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清景明念親恩


氣清景明念親恩

快樂老家

中午吃飯時,爸爸神情嚴肅地看著我,欲言又止的樣子,我知道他一定是要跟我說什麼。

爸爸每次要跟我說什麼之前,總有許多的準備動作,我一看就明白。這個準備的過程有時很短,有時卻很長,我一般不作聲,也不走開,耐心地等著。他想說,總歸要說的,只不過等的時間長點短點而已。

經過幾分鐘的醞釀,爸爸將身子向我這邊探過來,嚴肅地說:“我要你給我做一件事?”“什麼事?”“明天你上我家去的時候,你要幫我填一下袋子。”“好的。”坐在一旁的媽媽,笑出聲來。因為最近幾年,這項工作一直都是我做的了,他現在特別提出來,讓人覺得怪怪的。


氣清景明念親恩

氣清景明

我家一般是清明當天祭祖,在我們鄉下叫燒經,祭幾個祖宗,就說燒幾個人的經。我家要燒曾祖父母和祖父母四個人的經,儀式在家中的堂屋進行。外祖父母和舅舅的祭奠,是在紅袋子上填上他們的姓名,袋子裡裝上表達心意的紙錢,然後將袋子拿到外面去點,這樣他們才能收到。

填寫姓名、裝袋、點紙錢等全部流程,原本都是爸爸一手操辦,我只負責叩頭就可以。他總唸叨我外公外婆和舅舅是他的大恩人,一切他都必須親力親為,唯如此,才能表達他的感恩之心。

2018年的春節前一天,我將準備好的紅袋子和筆拿到爸爸面前,並在紅袋子下用東西墊好,請爸爸填袋子。他非常努力地寫著年月日,寫錯了,左瞧右瞧,感覺自己寫的有些不對,不知道如何是好,只得讓我來做。


氣清景明念親恩

孫子陪爺爺看報紙

外公外婆和舅舅叫什麼,媽媽只知其音,不識字,不知道怎麼寫。爸爸也說不清楚他們的名字了。舅舅的姓名我記在心裡,但外公外婆的名字,我也只知其音,不曉其字。電話問過表弟,才完成工作。

那一次,小姑夫婦和哥嫂知道我們回家,都來看望爸媽。小姑去年走了,再不會來看望她哥哥了。小叔叔年前去上海兒子那裡過年,年後因為疫情就一直在上海,說是回南通的話,需要隔離,隔離每天要交200元錢,那就不如留在上海了,前兩天打電話給叔叔,說還在上海,不知道他是否回來。

兒媳婦是醫生,春節值班,後來趕上疫情,小兩口就沒有回來,最近工作輕鬆了些,決定趁假期回來看望老人們。我沒有提前告訴爸媽,因為告訴他們,他們便一直在心裡盤算,夜裡也睡不好。兒子是每週六打電話回來,老媽還在計劃,明天要跟她孫子說些什麼。明天再告訴她,讓她有個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