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岭的传说(自作民间故事)

和尚岭的传说

北魏年间,战争频繁,豫西地区灾荒不断,蝗灾、旱灾以及沙暴频繁出现,人民颠沛流离。由于当时佛教盛行,人民笃信佛教,为了改变现状,苗元人民在当地士绅的组织下,竭尽全力捐献了钱物,准备在东山修建石窟,庇佑一方平安。由于东山崖头高度不够,石料沙粉易风化,不易修建石窟,就改变计划想在山岭之上修建一座寺庙,无奈受物力财力所限,搁置数年。

居住在山谷峪口之处的陈氏父子了发宏愿,一定建成佛寺。卖了河边的水田数亩,置换山顶佛寺用地,又扩宽山间小路,组织全家妇幼老人到山沟拾顽石,父子四人到仁村后山破青石,用小毛驴将建筑材料拖运上山。苗元人民听说后,都来帮助,两年后寺庙完工。寺庙建成后,说也奇怪,当地确也风调雨顺,再无灾害发生,陈氏后人耕读传家,出了不少举人、会士,最高的官职做到了礼部侍郎,陈家因此子嗣繁茂,始称陈家沟。后来寺中香火逐渐鼎盛,和尚众多,故东山被称作和尚岭。可惜寺庙在明朝崇祯末年的农民战争中湮灭,但和尚岭的名字去永远传了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