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感-️

雪,準點到達,學生,提前放假!一切似乎都是最好的安排!聯想到不久前的那個冰花男孩,直擊了國人溫柔善良的軟肋,男孩紅了,不僅有捐款,扶助,還去了北京。說實話,我看了圖片,也很動情,畢竟當下的社會身在苦中,不覺其苦的孩子已不多見。回頭一想,出身鄉村的我,小的時候從來沒有因為雨雪放假的福利,雪再大,清晨喝碗稀飯,腿上的空桶棉褲纏上稻草繞子,穿上淺臉膠鞋,裡面同樣塞上稻草做保暖鞋墊,或者沒有膠鞋的,就穿著半尺高的木屐,頂著風雪,在一套齊膝蓋深的路上行進著,一不小心就會摔進雪窩裡,只露出一個頭,爬起來抖抖雪再走。常常是腳和鞋、稻草結成了一個整體。教室窗戶沒有玻璃,只有無數破洞的塑料薄膜,坐得趴的都是師生動手做的泥課桌凳,拔涼拔涼的,兩碗稀飯撐不到十點肚子就咕嚕嚕響。我們每個學生都是冰花男孩(女孩),冷,覺得應該,苦,覺得本來,這就是求學讀書!!現在,有裝有空調溫暖明亮的教室,有家長的呵護接送,然而,雪未至,假先放!!孩子不受其苦,有司不擔其責!中國式的教育,論人才以分數,論素質以琴棋,唯獨少了凜冽,少了苦寒,少了挫折,少了內心的陽光與強大!!嗚呼,如此進化的中國一代又一代!

一場雪,學校又放假。作為一名教師,是感到欣慰的。這幾天,睡到自然醒,起來看雪景。然遙想當年上學的時候,同小夥伴暴雨中結伴,風雪裡同行。父輩們從無擔憂,社會也不懼責任。孩子像草叢裡冬瓜,蓬生芝麻,一路經歷,一路長大。回過頭來,滿滿的回憶,滿滿的激情。

今天,和諧、維穩的世風讓這個社會人人明哲保身。社會沒有擔當,學校不敢涉險,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能成為懷有中國夢的青年?!春天不許遠遊,夏天不許涉水,秋天不許野營,冬天不許賞雪。從六歲到十八歲,除了校園就是家園。我不知道他們在成年後回憶青春花季回憶什麼?難道只有網絡遊戲??

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