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繼續封閉式管理:給即將憋瘋了的十三姨的七條建議

小區繼續封閉式管理:給即將憋瘋了的十三姨的七條建議

來源 :海叔職場觀察【ID:hs45495】


我有個哥們兒,碩士學的是什麼行為心理學,老討厭了,經常用他的專業知識跟我抬槓。


我想吃火鍋,他偏請我吃烤肉。我想在家裡看書,他偏約我出去踢球。我講“人之初,性本靜”,他非爭著“人之初,性本動”,說人要是長時間不動,準得憋瘋了……每次還搬出一大堆我聽不懂專業名詞兒來給我普及。


我很討厭他,不愛搭理他。


可是那天我的公號轉發了粥左羅的文章後,他又來了勁兒,打我電話找我茬:海叔呀,你看,實錘了吧?你自己都發文章承認人是能夠被憋瘋的,還不認輸請我吃飯?

小區繼續封閉式管理:給即將憋瘋了的十三姨的七條建議

1


他說的實錘,是粥左羅在文章中講的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位妻子在連嶽的文章後面留言抱怨說,自己的丈夫在家情緒已經失控,和父母吵架,和孩子吵架,當然,和自己吵的更多。


另一個故事是長江日報的報道:四十多歲的周先生反覆量體溫,大年三十晚上泡腳後測出體溫有點高,在家嚎啕大哭。七旬老父親抱著他說,“不擔心你得肺炎,就怕你精神出了問題!”老人及時撥打了心理熱線求助。


哥們兒,你夠了不?


兩個故事中的男主,雖然情緒都有點問題,但明顯不是憋出來的,而是擔心疫情,悲傷的好不?


我掛了電話,把粥左羅先生文章中的觀點截屏,紅筆塗鴉標註,給他發了過去:爆炸式信息流通,特別是疫情當下,大部分信息是負面的,一直刷下來,會對個人產生巨大的心理負擔,什麼也做不到,讓你更加悲傷。


原想著他會認慫,不再搭理我。可沒到一分鐘,他又撥過來電話:就知道你會這麼說,就算那倆爺們兒不是被憋瘋的,那我樓下的這位姐妹兒絕對是實錘……


這小子,看來早有準備呀,抬槓抬出套路來了。

小區繼續封閉式管理:給即將憋瘋了的十三姨的七條建議

2


這個絕對的實錘,是一個很無聊的故事。


哥們兒住的是單位的公寓,去年初,樓下搬來了一戶人家,這家的男主在他們單位的分公司上班,另一個城市,回家時間不太多,與女主算是週末夫妻。女主的姓和名哥們兒都不知道,因為她住在13樓,所以哥們兒叫她十三姨。


十三姨出門的時間不規律,可能是賦閒在家,也可能是自由職業,只在拿快遞、去菜場時能見到她。不知為什麼,也許性格原因吧,每次每次哥們兒見到她,她都是耷拉個臉,一幅受苦受難小白花的樣子,跟她打招呼,也都是熱臉碰到冷屁股。


本來嘛,鄰里之間,能處,互幫互助成為大家庭,挺好。不能處,就當是熟悉的陌生人,也挺好。


但,這關係,卻因為一件小事兒變得有些微妙起來。或者,只是哥們兒認為是小事兒。


哥們兒的老媽喜歡在陽臺養一些花花草草,老人家嘛,年紀大了,腦子不那麼好使了,有沒什麼事兒操心,就對花草缺水這件事兒忒上心,得了空,就去補一點。有一次,水澆得多了,從花盆底漏了下去,滴在了十三姨晾的被單上。


也許,是之前類似的事情發生了好幾次了,十三姨忍無可忍不想再忍,便憤怒的衝到樓上哥們兒家,敲門……指責……警告……扭屁股離開,一條龍服務非常順溜,哥們兒老媽解釋的話語只能蒼白的貼上十三姨癟瘦的屁股蛋上。


隨後,十三姨還將這件事反映到了物業處,除了澆水,還投訴了哥們兒家的三角梅,說枯葉落到她家陽臺了。


接到物業的意見反饋,哥們兒很聽話的將花花草草,還有大盆的三角梅給移到了陽臺內側,並反覆教育老媽,少澆水、少澆水、少澆水,重要的事情天天提。


以上只是實錘的前奏,彼時,十三姨還沒有被憋,與哥們兒的樓上樓下關係在短暫的爭執之後,並未進一步惡化,保持著一種微妙感覺與互相無視。


小區繼續封閉式管理:給即將憋瘋了的十三姨的七條建議

3


隨後,冠狀病毒爆發了,小區封閉式管理了。


十三姨的丈夫因為單位宿舍樓出現了疑似病例,在另一個城市被隔離觀察了。所以,這個春節,只有十三姨自己過。


小區封閉的第10天,晚上七點左右,天矇矇黑,實錘的事情就在將夜的微光裡發生。


哥們兒的媽媽,那個72歲的老太太,吃完飯洗了碗之後,隨手就把鍋拎到陽臺飄窗上,反扣過來準備晾上一晚。誰成想,樓下的十三姨正好在這個時候探出頭來看樓下的風景,而鍋裡沒擦乾的水也正好匯成一小灘,滴在了她的頭上。


於是乎,十三姨大怒,顧不上抹一把頭髮便破口開罵,聲音之大,驚飛了樓下草地上數只找蟲子的鳥兒;時間之長,驚動了數十戶居家閉關的年輕人;頻率之急,依然沒容得下72歲老太太插嘴的道歉和解釋……


幸好,疫情當下,禁止竄門,即使竄門也要戴上口罩。許是因為想到戴著口罩不方便發揮,所以這次,十三姨並沒有衝上樓執行自己的一條龍服務……為此,哥們兒還頗為欣喜了一小會,心中很是感謝十三姨的不殺之恩。


然而,事實證明,哥們兒還是太天真了。


半小時後,正當哥們兒被委屈的老太太拉住吐槽時,接到了單位機關主管部門負責人的電話——十三姨投訴了,這次繞開物業,直接向管哥們兒的人投訴。


此負責人語氣沉重,頗為無奈,幾多建議。表達的意思大概有四點,


第一,十三姨情緒已經崩潰,向他投訴時幾度哽咽、哭泣不止;


第二,十三姨認為,老太太有前科,這次是故意等著她探出頭,故意給她頭上澆水,是自己一個人,必須予以處理;


第三,十三姨表示,如果今晚不予處理,她明天將去單位的機關大樓,找更高一級領導,管不了什麼防疫不防疫的了。


第四,十三姨算是弱勢群體,真鬧騰起來,對哥們兒的形象也不好,建議哥們兒上門低下頭、鞠個躬、陪個罪。


哥們兒細細的給負責人講了事情的前因後果,認了老太太的錯,對在這個時候還牽扯機關和領導的精力表示歉意,並明確會採納建議,將在疫情緩和一些後上門賠罪。

小區繼續封閉式管理:給即將憋瘋了的十三姨的七條建議

4


哥們兒說,他是真的打算上門跟十三姨嘮嘮、賠個不是,而不是在忽悠應付那位機關負責人。


他講,十三姨還是挺可憐的,在一個新的城市,沒有自己的收入,沒有相熟的朋友,每天一個人操心柴米油鹽,如果沒有一顆強大的心臟,沒有合適的疏放渠道,任誰都會給拖垮的。


加之這次疫情,來得那麼突然,形勢那麼嚴峻,封閉式管理執行得那麼堅決,十來天下來,連他這個大老爺兒都悶得快要發酵了,何況一個本就憋了多年、天天擔心正被隔離的丈夫、每一刻都在被網絡上負面信息轟炸的女人呢?


囉嗦了半天,哥們兒又習慣性開始了心理學碩士的總結陳述,他說:根據他的專業的判斷,十三姨目前至少有三種心理疾病的徵兆,分別是被害妄想症、缺性躁鬱症、幽閉焦慮症,最後一種,就是所謂的憋瘋了。


所以,悲傷是必須的,狂躁是可能的,變成一個炸藥包是肯定的,撒潑罵人也是可以被理解的。


作為一個有責任的心理醫師,他必須入地獄、救眾生,親自上門挽救一個即將跌入深淵的靈魂……


電話的那頭,他講的噼裡啪啦、咕嘰咕嘰,電話的這頭,我聽得雲裡霧裡、瞠目結舌,乾脆,直接掛了電話。

小區繼續封閉式管理:給即將憋瘋了的十三姨的七條建議

5


其實,我是認可哥們兒的分析的。


這位十三姨可能真的憋出病來了。


我專門上網查了他所說的三種心理疾病。


第一種,被害妄想症。


主要特徵是患者時常處於恐懼狀態而胡亂推理和判斷,堅信自己會受到迫害或傷害。


十三姨認為樓上的老太太特意等著她探出頭給她潑水,她會不會探出頭來,是一個隨機事件,哪個老太太會這麼有毅力等這樣一個隨機事件的發生呢?沒潑上水自己先得累死。所以,常人根本得不出這樣的判斷,十三姨符合。


第二種,缺性躁鬱症。


缺性躁鬱症我沒有查到,但查到了躁鬱症。


這是一種很典型的心理疾病,有三種表現形式,一是躁狂,二種是抑鬱,三是兩者交替發作,其中有些躁狂病人可能是以易激怒為主要表現,動輒便大發脾氣。這一點,十三姨也符合。


至於說缺性二字,應該是哥們兒自己加上去的,是他認為的十三姨出現躁狂的原因所在吧。我搜了下,也找到了依據,長期缺性的女人,是更容易情緒失控。


小區繼續封閉式管理:給即將憋瘋了的十三姨的七條建議

第三種,幽閉焦慮症。


我查到了幽閉恐懼症,也查到了焦慮症,但沒搜到什麼幽閉焦慮症,這恐怕也是哥們兒自己生造的一個詞兒。


從字面上理解,他想表達的也許就是狹小空間引發的過分焦慮、和緊張情緒。本來作為資深宅男,我絕對不相信狹小空間的強大威力,但翻看這段時間的朋友圈,一個又一個有點瘋魔的朋友的胡言亂語,給我了一次又一次暴擊,你看這個朋友,竟然暈倒了。宅男拜服,我也信了。


這一點,十三姨長達十天在一套小兩室裡,很有可能就沒出過門,絕對也符合。


小區繼續封閉式管理:給即將憋瘋了的十三姨的七條建議

那麼所以,這次抬槓,討厭的哥們兒又贏了。


討厭指數+1,行為心理學碩士不搭理天數+1。

小區繼續封閉式管理:給即將憋瘋了的十三姨的七條建議

6


前兩天,朋友圈流傳一個段子:疫情過後,會出現三批人,一批胖的,一批懷孕的,一批瘋的……


13樓的那個的十三姨,不知道你會不會出現在第二批的隊列裡,但通過哥們兒的分析,可以肯定,你正走在成為第三批的路上。


看目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下一個十四天政策只會越來越嚴,封閉式管理只會越來越堅決,如不提前採取干預措施,你可能是等不到我那哥們兒送上門的心理治療了。


小區繼續封閉式管理:給即將憋瘋了的十三姨的七條建議

佛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那減少一病,最少也有半級浮屠。


所以,斟酌再三,我決定給十三姨先出上幾招:


首先,多讀幾本書


閱讀,尤其是深度閱讀,是擺脫焦慮情緒的最好途徑,沒有之一。就像粥左羅所說,“當你發現自己讀得下去時,開始享受閱讀帶來的思考時,你的心變得安靜了,不再煩躁了。”


家裡有紙質書的話,首選紙質書。每次不要求讀多少,二十頁、十來頁,甚至幾頁也好,可以嘗試一字一句的念出來,並且在每頁的留白處記下喜歡的句子,或者你的感悟。


沒有紙質書的話,電子書也行,推薦2個軟件,一個是微信讀書,另一個是豆瓣閱讀,上面都有很多資源。


如果剛開始的時候讀不進去、或者嫌眼睛開字太累,也可以選擇聽書,我最常用的兩個APP是“樊登讀書”和“十點讀書”,前者我買了兩年的會員,後者我是進駐作者之一。


當然,不管你選什麼閱讀的方式,有一本書是現在的你要首選的,那就是美國一個叫溫奇的心理醫生寫的《情緒急救》,可以試著用書裡的方法先救一救你自己。


小區繼續封閉式管理:給即將憋瘋了的十三姨的七條建議

第二,學一門課程


賦閒在家,並不是限制你的牢籠,而是一個自我沉澱、默默生長的最好契機。


我的朋友圈,有太多這樣的例子,她們利用暫時賦閒的時間,利用孕產哺乳的時間,潛心學習、大膽嘗試,不僅做到了個人成長,而且悄悄彎道超車,開創了第二事業,實現了財務自由。比如,做了公眾號,獲得A輪融資的年糕媽媽、愛讀童書的媽媽小莉;比如,今日頭條上的蘇樂愛寫作。


與她們相比,十三姨你看,你是不是覺得自己的破口大罵和斤斤計較很LOW逼?


LOW逼不可怕,可怕的是認識不到自己是LOW逼,或者雖然認識到了但懶得改變、寧肯LOW逼。


所以,十三姨,你現在第二步要做的,是向年糕媽媽、小莉媽媽、蘇樂女士們瞄瞄看,試著去沉澱沉澱,選上一門自己感興趣的、能夠讓自己升值的課程去學,而不是整天耷拉個臉,把LOW逼寫在眉眼之上,體現在言語之中。


這方面,也推薦兩個APP,一個是羅胖羅振宇創辦的“得到”,另一個是李善友教授創辦的“混沌大學”。兩個APP裡都有很多由全球頂尖名師上的課程。


小區繼續封閉式管理:給即將憋瘋了的十三姨的七條建議

第三,考慮下網遊


當然,光讀書、光學習是不行的,也有一定幾率讀死書、學傻了,適當的娛樂放鬆是必須的。


這方面,建議十三姨你在手機上下個遊戲,“王者農藥”也好,“和平精英”也罷,哪怕是“大魚吃小魚”呢,只要是能夠互動的都行。


一方面,你可以與電纜之外的不知道性別、不知道長相的玩家深入交流,而不必有任何負擔;


另一方面,若你真的焦慮了、躁鬱了,也可以上線去,選個武器,或者槍支,或者大刀,或者攻堅,砍砍怪,殺殺人,也不犯罪,不比你在現實中露出“惡性”來要強的多嗎?


幾款遊戲中,我首推王者農藥,因為好玩兒,也因為相對要簡單,比較符合你的層級。


小區繼續封閉式管理:給即將憋瘋了的十三姨的七條建議

第四,每天泡個腳


老話說,腳是小精靈,越暖越精神。


每天入睡前,燒上一桶熱水,保持在45度左右,泡一泡雙腳,那是絕對的解乏養神,再多的戾氣都給你化解掉。我想,這也是街上那麼多洗腳城生意紅火的原因之一吧。


當然,你還可以放兩勺鹽,可以倒點醋,可以切點姜,如果存有高度,放上半兩也行,軟老繭、去死皮、清心火、明雙目,泡上半小時,十三姨,你絕對是全新的你。


小區繼續封閉式管理:給即將憋瘋了的十三姨的七條建議

第五,養上幾盆花


我想,你家裡應該沒有養花,不然,你不會對樓上三角梅的花瓣飄落到你家陽臺上那麼介意。


所以,我建議你養上幾盆花,好幾個方面的好處:


第一,可以在照料它們的時間裡,聽聽歌、放放空,這是非常好的精神治癒。


第二,可以更好的設定情景與樓上的老太太換位思考下,她澆花漏到了你家是不對,但罪還不致招罵。


第三,紅的花,綠的葉,很養眼,還可以裝點裝點房子,增加點不一樣的色彩。


第四,花瓣還可以用來泡腳,這叫做花浴,想想,扔幾片花瓣在泡腳盆裡,發個朋友圈,那逼格,瞬間高大上。


當然,現在疫情當下,去花店、苗圃買花不太現實,如果你願意,我可以幫你跟我哥們兒說聲,他應該很高興能夠送你幾盆月季、分幾支三角梅的。


小區繼續封閉式管理:給即將憋瘋了的十三姨的七條建議

第六,買個逗逗鳥


什麼是逗逗鳥?


我只能告訴你,它不是一隻鳥,而是一款能讓你很快樂的玩具。眾所周知的原因,這裡不多做解釋。具體的玩具介紹、娛樂體驗,十三姨你可以在微信搜索欄上輸入“逗逗鳥”三個字自行查詢。


購買方式,我推薦“京東”,它的物流很靠譜,而且目前已經恢復快遞了。下單之後,三天到家,不用等太久。


我是在一個很好玩兒的公號主萬小刀的文章裡看到這款玩具的,感覺很高大上,所以記憶猶新,剛好可以推薦給你。


申明一下,絕對不是打廣告,你買了後我也拿不到任何回扣。


小區繼續封閉式管理:給即將憋瘋了的十三姨的七條建議

最後,做個日程表,然後堅決執行它


收到逗逗鳥後,你可以當天就試用下。


我相信,只要完成了前五個步驟,再用了逗逗鳥,十三姨你已經是一個不一樣的十三姨。


到這個時候,就來到了最後一步,你需要做個日程表,將讀書啦、聽課啦、泡腳啦、網遊啦、養花啦、玩兒逗逗鳥啦什麼的,科學合理的填到表裡面去。


比如,幾天讀一本書,每天聽幾小時課、給花澆幾次水,逗逗鳥一週玩兒幾次等等。然後,在紙上畫出來,貼在醒目的位置,堅決、堅持執行它。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做日程表的時候,逗逗鳥你可得控制點次數,千萬不要上癮,上癮了的話,也是挺麻煩的一件事。

小區繼續封閉式管理:給即將憋瘋了的十三姨的七條建議


好了,十三姨,以上就是我根據哥們兒的描述,給你開的“藥方”。


七個步驟,七天一個療程,七步成“精”,不是妖精的“精”,而是精神的“精”,精英的“精”。


只要十三姨你能夠按方煎藥、按量服用,不管什麼妄想症啦、躁鬱症啦、焦慮症啦,都不是事兒,根本不用等到我那哥們兒的專業心理諮詢。


而且,如果你堅持下去,那麼,養足精神、成為精英,實現超越、屌炸天下,那也只是時間問題。

13樓的十三姨,希望你能夠做到,至少10個療程,我挺你!


海叔:16年的機關老司機,深諳機關工作生態,長於公文材料寫作,收藏了諸多職場故事,

總結了些許厚黑套路。曾主編並眾籌出版書籍:《人過三十莫慌張》等。


歡迎關注 【公眾號ID:hs45495】,讓老司機帶您觀察職場、悄悄成長!


如果您在工作中遇到難以解決或局的困惑的問題,都可加關注並且私信給我,有信必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