,這些食物可以吃:

少量蛋白質食物,比如:

· 畜肉

· 禽肉

· 魚肉

· 海鮮

· 蛋

大量富含脂肪的食物,比如:

· 牛油果

· 椰果肉,椰子油,椰子汁

· 橄欖油以及其他食用油

· 堅果,堅果醬

· 培根

· 蛋黃

· 黃油

· 奶酪

非常少量且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的蔬菜,比如:

· 綠葉菜

· 十字花科蔬菜:西藍花、花椰菜、抱子甘藍、捲心菜

· 蘆筍

· 黃瓜

· 芹菜

· 番茄

· 辣椒

· 蘑菇

· 西葫蘆

這些食物不可以吃:

· 大部分乳製品(除了黃油和某些奶酪等富含脂肪的食品)

· 水果

· 穀物

· 豆類和莢果類

· 澱粉類蔬菜(比如紅薯)

· 帶有甜味的蔬菜,比如冬南瓜、甜菜、胡蘿蔔等

· 大部分精加工食品(例外如:知名生酮料理——炸豬皮)

總而言之,生酮飲食的食譜有這些特點:

· 蛋白質攝入沒有十分統一的標準,但總體上佔比很低;

· 碳水化合物需求接近零;

· 脂肪需求非常高;

· 可以吃的食品種類十分有限。

生酮飲食既然如此嚴苛,為什麼仍然呼聲不斷?

對某一部分人來說,生酮飲食也許確實有幫助。

(對另一些人來說,可能就沒有幫助了…甚至還可能有害!具體的後面會講到。)

要了解生酮飲食為什麼一直受人追捧,就要了解酮症及其作用...


中篇預告:

酮症的作用及其產生方式

下篇預告:

酮症對“我”有幫助嗎?“我”該怎麼做?


參考文獻

Akhtar SW, Hasan Z. Perception of epilepsy in Muslim history; with current scenario. Neurology Asia. 2004;9(Suppl 1):59-60.

Arnott, Robert, Stanley Finger, and Chris Smith. Trepanation: History, Discovery, Theory. The Netherlands: Swets and Zeitlinger, 2003.

Asadi-Pooya AA, Nikseresht AR, Yaghoubi E. Old Remedies for Epilepsy: Avicenna’s Medicine. Iranian Red Crescent Medical Journal. 2012;14(3):174-177.

Bailey EE, Pfeifer HH, Thiele EA. The use of diet in the treatment of epilepsy. Epilepsy Behav. 2005 Feb;6(1):4-8.

Chang P, Augustin K, Boddum K, Williams S, Sun M, Terschak JA, Hardege JD, Chen PE, Walker MC, Williams RS. Seizure control by decanoic acid through direct AMPA receptor inhibition. Brain. 2016 Feb;139(Pt 2):431-43.

Cox PJ, Kirk T, Ashmore T, Willerton K, Evans R, Smith A, Murray AJ, Stubbs B, West J, McLure SW, King MT, Dodd MS, Holloway C, Neubauer S, Drawer S, Veech RL, Griffin JL, Clarke K. Nutritional Ketosis Alters Fuel Preference and Thereby Endurance Performance in Athletes. Cell Metab. 2016 Jul 26. pii: S1550-4131(16)30355-2. doi: 10.1016/j.cmet.2016.07.010. [Epub ahead of print]Cox PJ, Clarke K. Acute nutritional ketosis: implications for exercise performance and metabolism. Extreme physiology & medicine. 2014 Oct 29;3(1):1.

D’Agostino DP, Pilla R, Held HE, Landon CS, Puchowicz M, Brunengraber H, Ari C, Arnold P, Dean JB. Therapeutic ketosis with ketone ester delays central nervous system oxygen toxicity seizures in rats. Am J Physiol Regul Integr Comp Physiol. 2013 May 15;304(10):R829-36.

Greco T, Glenn TC, Hovda DA, Prins ML. Ketogenic diet decreases oxidative stress and improves 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complex activity. Journal of Cerebral Blood Flow & Metabolism. 2015 Oct 13:0271678X15610584.

Hall KD, Chen KY, Guo J, Lam YY, Leibel RL, Mayer LE, Reitman ML, Rosenbaum M, Smith SR, Walsh BT, Ravussin E. Energy expenditure and body composition changes after an isocaloric ketogenic diet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men. Am J Clin Nutr. 2016.

Hashim SA, VanItallie TB. Ketone body therapy: from the ketogenic diet to the oral administration of ketone ester. J Lipid Res. 2014 Sep;55(9):1818-26. doi: 10.1194/jlr.R046599

Henderson ST. Ketone bodies as a therapeutic for Alzheimer’s disease. Neurotherapeutics. 2008 Jul;5(3):470-80. doi: 10.1016/j.nurt.2008.05.004.

Hertz L, Chen Y, Waagepetersen HS. Effects of ketone bodies in Alzheimer’s disease in relation to neural hypometabolism, β-amyloid toxicity, and astrocyte function. J Neurochem. 2015 Jul;134(1):7-20. doi: 10.1111/jnc.13107.

Hippocrates, Epidemics VII, 46.

Jha SK, Jha NK, Kumar D, Ambasta RK, Kumar P. Linking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metabolic syndrome and stress signaling in neurodegeneration. Biochim Biophys Acta. 2016 Jun 21. pii: S0925-4439(16)30157-0. doi: 10.1016/j.bbadis.2016.06.015.

Hertz L, Chen Y, Waagepetersen HS. Effects of ketone bodies in Alzheimer’s disease in relation to neural hypometabolism, β-amyloid toxicity, and astrocyte function. J Neurochem. 2015 Jul;134(1):7-20. doi: 10.1111/jnc.13107.

Hippocrates, Epidemics VII, 46.

Jha SK, Jha NK, Kumar D, Ambasta RK, Kumar P. Linking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metabolic syndrome and stress signaling in neurodegeneration. Biochim Biophys Acta. 2016 Jun 21. pii: S0925-4439(16)30157-0. doi: 10.1016/j.bbadis.2016.06.015.

Kesl SL, Poff AM, Ward NP, Fiorelli TN, Ari C, Van Putten AJ, Sherwood JW, Arnold P, D’Agostino DP. Effects of exogenous ketone supplementation on blood ketone, glucose, triglyceride, and lipoprotein levels in Sprague-Dawley rats. Nutr Metab (Lond). 2016 Feb 4;13:9

Kolanowski J, Young JB, Landsberg L. Stimulatory influence of D(-)3-hydroxybutyrate feeding on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activity in the rat. Metabolism. 1994 Feb;43(2):180-5.

Orhan N, Ugur Yilmaz C, Ekizoglu O, Ahishali B, Kucuk M, Arican N, Elmas I, Gürses C, Kaya M. Effects of beta-hydroxybutyrate on brain vascular permeability in ra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Brain Res. 2016 Jan 15;1631:113-26.

Pinckaers PJ, Churchward-Venne TA, Bailey D, van Loon LJ. Ketone Bodies and Exercise Performance: The Next Magic Bullet or Merely Hype? Sports Med. 2016 Jul 18. [Epub ahead of print]

Poff AM, Ari C, Arnold P, Seyfried TN, D’Agostino DP. Ketone supplementation decreases tumor cell viability and prolongs survival of mice with metastatic cancer. Int J Cancer. 2014 Oct 1;135(7):1711-20.

Pugazhenthi S, Qin L, Reddy PH. Common neurodegenerative pathways in obesity, diabetes, and Alzheimer’s disease.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BBA)-Molecular Basis of Disease. 2016 May 6.

Volek JS, Noakes T, Phinney SD. Rethinking fat as a fuel for endurance exercise. Eur J Sport Sci. 2015;15(1):13-20. doi: 10.1080/17461391.2014.959564.

Wheless, J. W. (2008), History of the ketogenic diet. Epilepsia, 49: 3–5. doi:10.1111/j.1528-1167.2008.01821.x

Wilder RM. (1921) The effect of ketonemia on the course of epilepsy. Mayo Clin Bull 2:307.

Woodyatt RT. (1921) Objects and method of diet adjustment in diabetics. Arch Intern Med28:125–14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