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看不起本地的大學嗎


上海人看不起本地的大學嗎


一個高校雲集的城市.

交大復旦,同濟華師.老四校不用說的強.

上財上外,華政華理.三個特長型學校,一個風評尚好的綜合性211.

上紐上科大,一個接軌國際,一個注重科研.

上海大學是什麼?

1922年,紅色革命,武有黃埔,文有上大.和如今的上海大學只有名字上的相同.

1958-1994,四所學校,四段歷史.其中原上海大學於1959年成立,是四校合併前與新上海大學同名的學校.

1994,四校合併,原有招牌上工大上科大沒了.這個基因混合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

再看看其他城市.北京大學,在北京裡數一數二.天津大學是天津的985,天津為數不多的985.重慶大學是重慶的985,重慶裡為數不多的985.

上海大學,一個在革命時期建立,後面消失無蹤,後來又很不留印象地出現在上海一眾高校之中.在那時,老四校的概念早就根深蒂固了.它,算什麼?

為什麼“看不起”.因為上海大學揹負了上海這個城市的名字,而這個城市卻沒有給他和其他城市命名的高校一樣的統治力.假如換一個名字,他還會有這樣的關注度嗎.

恰巧是城市命名,恰巧又是在四校概念影響下誕生的,名字帶有統治力卻沒有實際統治力的學校.恰巧又是合併後,因為沒有統治力的原因,只能成為一個本地學生拿來保底的學校.

種種因素 ,讓上海大學沒有辦法像四校那樣像顆珍珠發著光.早期招生70%是上海本地人,就更讓這所學校變得更黯淡.班上吊車尾才去的學校,有什麼理由被看起?


但還是因為這個學校名字的原因,他不得不揹負一個新的使命.以城市命名的大學,說實話這個本身就是個很曖昧的說法,你這個市可以沒有城市大學,但你一旦有了就不能坐視不管.扶植上海大學是貌似就成了必然趨勢.

排名是動態的,發展也是動態的.如今的吊車尾學校,搖身一變,外省招生生源質量高了,上面肯批錢下來振興了,貌似像點樣子了,至少,外面的人開始認識起這個學校了.

錢偉長校長又是不一般的人,他認為,三學期制度不能動搖,全面發展不能動搖.多種特色制度在其中,至少讓學校在宣傳時都有一句和別人獨一無二的話.

於是乎排名上來了,衝擊了本地人的認知.在他們眼裡,上大再怎麼發展,前面幾所高校不會有他一席位子的.換做是我,我看到前面還有四所學校,再仔細看,還有7所8所.我還會怎麼看?我還是認前面啊,你的發展又不會動搖他們的地位.終究還不是保底學校.保底學校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一下子衝破天際,只不過是名次100挪到了50 60,關我第1 2 3 4名什麼意思.

所以,看不起,還不是因為你上大出頭之時,學校名字沾光了,學校名氣早就被佔光了,本地人當然要議論一番“你憑什麼要叫上海大學,我們的高校,我們的學生可不想被它代表,我們應該被上交,復旦代表.”

所以一所地方211的發展,因名字而始,受地方重視,招外地生源,最後卻遭本地歧視.真的很矛盾.

但是上大會發展,目標很明確,它不是挑戰你老四校的,它的立足點很巧妙:上海大學要肩負以城市命名的大學的責任.以城市命名的大學有什麼責任,這誰都說不清,但印象中會覺得,省府/直轄市命名的大學,至少不能差.

那些還活在舊時代,用舊眼光看待事物的人,我們勸不動,因為他們眼光高了去了,或者說他們高傲了去了.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他們不會說“它會在慢慢進步的”,即使他們看到了學校在進步.那些連學校進沒進步都不知道的人,一聽到校名立馬就抨擊的,連話題都不用繼續聊下去了.北京申奧多少年了?還在3g上網嘛?

在進步,是一種狀態,也是高校能保持活力的難能可貴的狀態.你可以說這是靠錢砸出來,但跳出吊車尾,收末流學生的死循環,第一步不還是要砸錢嗎?

所以,看不起就看不起吧.上大還沒有那個本事去挑戰你高傲的眼光.一步一個腳印就好,成長是和自己對比的,不是活在別人的看法裡的.

上海人看不起本地的大學嗎


現在的上海大學是在上個世紀末合併成的新上海大學,其實是可以算一所年紀比較輕的大學了。

早年間,在錢偉長校長的方針下,上大的教學目的主要是為上海市輸送就業高素質人才,所以錄取的大部分都是上海本地考生。眾所周知上海考生不多,在招生人數的比例下算比較容易進的一個211本科了。

作為211大學,早年間上大的的錄取分數可以窺探當年的上海一本線,同時,上海又有交復同華財上外等985、211高校資源,在上海考生的人數基數下,上大基本是保底一本的存在。

另外,作為一個目標綜合性大學的學府來說,上大並沒有特別突出的優勢學科,在一些特定情況下,上海本地人(尤其是上一輩人)給予上大的心理排位是比較低的。

我選大學的時候,親戚也說上大不是很差的嘛,比上師大上理工差的(只是從上海各高校錄取線看,並沒有認為其他學校比不上上大,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優勢)

但是,現在的上大應該,也需要讓很多人有所改觀,儘管頭上有幾座大山,但上大的發展的確是非常迅速的,國內高校排名的上升,QS排名進入前500,我相信上海乃至全國的學子都可以拋棄固有印象來評估一下。上海本地學生不只是聽家長說是墊底一本,外省考生也不僅僅是認為它只掛了一個市屬高校的名頭。

上大如今已然有了自己的特色(褒貶不一的三學期制),國家重點實驗室,特色學科,專業分流制度等等,感興趣的考生可以自己搜搜,或者問問我,我樂意為我們招生辦做一點貢獻。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發展歷程和高校文化,如果說上海人乃至其他人看不起上海大學,那對盡力考進來的學生是多不公平的事。

不是每個人都能考上清北交復985,但能上211、(儘管可能是你們嘴裡不入流的211?)也應該值得高興不是嘛,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剝奪辛苦了十二年甚至更多年的學生的喜悅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