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继续封闭式管理:给即将憋疯了的十三姨的七条建议

小区继续封闭式管理:给即将憋疯了的十三姨的七条建议

来源 :海叔职场观察【ID:hs45495】


我有个哥们儿,硕士学的是什么行为心理学,老讨厌了,经常用他的专业知识跟我抬杠。


我想吃火锅,他偏请我吃烤肉。我想在家里看书,他偏约我出去踢球。我讲“人之初,性本静”,他非争着“人之初,性本动”,说人要是长时间不动,准得憋疯了……每次还搬出一大堆我听不懂专业名词儿来给我普及。


我很讨厌他,不爱搭理他。


可是那天我的公号转发了粥左罗的文章后,他又来了劲儿,打我电话找我茬:海叔呀,你看,实锤了吧?你自己都发文章承认人是能够被憋疯的,还不认输请我吃饭?

小区继续封闭式管理:给即将憋疯了的十三姨的七条建议

1


他说的实锤,是粥左罗在文章中讲的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位妻子在连岳的文章后面留言抱怨说,自己的丈夫在家情绪已经失控,和父母吵架,和孩子吵架,当然,和自己吵的更多。


另一个故事是长江日报的报道:四十多岁的周先生反复量体温,大年三十晚上泡脚后测出体温有点高,在家嚎啕大哭。七旬老父亲抱着他说,“不担心你得肺炎,就怕你精神出了问题!”老人及时拨打了心理热线求助。


哥们儿,你够了不?


两个故事中的男主,虽然情绪都有点问题,但明显不是憋出来的,而是担心疫情,悲伤的好不?


我挂了电话,把粥左罗先生文章中的观点截屏,红笔涂鸦标注,给他发了过去:爆炸式信息流通,特别是疫情当下,大部分信息是负面的,一直刷下来,会对个人产生巨大的心理负担,什么也做不到,让你更加悲伤。


原想着他会认怂,不再搭理我。可没到一分钟,他又拨过来电话:就知道你会这么说,就算那俩爷们儿不是被憋疯的,那我楼下的这位姐妹儿绝对是实锤……


这小子,看来早有准备呀,抬杠抬出套路来了。

小区继续封闭式管理:给即将憋疯了的十三姨的七条建议

2


这个绝对的实锤,是一个很无聊的故事。


哥们儿住的是单位的公寓,去年初,楼下搬来了一户人家,这家的男主在他们单位的分公司上班,另一个城市,回家时间不太多,与女主算是周末夫妻。女主的姓和名哥们儿都不知道,因为她住在13楼,所以哥们儿叫她十三姨。


十三姨出门的时间不规律,可能是赋闲在家,也可能是自由职业,只在拿快递、去菜场时能见到她。不知为什么,也许性格原因吧,每次每次哥们儿见到她,她都是耷拉个脸,一幅受苦受难小白花的样子,跟她打招呼,也都是热脸碰到冷屁股。


本来嘛,邻里之间,能处,互帮互助成为大家庭,挺好。不能处,就当是熟悉的陌生人,也挺好。


但,这关系,却因为一件小事儿变得有些微妙起来。或者,只是哥们儿认为是小事儿。


哥们儿的老妈喜欢在阳台养一些花花草草,老人家嘛,年纪大了,脑子不那么好使了,有没什么事儿操心,就对花草缺水这件事儿忒上心,得了空,就去补一点。有一次,水浇得多了,从花盆底漏了下去,滴在了十三姨晾的被单上。


也许,是之前类似的事情发生了好几次了,十三姨忍无可忍不想再忍,便愤怒的冲到楼上哥们儿家,敲门……指责……警告……扭屁股离开,一条龙服务非常顺溜,哥们儿老妈解释的话语只能苍白的贴上十三姨瘪瘦的屁股蛋上。


随后,十三姨还将这件事反映到了物业处,除了浇水,还投诉了哥们儿家的三角梅,说枯叶落到她家阳台了。


接到物业的意见反馈,哥们儿很听话的将花花草草,还有大盆的三角梅给移到了阳台内侧,并反复教育老妈,少浇水、少浇水、少浇水,重要的事情天天提。


以上只是实锤的前奏,彼时,十三姨还没有被憋,与哥们儿的楼上楼下关系在短暂的争执之后,并未进一步恶化,保持着一种微妙感觉与互相无视。


小区继续封闭式管理:给即将憋疯了的十三姨的七条建议

3


随后,冠状病毒爆发了,小区封闭式管理了。


十三姨的丈夫因为单位宿舍楼出现了疑似病例,在另一个城市被隔离观察了。所以,这个春节,只有十三姨自己过。


小区封闭的第10天,晚上七点左右,天蒙蒙黑,实锤的事情就在将夜的微光里发生。


哥们儿的妈妈,那个72岁的老太太,吃完饭洗了碗之后,随手就把锅拎到阳台飘窗上,反扣过来准备晾上一晚。谁成想,楼下的十三姨正好在这个时候探出头来看楼下的风景,而锅里没擦干的水也正好汇成一小滩,滴在了她的头上。


于是乎,十三姨大怒,顾不上抹一把头发便破口开骂,声音之大,惊飞了楼下草地上数只找虫子的鸟儿;时间之长,惊动了数十户居家闭关的年轻人;频率之急,依然没容得下72岁老太太插嘴的道歉和解释……


幸好,疫情当下,禁止窜门,即使窜门也要戴上口罩。许是因为想到戴着口罩不方便发挥,所以这次,十三姨并没有冲上楼执行自己的一条龙服务……为此,哥们儿还颇为欣喜了一小会,心中很是感谢十三姨的不杀之恩。


然而,事实证明,哥们儿还是太天真了。


半小时后,正当哥们儿被委屈的老太太拉住吐槽时,接到了单位机关主管部门负责人的电话——十三姨投诉了,这次绕开物业,直接向管哥们儿的人投诉。


此负责人语气沉重,颇为无奈,几多建议。表达的意思大概有四点,


第一,十三姨情绪已经崩溃,向他投诉时几度哽咽、哭泣不止;


第二,十三姨认为,老太太有前科,这次是故意等着她探出头,故意给她头上浇水,是自己一个人,必须予以处理;


第三,十三姨表示,如果今晚不予处理,她明天将去单位的机关大楼,找更高一级领导,管不了什么防疫不防疫的了。


第四,十三姨算是弱势群体,真闹腾起来,对哥们儿的形象也不好,建议哥们儿上门低下头、鞠个躬、陪个罪。


哥们儿细细的给负责人讲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认了老太太的错,对在这个时候还牵扯机关和领导的精力表示歉意,并明确会采纳建议,将在疫情缓和一些后上门赔罪。

小区继续封闭式管理:给即将憋疯了的十三姨的七条建议

4


哥们儿说,他是真的打算上门跟十三姨唠唠、赔个不是,而不是在忽悠应付那位机关负责人。


他讲,十三姨还是挺可怜的,在一个新的城市,没有自己的收入,没有相熟的朋友,每天一个人操心柴米油盐,如果没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没有合适的疏放渠道,任谁都会给拖垮的。


加之这次疫情,来得那么突然,形势那么严峻,封闭式管理执行得那么坚决,十来天下来,连他这个大老爷儿都闷得快要发酵了,何况一个本就憋了多年、天天担心正被隔离的丈夫、每一刻都在被网络上负面信息轰炸的女人呢?


啰嗦了半天,哥们儿又习惯性开始了心理学硕士的总结陈述,他说:根据他的专业的判断,十三姨目前至少有三种心理疾病的征兆,分别是被害妄想症、缺性躁郁症、幽闭焦虑症,最后一种,就是所谓的憋疯了。


所以,悲伤是必须的,狂躁是可能的,变成一个炸药包是肯定的,撒泼骂人也是可以被理解的。


作为一个有责任的心理医师,他必须入地狱、救众生,亲自上门挽救一个即将跌入深渊的灵魂……


电话的那头,他讲的噼里啪啦、咕叽咕叽,电话的这头,我听得云里雾里、瞠目结舌,干脆,直接挂了电话。

小区继续封闭式管理:给即将憋疯了的十三姨的七条建议

5


其实,我是认可哥们儿的分析的。


这位十三姨可能真的憋出病来了。


我专门上网查了他所说的三种心理疾病。


第一种,被害妄想症。


主要特征是患者时常处于恐惧状态而胡乱推理和判断,坚信自己会受到迫害或伤害。


十三姨认为楼上的老太太特意等着她探出头给她泼水,她会不会探出头来,是一个随机事件,哪个老太太会这么有毅力等这样一个随机事件的发生呢?没泼上水自己先得累死。所以,常人根本得不出这样的判断,十三姨符合。


第二种,缺性躁郁症。


缺性躁郁症我没有查到,但查到了躁郁症。


这是一种很典型的心理疾病,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躁狂,二种是抑郁,三是两者交替发作,其中有些躁狂病人可能是以易激怒为主要表现,动辄便大发脾气。这一点,十三姨也符合。


至于说缺性二字,应该是哥们儿自己加上去的,是他认为的十三姨出现躁狂的原因所在吧。我搜了下,也找到了依据,长期缺性的女人,是更容易情绪失控。


小区继续封闭式管理:给即将憋疯了的十三姨的七条建议

第三种,幽闭焦虑症。


我查到了幽闭恐惧症,也查到了焦虑症,但没搜到什么幽闭焦虑症,这恐怕也是哥们儿自己生造的一个词儿。


从字面上理解,他想表达的也许就是狭小空间引发的过分焦虑、和紧张情绪。本来作为资深宅男,我绝对不相信狭小空间的强大威力,但翻看这段时间的朋友圈,一个又一个有点疯魔的朋友的胡言乱语,给我了一次又一次暴击,你看这个朋友,竟然晕倒了。宅男拜服,我也信了。


这一点,十三姨长达十天在一套小两室里,很有可能就没出过门,绝对也符合。


小区继续封闭式管理:给即将憋疯了的十三姨的七条建议

那么所以,这次抬杠,讨厌的哥们儿又赢了。


讨厌指数+1,行为心理学硕士不搭理天数+1。

小区继续封闭式管理:给即将憋疯了的十三姨的七条建议

6


前两天,朋友圈流传一个段子:疫情过后,会出现三批人,一批胖的,一批怀孕的,一批疯的……


13楼的那个的十三姨,不知道你会不会出现在第二批的队列里,但通过哥们儿的分析,可以肯定,你正走在成为第三批的路上。


看目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一个十四天政策只会越来越严,封闭式管理只会越来越坚决,如不提前采取干预措施,你可能是等不到我那哥们儿送上门的心理治疗了。


小区继续封闭式管理:给即将憋疯了的十三姨的七条建议

佛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减少一病,最少也有半级浮屠。


所以,斟酌再三,我决定给十三姨先出上几招:


首先,多读几本书


阅读,尤其是深度阅读,是摆脱焦虑情绪的最好途径,没有之一。就像粥左罗所说,“当你发现自己读得下去时,开始享受阅读带来的思考时,你的心变得安静了,不再烦躁了。”


家里有纸质书的话,首选纸质书。每次不要求读多少,二十页、十来页,甚至几页也好,可以尝试一字一句的念出来,并且在每页的留白处记下喜欢的句子,或者你的感悟。


没有纸质书的话,电子书也行,推荐2个软件,一个是微信读书,另一个是豆瓣阅读,上面都有很多资源。


如果刚开始的时候读不进去、或者嫌眼睛开字太累,也可以选择听书,我最常用的两个APP是“樊登读书”和“十点读书”,前者我买了两年的会员,后者我是进驻作者之一。


当然,不管你选什么阅读的方式,有一本书是现在的你要首选的,那就是美国一个叫温奇的心理医生写的《情绪急救》,可以试着用书里的方法先救一救你自己。


小区继续封闭式管理:给即将憋疯了的十三姨的七条建议

第二,学一门课程


赋闲在家,并不是限制你的牢笼,而是一个自我沉淀、默默生长的最好契机。


我的朋友圈,有太多这样的例子,她们利用暂时赋闲的时间,利用孕产哺乳的时间,潜心学习、大胆尝试,不仅做到了个人成长,而且悄悄弯道超车,开创了第二事业,实现了财务自由。比如,做了公众号,获得A轮融资的年糕妈妈、爱读童书的妈妈小莉;比如,今日头条上的苏乐爱写作。


与她们相比,十三姨你看,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的破口大骂和斤斤计较很LOW逼?


LOW逼不可怕,可怕的是认识不到自己是LOW逼,或者虽然认识到了但懒得改变、宁肯LOW逼。


所以,十三姨,你现在第二步要做的,是向年糕妈妈、小莉妈妈、苏乐女士们瞄瞄看,试着去沉淀沉淀,选上一门自己感兴趣的、能够让自己升值的课程去学,而不是整天耷拉个脸,把LOW逼写在眉眼之上,体现在言语之中。


这方面,也推荐两个APP,一个是罗胖罗振宇创办的“得到”,另一个是李善友教授创办的“混沌大学”。两个APP里都有很多由全球顶尖名师上的课程。


小区继续封闭式管理:给即将憋疯了的十三姨的七条建议

第三,考虑下网游


当然,光读书、光学习是不行的,也有一定几率读死书、学傻了,适当的娱乐放松是必须的。


这方面,建议十三姨你在手机上下个游戏,“王者农药”也好,“和平精英”也罢,哪怕是“大鱼吃小鱼”呢,只要是能够互动的都行。


一方面,你可以与电缆之外的不知道性别、不知道长相的玩家深入交流,而不必有任何负担;


另一方面,若你真的焦虑了、躁郁了,也可以上线去,选个武器,或者枪支,或者大刀,或者攻坚,砍砍怪,杀杀人,也不犯罪,不比你在现实中露出“恶性”来要强的多吗?


几款游戏中,我首推王者农药,因为好玩儿,也因为相对要简单,比较符合你的层级。


小区继续封闭式管理:给即将憋疯了的十三姨的七条建议

第四,每天泡个脚


老话说,脚是小精灵,越暖越精神。


每天入睡前,烧上一桶热水,保持在45度左右,泡一泡双脚,那是绝对的解乏养神,再多的戾气都给你化解掉。我想,这也是街上那么多洗脚城生意红火的原因之一吧。


当然,你还可以放两勺盐,可以倒点醋,可以切点姜,如果存有高度,放上半两也行,软老茧、去死皮、清心火、明双目,泡上半小时,十三姨,你绝对是全新的你。


小区继续封闭式管理:给即将憋疯了的十三姨的七条建议

第五,养上几盆花


我想,你家里应该没有养花,不然,你不会对楼上三角梅的花瓣飘落到你家阳台上那么介意。


所以,我建议你养上几盆花,好几个方面的好处:


第一,可以在照料它们的时间里,听听歌、放放空,这是非常好的精神治愈。


第二,可以更好的设定情景与楼上的老太太换位思考下,她浇花漏到了你家是不对,但罪还不致招骂。


第三,红的花,绿的叶,很养眼,还可以装点装点房子,增加点不一样的色彩。


第四,花瓣还可以用来泡脚,这叫做花浴,想想,扔几片花瓣在泡脚盆里,发个朋友圈,那逼格,瞬间高大上。


当然,现在疫情当下,去花店、苗圃买花不太现实,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帮你跟我哥们儿说声,他应该很高兴能够送你几盆月季、分几支三角梅的。


小区继续封闭式管理:给即将憋疯了的十三姨的七条建议

第六,买个逗逗鸟


什么是逗逗鸟?


我只能告诉你,它不是一只鸟,而是一款能让你很快乐的玩具。众所周知的原因,这里不多做解释。具体的玩具介绍、娱乐体验,十三姨你可以在微信搜索栏上输入“逗逗鸟”三个字自行查询。


购买方式,我推荐“京东”,它的物流很靠谱,而且目前已经恢复快递了。下单之后,三天到家,不用等太久。


我是在一个很好玩儿的公号主万小刀的文章里看到这款玩具的,感觉很高大上,所以记忆犹新,刚好可以推荐给你。


申明一下,绝对不是打广告,你买了后我也拿不到任何回扣。


小区继续封闭式管理:给即将憋疯了的十三姨的七条建议

最后,做个日程表,然后坚决执行它


收到逗逗鸟后,你可以当天就试用下。


我相信,只要完成了前五个步骤,再用了逗逗鸟,十三姨你已经是一个不一样的十三姨。


到这个时候,就来到了最后一步,你需要做个日程表,将读书啦、听课啦、泡脚啦、网游啦、养花啦、玩儿逗逗鸟啦什么的,科学合理的填到表里面去。


比如,几天读一本书,每天听几小时课、给花浇几次水,逗逗鸟一周玩儿几次等等。然后,在纸上画出来,贴在醒目的位置,坚决、坚持执行它。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做日程表的时候,逗逗鸟你可得控制点次数,千万不要上瘾,上瘾了的话,也是挺麻烦的一件事。

小区继续封闭式管理:给即将憋疯了的十三姨的七条建议


好了,十三姨,以上就是我根据哥们儿的描述,给你开的“药方”。


七个步骤,七天一个疗程,七步成“精”,不是妖精的“精”,而是精神的“精”,精英的“精”。


只要十三姨你能够按方煎药、按量服用,不管什么妄想症啦、躁郁症啦、焦虑症啦,都不是事儿,根本不用等到我那哥们儿的专业心理咨询。


而且,如果你坚持下去,那么,养足精神、成为精英,实现超越、屌炸天下,那也只是时间问题。

13楼的十三姨,希望你能够做到,至少10个疗程,我挺你!


海叔:16年的机关老司机,深谙机关工作生态,长于公文材料写作,收藏了诸多职场故事,

总结了些许厚黑套路。曾主编并众筹出版书籍:《人过三十莫慌张》等。


欢迎关注 【公众号ID:hs45495】,让老司机带您观察职场、悄悄成长!


如果您在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或局的困惑的问题,都可加关注并且私信给我,有信必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